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銀行都推出瞭很多理財產品。作為普通的群眾來說,如果有一部分存款的話,是可以選擇購買一些理財產品的。但是在購買的時候,肯定會考慮理財產品的風險,那麼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下面來瞭解一下。

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1必要的理財的知識學習。

去年,發生瞭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是中國大媽買瞭很多黃金結果被套住瞭。不論這是不是真的,但要記住,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跟風,不要盲目聽別人的,不論你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其互聯網公司理財產品。個人建議,還是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

2理論上,定期存款是沒有風險的。

理財產品肯定是投資行為,有投資自然就會有風險。銀行會推出一些定期存款的理財類產品,與股票,基金相關的理財產品,當然也有黃金等交易,也有一些貨幣基金國債等。理論上,定期存款類的理財產品是不會有風險的。除非銀行破產瞭,目前這種情況是很少發生的。

3 國債,貨幣類的基金風險很小。

國債,貨幣基金的風險是非常小的,這也是公認的。但是不代表沒風險。一般情況下,風險和收益成正比,貨幣類基金,國債等的收益就不是很高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絕對要比銀行的活期存款高很多。

4與股票,基金(不含貨幣類)相關的理財產品風險要大。

當然瞭,都知道股票,基金的收益很高,但是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自然也存在高風險的情況。盡管和銀行打交道的客戶老百姓很多,銀行自然不敢隨意去賣這一類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但是不排除不賣,因此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瞭。

5 及時關註官方動態,規避風險。

這裡就有必要說一說央行瞭,畢竟央行的地位,影響瞭等都不用我講太多的。對於購買瞭銀行的理財產品之後,一定要學會及時關註央行和銀行的一些相關動態和指示。當然,政府的一些官方消息也很重要。總之,要做到規避風險,賺起最大收益。

三招教你買到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

首先,要確保理財產品是銀行賣的,而不是銀行代銷的與其有合作的保險公司或其它金融機構的產品。

如何確保這一點呢?隻要看看銀行官網上有沒有這款產品就可以瞭,如果是在營業廳購買,也可以讓銀行工作人員在電腦上給你展示,是從該行官網購買的理財產品。那為什麼要買銀行自營產品?近年來銀行員工私自勾結外部人員售賣非銀行自營產品,結果導致不法分子卷款而逃的案例不在少數,大傢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使是基金類產品也不適合在銀行購買,手續費要遠高於第三方代銷公司及基金公司本身。

其次,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凈值類及結構類理財產品不要去碰。

凈值類產品是指沒有預期收益率、沒有封閉期可以隨時贖回、凈值定期變動的理財產品,結構性產品通常掛鉤股票、指數、黃金等高風險標的,這兩類產品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結構性產品,收益很可能遠低於預期值。如果還是不懂什麼是凈值類和結構類理財產品,那麼去問銀行的理財經理,這一點他們一般不會隱瞞的。

第三,風險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產品一般可以放心購買,三級以上要謹慎。

理財產品分為五個風險等級,R1級風險很低,一般可以保證收益,R2級風險較低,一般是比較安全的非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但是R3級以上就不能確保本金及收益瞭,購買此類產品不如去買基金和股票瞭。

其實,任何理財產品都有風險,區別就在於風險的高低,銀行理財產品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在購買之前也要長點心眼,不能聽信銀行方面的單方面說辭。隻要不貪圖高收益、不買不熟悉的理財產品,一般都不會發生風險事件。

購買理財產品最常見三大陷阱

陷阱1

狐假虎威 預期收益“代替”實際收益

隨著利率的不斷攀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記者走訪瞭幾傢銀行發現,很多銀行都競相推出收益率“誘人”的理財產品,某商業銀行一年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近22%。但預期收益並不等於到期收益,去年某國有銀行的一款人民幣信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15%,而到期收益率僅為1.53%,兩者相差13.47%;某商業銀行的一款證券投資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5%,而到期收益率為-5.81%,兩者相差40.81%。

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達到其承諾的收益率,普益財富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到期的個人銀行理財產品9228款,其中,人民幣理財產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約為2.83%,到期收益率跑贏CPI 5.1%的產品隻有131款,而這些產品均為掛鉤股票或黃金的結構性產品以及信貸類產品。值得註意的是,有近百款個人理財產品到期並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其中,結構性產品最多,占71.88%。陷阱2

指鹿為馬

保險產品“變身”理財產品

剛退休的李女士到銀行取出已到期的20萬元定存,銀行理財櫃臺的經理向她推薦瞭一款三年期“理財產品”,並稱產品的收益達到7%-8%、風險低並有分紅,比定存劃算得多。理財經理還告訴李女士,這款產品是定時、定量發售的,僅售3天賣完瞭就沒有瞭。李女士覺得比較劃算當下就用20萬元購買瞭此產品。

半年後,李女士的女兒由於出國急需用錢,想起這20萬的“理財產品”,於是來到銀行希望將錢盡快退回,哪怕損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無所謂。令李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她被告知自己當時購買的是保險產品,如果當年退保,隻能拿到30%-40%左右的本金。李女士非常氣憤,她認為,當時購買時,理財經理沒有跟她講清楚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之間的區別,讓她誤以為這款保險產品就是理財產品的一種。陷阱3

漁翁得利

客戶擔風險 超額收益歸銀行

艾女士電話聯系到記者,表示自己投資15萬元,購買瞭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國債、央票、短期票據等,自己仔細閱讀說明書後發現,其中明確規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為3.55%,在扣除銷售管理費率0.2%及相關交易費用後,客戶可以獲得的最高年化收益率為3.25%。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3.55%的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並於到期日從理財收益中一並提取。對於這個條款,艾女士很難接受,她認為,浮動收益的產品無論產生多少負收益都要由她自己來承擔,若產生超額收益卻要歸銀行所有,這樣的條款相當不合理。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銀行都發行過類似產品,其特點包括,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型產品,註明最高收益,在產品說明上明確標出“超額收益部分歸銀行所有”,但並沒有對產生負收益的情況作出說明。

普益財富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到期的個人銀行理財產品9228款,其中,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5793款,占比超過60%,因此,在購買此類產品時應格外註意。

銀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怎麼計算的

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

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隻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1-2] 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