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對於患有腎病的患者來說,自己的飲食控制十分重要。建立一個健康的科學的合理的飲食對自己的病情恢復可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傢介紹一下腎病患者在飲食上都要註意的一些細節,看看哪些是適合腎病患者吃,哪些是不適合的。

感冒可致腎病

5歲的小強(化名)不久前突然出現全身水腫,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就醫被確診為急性小管間質腎炎。接診他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腎內科主任鄒和群教授說,在追溯病史時發現,就在小強出現水腫的幾天前,他剛得瞭一次感冒,感冒並不嚴重,兩三天就好瞭,但這很可能就是他患上腎炎的罪魁禍首。

感冒為何會導致腎炎?鄒和群解釋,感冒本身並不會導致腎炎,而是機體對感冒的反應導致瞭腎炎。一些感冒發生時,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機體識別這些外來物,動員防禦體系(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抗體與抗原結合後形成免疫復合物,這種情況下雖可以消滅外來抗原(細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復合物也會隨著血液循環運行到腎臟,沉積到腎組織,導致炎癥細胞浸潤,誘發炎癥性反應,從而引起腎炎。

那麼,感冒後我們應註意些什麼可以預防腎炎的發生?鄒和群指出,由於免疫系統的作用而引起的這類腎炎是沒有辦法預知的,作為患者能夠做到的就是有這個意識,早期自我發現。急性腎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後1至2周發病,發病時表現為:輕重不一的食欲減退、疲乏無力、惡心嘔吐、頭痛、精神差等非特異性癥狀;小便量減少,顏色深而混濁,繼而出現肉眼血尿,但持續時間不長,數天後多轉為鏡下血尿(即肉眼看不到的血尿);絕大多數腎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後2~3周尿蛋白可轉為少量或微量,2~3個月後多會消失,而持續性蛋白尿的出現則提示有轉變為慢性腎炎的可能;面部、眼瞼、雙下肢浮腫。

如果在感冒後出現瞭以上癥狀要及時就醫。特別是間質性腎炎,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強那樣,往往血尿和蛋白尿都不明顯,不容易被及時診斷出來。

腎病患者該吃什麼

一、慢性腎衰血鉀高時

腎病飲食應限制含鉀食物,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選用蔬菜及水果。

二、腎病患者低鹽低鈉

慢性腎衰合並高血壓和浮腫的病人,要限制鈉鹽和含鈉豐富的食品,必要時用無鹽膳食。當使用利尿劑或伴有嘔吐、腹瀉時,不應限鈉鹽。

三、腎病患者要保持水的平衡

慢性腎衰竭病人中的水平衡非常重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液體的補充,腎病飲食防止水攝入過多,至排出障礙,而加重浮腫。

四、腎病患者供給高鈣低磷飲食

在部分慢性腎衰的病人中,可有血磷升高和血鈣下降的現象,因此而誘發骨質疏松。理想的飲食應提高鈣含量降低磷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有牛奶、綠葉蔬菜、芝麻醬等。烹調魚和瘦肉時,用水煮一下撈出,再進行熱炒,能夠降低魚、肉的含磷量。

五、腎病患者低蛋白膳食

腎病飲食以優質蛋白質為主:首先經常采用麥淀粉來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也可用玉米淀粉、土豆淀粉來代替大米和面粉。其次,還可采用含熱量高,蛋白質低的食品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如土豆、山藥、芋頭、地瓜、藕、南瓜、粉絲、荸薺、藕粉、菱角粉、荸薺粉等。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品應限食,如幹豆類、豆制品,硬果類及谷類等。

腎病患者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以上是對腎病飲食註意事項的講解,通過以上的講解,希望對患者進行治療會有所幫助,患者能及早的恢復健康!!

治療腎病的誤區

誤區一:激素能夠治愈腎病

很多病人發病之初感覺倦怠,雙腿沉重,早上起來後,臉部浮腫,象“胖瞭”一樣,到醫院檢查,發現小便中有蛋白或潛血,被確認為腎病。腎病的常規治療,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環磷酰胺等藥物來控制尿蛋白、潛血。剛開始治療效果還明顯,化指標很快好轉、消失,但遇到感冒、勞累又發作。於是,又開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復,一次比一次加重,漸漸出現惡心、嘔吐等腎功能不全癥狀。其實道理很簡單,小便中出現蛋白和潛血是因腎小球基底膜受到瞭嚴重損傷,單純使用一些控制性藥物,從指標上看尿蛋白、潛血暫時消失瞭,並不等於腎病治好瞭,這些激素類藥物有明顯的副作用,治標未治本,指標今天下降明天又會上升。

誤區二:指標降低證明腎病好轉

對於各種早期腎病,如果隻重視尿蛋白、潛血、白細胞、膿球的控制治療,單純的把指標降下來,而不對腎臟病變的原因進行治療,最終會出現腎臟功能下降,血液中大量毒素蓄積,血肌酐、尿素氮不斷升高。傳統的治療辦法認為:隻要使血肌酐、尿素氮化驗指標下降瞭,腎病就得到控制瞭。於是給患者口服愛西特、淀粉、尿毒清、金水寶、腎衰寧等腸道排毒藥物,用來降低肌酐、尿素氮。卻忽視瞭對已經嚴重病變的腎臟本身的功能就行修復,這樣在服用這些降低指標藥物的同時,腎臟也會受到大量藥物的侵害,腎臟功能迅速惡化,從而失去瞭非常寶貴的治療時機。患者逐漸出現嚴重的貧血、頻繁嘔吐、不能吃飯、厭食、血壓高、小便明顯減少、睡覺不能平臥、胸悶憋氣等尿毒癥癥狀,不得不走上長期血液透析或換腎的道路。

誤區三:透析,無法擺脫

西醫認為,尿毒癥患者如果開始瞭血液透析,要想擺脫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卻不盡如此。因為每個人的原發病不一樣,導致出現尿毒癥的原因及誘因也不完全一樣。如果能采取有效的辦法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擺脫血透是完全可能的。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長期穩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對穩定,並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殘存的腎功能部分仍很可觀,但往往由於感冒、發燒、肺部感染、腹瀉腸炎、泌尿感染、高血壓控制不良,外傷或是與別人發生糾紛情緒激動,或者工作疲勞未註意休息等情況,導致病情發生惡化而透析的。對於此種情況,如能采取“海洋生命循經護腎療法”解決原發病,使患者拉長透析間隔的時間,最終擺脫透析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抓住機會迅速正確的治療,腎單位大量壞死,最終無法逆轉,就隻有依賴透析瞭。透析帶來的巨大費用和不適,成為腎病患者和傢庭難以承受的負擔。

誤區四:換腎,最好的解決辦法

近幾年媒體對換腎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傳,使得不少人一聽尿毒癥就聯想到換腎。事實上,很少有人能幸運地換腎成功,因為腎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親屬能夠提供,按照我國的法律,等待屍體腎的機會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瞭。而且並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萬一失敗,病人還要繼續接受透析治療,甚至面臨再度換腎。

腎病患者如何保腎

方法一:要有合理的蛋白質攝入量

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主要來源於飲食中的蛋白質成分,因此,為瞭減輕殘存的腎的工作負擔,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比如,當血肌酐為170—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6克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丟失1克尿蛋白,可額外補充1.5克蛋白質。當血肌酐超過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進一步減少,以每天總量不超過30克為好。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質攝入,將會導致病人出現營養不良,體質下降,效果並不好。

方法二:註意食物搭配

為瞭使攝入的蛋白質獲得最大利用,不讓其轉化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質飲食的同時,還必須補充能量。每日每公斤體重至少35千卡的熱量,主要由糖供給,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醬、蜂蜜等。

方法三:減少食物中的含磷量

值得註意的是有一些食物雖符合前面的條件,如蛋黃、肉松、動物內臟、乳制品、骨髓等,但由於它們的含磷量較高而不宜食用,因為磷的貯留可促使腎臟的功能進一步惡化。為減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魚、肉、土豆等,都應先水煮棄湯後再進一步烹調。

方法四:食鹽要註意

食鹽量應視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壓、水腫者,宜用低鹽飲食,每日2克鹽。

方法五:註意用藥

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也有可能損傷腎臟,如慶大黴素、磺胺類抗生素、青黴素等、消炎痛、撲熱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劑等。

腎病治療藥物該如何減停

一般在正規腎病治療的過程中,服用激素治療的患者按照激素撤藥的原則,適量遞減激素藥量。一般醫生建議不要急於減停激素類藥物,而應該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慢慢減少。

由於腎病是一個長期慢性病,病程長恢復緩慢,腎小球功能改變和結構恢復一般需要半年至九個月左右,因此患者在腎病治療期間,服用藥物時務必根據醫囑服夠療程,否則可能會前功盡棄。不僅會給患者帶來長期痛苦,也妨礙醫生的治療思路和治療方案的進行。

同時在腎病治療中應積極預防感冒,防止因各種情況引發的尿路感染,同時註意不要過度勞累,心平氣和,勿要煩躁生氣,長期堅持治療,病情較重者應該不要吃鹽,病情較輕的患者也要低鹽飲食,具體納入量大約每天3-5克左右,同時積極戒除煙和酒。

溫馨提示:腎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腎病治療中的懈怠和放松警惕,沒有積極治療的心態,病情好轉即放松對藥物的使用,不按醫囑和療程進行治療,從而延誤病情,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因此,請患者務必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藥物,及時得到完整徹底地治療,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