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以前有腎血管性疾病,存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容易“惹來”急性腎衰竭,一些重大疾病、分娩大出血、車禍等也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部分急性腎衰竭會發展成慢性腎病,其中老年患者發展成慢性腎病的比例可達16%。對於腎衰竭,目前西藥治療上有很多選擇,相對而言,中藥在治療腎衰上有什麼作用?使用中藥應註意什麼?

三件事易致腎衰竭

認識誘發腎衰竭的三大因素

1、若患者患有嚴重的腎缺血,均會引起急性腎小管的壞死,從而導致腎衰竭。所以,患者應避免腎缺血,如有出現的現象。應及時止血,同時加以治療。在飲食上,應當多食用補血的食物,如動物血、紅棗、紅糖等。

2、多種有毒性的物質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形成腎中毒,很多藥劑都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急性腎小管的壞死。所以,患者在服藥的時候應當咨詢醫生,謹遵醫囑,避免造成病情的擴展,而釀成重癥。

3、血管內溶血,像是黑蠶豆病、血型不合的輸血所引起的溶血等等他們釋放出來的血紅蛋白會致使急性腎小管的壞死。還有,如擠壓傷、肌肉炎癥等一系列肌肉的大量創傷時候產生的肌紅蛋白,通過腎臟的排泄,對於急性腎小管的損害都是非常嚴重的。

治腎衰中西藥別隨意混搭

中藥有助腎衰治療

腎病是一種隱匿性極強的疾病,腎衰的治療更是比較棘手。目前對於急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糾正高鉀血癥及酸中毒,用激素沖擊可獲療效;少尿期,液體入量以量出為入為原則;還應盡早開展透析療法,使患者度過少尿期難關;恢復期要註意加強營養、休息及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慢性腎功能衰竭治療應首先去除誘因、對癥治療、控制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根據腎功能調整蛋白質攝入量,補充必需氨基酸;口服中藥大黃或煎劑灌腸對輕癥尿毒癥有功效。

中醫認為腎衰竭主因與脾腎虛損有關,誘因則責之於外邪與過勞。虛損是指由於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六淫侵襲、七情所傷、勞倦過度、藥物損害、房事不節以及腎虛或年老腎氣自衰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機體正氣,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平衡失調;外邪侵襲主要是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多數腎衰患者由風邪外襲,內客於肺導致水腫的風水證發展而來,部分患者雖無風水史,但有反復感染風熱和濕熱的病史。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晚期表現為尿毒癥,是由於各種慢性腎臟疾病晚期腎功能減退引起的綜合征,屬於中醫“關格”、“水腫”、“虛勞”、“癃閉”、“溺毒”等范疇。

中醫藥是治療腎衰竭的有效方法。何首烏、菟絲子、太子參、熟大黃、麩炒蒼術、赤芍、茯苓、懷牛膝、澤瀉、枸杞子等中藥,可用於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的慢性腎衰竭,包括代償期、失代償期和衰竭期患者出現的惡心、嘔吐、食少納呆,口幹咽燥、大便幹結等。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抑制腎間質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誘導其發生凋亡有關,通過多種途徑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改善血液動力學、抑制細胞增殖,改善腎小管功能,從而達到保護腎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此外,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多項指標,降低血肌酐水平,提高內生肌酐清除率,在一定程度上糾正患者的貧血狀態,使用相對較安全、有效。

“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治療腎衰等疾病的中藥不要隨意與其他西藥混著吃,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規范服用。大部分藥物都是通過腎臟排泄的,因此應根據腎功能不全的程度適當減少用藥劑量,盡量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性的藥物,如慶大黴素、小諾黴素、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及吲哚美辛等。

三類中藥“很傷腎”

中藥在人們的印象裡是“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的代名詞,許多人甚至煲湯時也會放些中藥材。殊不知,中藥的濫用將導致腎臟損害。黃建華介紹,有可能致腎臟損害的中藥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植物類中藥,有雷公藤、草烏、木通、益母草、蒼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牽牛子、金櫻根、土貝母、馬兒鈴、土荊芥、巴豆、蘆薈、大楓子、山慈菇、曼陀羅花、鉆地風、夾竹桃、大青葉、澤瀉、防己、甘遂、千裡光、丁香、鉤藤、白頭翁、矮地茶、苦參、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籽等;第二類為動物類中藥,有斑蝥、魚膽、蜈蚣、蛇毒等;第三類為礦物類中藥,包括含砷、汞、鉛類的礦物和其他礦物類等。

上世紀90年代初,利用中草藥減肥在國外較為流行,這些中草藥雖然具有利濕、清熱的功效,但其中所含的馬兜鈴酸會損傷腎小管,導致不可逆的腎臟損傷,長期服用可演變為尿毒癥。含馬兜鈴酸的常見中藥材有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木防己、天仙藤、細辛等。此外,民間常吃的“朱砂煲豬心”,因朱砂中含汞(水銀),肝、腎功能不全者不能服用;黃藥子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但其中含有毒素,對肝、腎功能有影響,不能久服。

“長時間用藥、大劑量用藥及重復用藥,特別是濫用所謂的‘偏方’、‘秘方’中藥,容易增加藥物性腎損害的風險。”患者發現腎損傷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向醫生全面介紹服藥的歷史,立即停藥,采用更為積極的治療手段。如必須繼續用中藥,也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辨證用藥、組方配伍、正確炮制、改變煎藥方法、控制用藥劑量等辦法,減少中藥的毒性。

此外,患者服中藥期間,還要註意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及時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避免嚴重的後果發生。例如服藥後身上起紅疹,或開始發燒說明可能對藥物過敏;出現血尿或尿中泡沫多,提示腎臟可能已受到損害;排尿習慣改變,如本來一覺睡到醒的年輕人開始頻繁起夜,而且尿量增多,也說明腎臟可能已出現瞭問題。

腎衰竭的發病癥狀有哪些

1.消化系統:表現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口有尿味,消化道出血等。

2.精神神經系統:表現精神萎靡不振,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四肢麻木及癢痛式的“不安寧腿”綜合癥,並可有嗅覺異常,排尿困難等,嚴重者可昏迷。

3.心血管系統:常有高血壓,心力衰竭,心悸,氣喘不能平臥,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出現心包積液,甚至發生心包填塞。

4.造血系統:表現嚴重貧血,晚期可有各器官出血傾向。

5.呼吸系統:呼出的氣體有尿味,可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的呼吸。

6.皮膚表現:乾燥,脫屑,無光澤,並可有黑色素沉著致皮膚較黑,皮膚瘙癢,也可以有水腫,皮膚感染等。

7.骨骼系統:可出現腎性骨病,表現骨關節疼痛。

8.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易繼發各種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皮膚癤腫,泌尿系統感染等。

9.代謝紊亂: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可致水腫或脫水,手足抽搐。

腎衰竭護理常規有哪些

1、患者應該註意情緒的護理

腎衰竭患者的一般病情比較重,病程較長,極容易產生產生抑鬱悲觀情緒。所以對於患者應該積極開導、教育患者,以正確對待自身的疾病,鼓勵病人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這樣,積極愉快的心理可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起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作用。

2、患者應該註意飲食的護理

腎衰竭患者的飲食,應該以保證自身營養的基礎上,減輕患者腎臟的負擔為目的,在飲食上主要以主食可以以米、面為主,限制蛋白質入量,以減輕腎臟負擔,可選用優質蛋白質。

3、患者在用藥時謹慎

患者在服藥時,應該盡量避免刺激腎臟的藥物,如慶大黴素、頭孢菌素等。同時註意服藥禁忌,慢性腎衰病人在服用人參等補氣藥時應忌食蘿卜、綠豆等涼性食物,以免降低藥物的溫補作用。同時指導病人治療期間不可擅自換藥、減量、過早停藥或停藥後不追蹤觀察,以免加重病情。

4、患者應該加強基礎護理工作

中醫認為腎病病人血虛生風,挾熱挾毒導致病人皮膚出現幹燥、瘙癢,故應加強皮膚護理,以防感染。可用中藥煎湯,待藥液溫度不燙皮膚時外洗,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並指導患者勤換內衣內褲,選料以棉質為佳。

慢性腎衰竭的食療

⑴參元湯:人參(或西洋參)益氣健脾,桂圓肉養血安神;以人參6克加桂圓肉10枚,共煮內服,對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貧血、心悸怔忡者,有養血安神之功效。

⑵參棗湯:人參(或西洋參)益氣健脾,紅棗功能健脾和胃,以人參6克加紅棗6枚,共煮內服。對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貧血者,有提高血紅蛋白作用。

⑶小米、大棗、赤小豆、山藥(鮮)各適量,加水共煮成粥,熬時加適量食堿;經常服用;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貧血服用,有健脾利水、和胃養血的功效。

⑷桑椹蜜膏:桑椹有養血補腎作用,蜂蜜可潤燥養血,以鮮桑椹100克(或幹品50克),濃煎,加蜂蜜250克收膏,用於慢性腎功能不全腎陰不足、失眠煩躁者。

⑸五汁飲:鮮藕清熱涼血、鮮梨清心潤肺化痰,鮮生地清熱涼血,生甘蔗助脾健胃,以上諸品各500克,切碎,以消毒紗佈擰汁,適用於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有鼻出血者,分2~3次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