現在已經是春天瞭,隨著天氣逐漸變暖,飲食要怎樣安排呢?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瞭解瞭解初春的飲食多與少,應該多吃什麼,應該少吃什麼。幫你在春季也能輕松的做到飲食保健。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春季養生必吃的9種蔬菜

1、豆芽

豆芽是一種高質量的營養蔬菜。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春季吃豆芽,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能幫助五臟從東藏轉向春生。

2、菠菜

春天的菠菜莖葉柔軟滑嫩,味美色鮮。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其中豐富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紅潤,光彩照人。另外菠菜對排毒、防春燥也有一定的好處。但菠菜含有草酸,不宜過量食用,否則不利於人體對鈣質的正常吸收。

3、韭菜

韭菜是營養價值頗高的一種蔬菜,韭菜除瞭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外,還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礦物質。初春吃韭菜能夠消炎殺菌、補充人體的陽氣,還能夠健脾養胃,提高自身抵抗力。但韭菜不易消化,所以不宜多吃。尤其是腸胃不適、胃潰瘍患者最好少吃,否則會刺激腸壁,引發腹瀉等癥狀。

4、春筍

萵筍是春季食療養生的首選。春筍具有多種氨基酸、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在春季吃春筍不僅起到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還可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

5、萵筍

萵筍含有的營養成分較高,因此是春季食療養生的首選。它可以促進腸道的通順,因此在古代人們常用於治療小便失禁以及脾胃的消化不良。此外,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者吃萵筍能適當的減少心房的壓力。

6、香椿

香椿含視黃醇、鉀、磷、維生素A和C等。香椿味辛、苦,性溫,能消炎止痛、祛風散寒。春季多吃香椿可預防風寒感冒、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

7、蒜苗

春季吃蒜,可以起到補陽、和蒜的作用,特別適合男性食用,此外蒜苗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功效,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多吃蒜苗能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同時它也是春季防流感、保護肝臟必備蔬菜。

8、胡蘿卜

胡蘿卜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能保持皮膚和眼睛的健康。它還能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患有皮膚粗糙和夜盲癥、眼幹燥癥、小兒軟骨病的人,食之十分有益。

9、芹菜

芹菜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粘度,可用於降低血壓、提神醒腦、緩解壓力、預防感冒。此外,它還能防癌抗癌,抑制腸內細菌產生的致癌物質。多食芹菜有利於安定情緒,消除煩躁。

春季飲食要註意五多五少

“多主少副”。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幹燥,氣溫變化反復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註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多 菜少果”。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 盡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地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多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 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瞭容易傷害脾胃。

“多奶少肉”。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蘇、陽氣生發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瞭,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多水少油”。季節更替帶來多風、幹燥的氣候,加劇瞭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彩少單”。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春季飲食養生的七大原則

1、春夏飲食養生宜講究“三春”

第一,早春。早春,陰寒漸退,郊外陽光初發,乍暖還寒。根據祖國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在早春時節,適當吃些蔥、生薑、蒜、韭菜、芥菜,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且其中所含的堿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

另外,還可適當吃一些雞肉、動物肝臟、魚類、瘦肉、蛋黃、牛奶、豆漿等營養品,以供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日趨活躍的需要。此時宜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陽氣發越。

第二,仲春。古人雲,春應在肝。肝稟風木,仲春時節,肝氣隨萬物升發,而偏於亢盛。祖國醫學認為,肝旺可傷脾(木克土),影響脾胃運化。因此,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在這個時節,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山藥、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另外,春淡之時,應註意多吃菠菜、芹菜、萵筍、胡蘿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綠豆芽等黃綠色蔬菜和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不足。仲春時節,正值各種既具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野菜,應不失時機地采食。

第三,晚春。晚春,氣溫日漸升高,《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晚春時節,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另外,夏季臨近,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還應註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2、春夏飲食宜遵循抗病毒原則

春季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在飲食上宜遵循抗病毒原則。

3、春夏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

早春時節,氣候仍較寒冷,人體為瞭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

在春季日常飲食中,除瞭谷類制品外,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制品等。在這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力的功能。

4、春夏飲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則

祖國醫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則。

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癥;如果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的生長期早於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可采來食用,以補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5、春夏飲食宜以清平為主

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最易使人患感冒。由於外感風寒,可使人復發舊病,也可誘發新病。所以,中醫學認為,春季的進補應以輕松疏散之品為宜,而厚味、滋膩之品則為所忌。在這個季節裡,宜選用既有豐富營養又有發散作用的食物與藥物,起到既養生又預防的作用。一般的人,特別是身體虛弱的人,更要註意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

現代醫學認為,平補的飲食,非常適合正常人或病人食用。其實,適合用於平補飲食的食物是很多的。例如:小麥、蕎麥、薏米、玉米等谷類;豆漿、豆腐、赤豆、扁豆等豆類;橘子、金橘等果類。有條件的可選吃芝麻、蜂蜜、山藥、核桃、大棗、蓮子、蘑菇、銀耳以及各種海產品、蛋類等。這些食品的性質,以甘平為主,不寒不熱,不膩不燥,是性平和緩的補品,適合普通人或慢性病患者長期選用,不僅可以增強人的體質,而且長期進行食補,也不會出現補之不當的偏差。對於陽虛、陰虛、血虛、氣虛的病人來說,對癥食用,會取得明顯的效果。

所謂清補的飲食,是指性涼的食物,如甘蔗汁、薺菜、幹品百合、螺、鴨肉、苦瓜、紫菜、海帶、海蜇、綠豆等。一方面,食用這些清補的食物,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用於身體虛弱、胃弱、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也就是所謂不受補的人;另一方面,這類補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作用,適用於陰虛不足,或氣陰二虛,兼有口幹舌燥、體質消瘦、怕熱煩躁、低熱不除的患者。對於一般的肢冷畏寒、大便溏泄、小便清長並兼有陽虛征象的患者忌食用。

6、春夏飲食宜養肝為先

第一,以臟補臟,雞肝為佳。雞肝味甘而溫,具有補血養肝的作用,它較之其他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具體吃法為:取新鮮雞肝3隻,大米100克,同煮為粥服食。適合用於治療老年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幹澀或流淚等病癥。此外,老年人肢體麻木者,亦可用雞肝5隻,天麻20克,同蒸服,每日食用一次,服用半月,便可見效。

第二,補肝血,食鴨血。鴨血性平,營養豐富。肝主藏血,以血補血,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取鴨血100克,鯽魚100克,白米100克煮粥服食,具有養肝血的作用,輔治貧血。同時,也是肝病患者保肝食品之一。

第三,舒肝養血,菠菜為佳蔬。菠菜,為春天的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療常有良效。

7、當春之時宜吃甜食

春季,風和日麗,萬物復蘇,人的精神飽滿。從養生的角度講,應適當增加甜味食物的攝入,對身體健康有益。古代養生名著《攝生消息論》指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系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多吃點甜食,則能加強脾的功能,以助抗禦肝氣侵犯的能力。

相反,春季如果食酸過甚,則易傷脾。因為,多食酸味,酸味入肝,會加強肝氣的偏亢。因而,春季的飲食應“減酸益甘”,少食酸味食物。所以,宜多食些甜味的食物。如紅糖、白糖,有補中養脾的作用。就蔬菜看,宜常吃帶甜味的胡蘿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辛甘之品如洋蔥、芹菜、韭菜等皆宜多吃些。

春季飲食六大誤區

誤區一、認為補品越貴越有功效

高價補品大多是加瞭一些價格昂貴的中藥材,如龜板、鱉甲、藏紅花、蟲草等。然而,沒有針對性的用藥,一般不會顯出特殊效果。況且,補藥中能有幾兩鱉甲?所以說,藥價高低並不完全代表療效的優劣。

誤區二、用進補代替鍛煉

醫學傢對人們提出忠告:“生命需要運動,隻有配以必要的體育鍛煉,營養補劑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因為無論是正常營養的攝取,還是營養補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須依賴於人體健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功能。有些人缺乏運動,體質虛弱,胃腸消化功能差,代謝利用率低,吃下瞭營養補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會因體質虛弱或進補不當而產生副作用或反作用。

誤區三、不辯證進補

即使你身體虛,也不能盲目進補。身體虛有許多種,每一種虛證,都有針對性的補方補藥,不對證,不但無效無益,有時反有副作用。

老一輩中醫師的用藥是十分嚴謹的,即使是現成的補藥或補膏,也要觀其處方成分然後辨證使用。因此,如何根據各人的身體體質和機能狀況進補、調理,服用哪一類補品更為合適、收效更大,應當在醫生診斷和指導下進行。

誤區四、盲目相信各種產品

現在關於各種補品的“神奇”、“靈驗”“包治百病”功效,往往誇大其詞。

保健品不同於食品,也不同於藥品。在國外,對這類保健品稱為“功能食品”,它既不能針對某一種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你在原有健康的基礎上更加強壯。它僅能使你的亞健康狀態恢復到正常的健康狀態。

誤區五、進補等同於養生保健

隻有身體出現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補,營養充足、無病無痛的人,就不必吃補藥瞭。這好比衣服殘破要修補,不殘、不短、不破、不洞穿的衣服,無需縫補。過去許多長壽者,居於深山老林,粗茶淡飯,照樣身強體健。反過來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到清代,酷愛進補的短命天子倒不少。

誤區六、用補品代替一日三餐

人體對營養的攝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絕不能僅僅依靠營養補劑。《皇帝內經》就明確指出:補品隻能用於調養虛弱的體質,機體的營養供給,還得讓位於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飲食。現代營養學證明,隻有一日三餐飲食均衡,才能使你的營養均衡。

春季養生湯煲湯食譜大全

1、牛蒡玉米淮山湯。材料:牛蒡、玉米、淮山。做法:淮山洗凈,削皮,切滾刀塊;牛蒡洗幹凈,用刀背刮去表面的皮,斜切厚片;紅棗洗凈,拍扁去核;煮沸瓦煲裡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增強體力,通便排毒,潤澤肌膚,潤燥利咽。

2、鮮蘑菇燉雞。材料:鮮蘑菇200克、嫩母雞1隻、蔥1條、生薑3片。做法:蘑菇溫水浸泡半小時;雞宰洗凈,去臟雜、尾部;蔥切段。一起下燉盅,加入熱開水1250毫升(約5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量。

功效:蘑菇鮮美清香鮮嫩,正是民間謂之“不時不食”的好食材。中醫還說它理氣開胃,並有抗癌、降壓、降血糖的功能。以它燉雞,鮮美醇香可口,有健脾開胃、益氣降壓的作用,為春日時男女老少皆宜的傢庭靚湯。

3、黨參鳙魚湯。材料:1500克新鮮鳙魚,30克黨參,適量的料酒、食鹽、大蔥、生薑、草果、陳皮、桂皮、植物油、雞湯。做法:首先準備一個紗佈袋,將黨參、草果、陳皮、桂皮、薑用清水洗凈,然後再裝進紗佈袋中。接著處理幹凈鳙魚,去除內臟洗凈,往鍋裡加適量的油,將魚稍微煎一下。再往煲裡加適量的雞湯,然後把藥包、蔥、料酒、食鹽和魚都放進去煮即可。

功效:這款黨參鳙魚湯可以起到扶脾養胃、補中益氣的作用功效,有助調理腸胃。

4、枸杞豬肝湯。材料:枸杞子50克,豬肝400克,生薑2片,鹽少許。做法:清水洗凈枸杞子。豬肝、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幹凈。豬肝切片,生薑去皮切2片。先將枸杞、生薑加適量清水,猛火煲30分鐘左右。改用中火煲45分鐘左右,再放入豬肝。待豬肝熟透,加鹽調味即可。早晚各一次。

功效:補虛益精,清熱祛風,益血明目。預防肝腎虧虛所引起的黑眼圈。

5、銀耳淮山排骨湯。材料:排骨500克、銀耳15克、淮山20克。做法:把排骨、淮山洗凈,銀耳用水泡開。將排骨、銀耳、淮山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用高火煮10分鐘,改中火再煮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胃益氣,適宜慢性胃炎見納差、乏力者食用。

6、牛肚薏米湯。材料:牛肚250克,薏米30克,扁豆30克,鹽適量。做法:先將牛肚用沸水洗過,然後用刀刮去黑膜,洗凈備用;用清水將薏米、扁豆洗凈,備用;湯鍋加入清水,並將牛肚放入,待煮沸後用小火燉至牛肚軟;加入薏米和扁豆,再煮半小時;將牛肚撈出切成條,再放回湯鍋中,以適量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牛肚健脾益胃,理虛補損;薏米有健脾祛濕,排膿舒筋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