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出液或滲出液,亦可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統一,有稱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小兒及成人均可發病,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有什麼危害?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1、鼓膜穿刺抽液:對於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我們可以采用鼓膜穿刺抽液這種方法。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也可於抽液後註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對於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的病情不一樣,也可根據適當情況采用鼓膜切開術。液體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註意勿傷及鼓室內壁黏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3、鼓室置管術:對於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周~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分泌性中耳炎容易忽視的嚴重問題

分泌性中耳炎不是由於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急性炎癥,它以鼓室內積液引起聽力減退為主要特征。在秋冬季節,它是比較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是什麼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呢?我們要從耳部的解剖結構說起。

人們常說人的七竅是相通的。耳朵通過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調節耳內的壓力,以此與大氣壓保持平衡,其外還有防禦、清潔的功能。在秋冬季,日夜溫差比較大常會誘發上呼吸道感染,炎癥波及到咽鼓管時,耳內往往會形成負壓,這時會產生耳悶的感覺。耳內的粘膜受負壓影響分泌較多的液體,並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不能及時排出,積在耳內產生聽力下降,耳朵裡有水泡聲。有時還會感到耳痛。

除瞭感冒以外,鼻炎、鼻竇炎的發作,過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變,兒童腺樣體肥大,感染,頭頸部放療等因素也會誘發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時的治療,耳內的液體未完全吸收,會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性肉芽腫等繼發疾病,這些疾病的治療將比分泌性中耳炎復雜得多。小兒患者由於聽力減退,會影響其言語的發育和學習,影響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保守治療主要是用滴劑、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改善中耳的通氣功能,清除積液。保守治療無效則需手術。

總而言之,秋冬季是分泌性中耳炎比較高發的季節,若出現耳部不適要及時就診,早發現、早治療能提高治愈率,減少並發癥、後遺癥的發生。

分泌性中耳炎檢查診斷

1、鼓膜:松馳部或全鼓膜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後皺襞夾角變小。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單黃、橙紅油亮或琥珀色,光錐變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蘭或乳白色,鼓膜緊張部有擴張的微血管,短突顯比堊色,捶骨柄呈浮雕狀。若液體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此液面狀如弧形發絲,稱為發狀線,凹面向上,頭位變動時,其與地面平行的關系不變。透過鼓膜有時尚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可增多。鼓氣耳鏡檢查鼓膜活動受限。

2、拔瓶塞聲:分別緊壓耳屏後速放,雙耳分別試驗,患者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

3、聽力檢查:音叉試驗及純音樂聽閥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損失政府不一,重者可達40dB HL左右。因積液量常有變化,故聽閾可有一定波動。聽力損失一般以低頻為主,但由於中耳船生結構及兩春的阻抗變化,高頻氣導及骨導聽力亦能客觀下降,積液排出後聽力即改善。聲導肯圖對診斷有重要價值,平坦型(B型)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線;高負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積液。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幹反應和耳聲發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

4、CT掃描可見中耳系統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發展為粘連性中耳炎或並發鼓室硬化癥。

分泌性中耳炎癥狀

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癥狀。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註意力不集中。

癥狀具體表現如下所示: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註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傢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於體檢時始被發現。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癥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3、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4、患者周圍皮膚有發“木”感,心理上有煩悶感。

中耳炎患者的飲食禁忌都有哪些

飲食禁忌一:忌腥葷發物。中耳炎患者日常飲食應忌吃雞、魚、蟹、母豬肉、驢肉、鵝、蝦、豬頭肉、馬肉、羊肉、韭菜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熱化火,使炎癥擴展。

飲食禁忌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中耳炎患者要禁忌辣椒、胡椒、桂皮、生薑、花椒、芥末、良薑、蔥、蒜等食物,因為這類食物溫熱辛燥,易化火傷陰,使中耳炎患者的癥狀加重。

飲食禁忌三:忌過咸或醃制的食物。常見的醃制食物如咸菜、咸鴨蛋、酸菜、咸肉等。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熱,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飲食禁忌四:忌堅硬難咬的食物。堅硬難咬的食物主要是各種堅果類,如花生仁、西瓜子、開心果等。這些食物難以咀嚼,會加重中耳炎疼痛。

飲食禁忌五:忌煙酒。中耳炎患者還要戒除煙酒,多吃一些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黃瓜等。

中耳炎患者要掌握以上飲食禁忌,在患病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煙酒,日常飲食多吃清淡、易咀嚼、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粥、饅頭、紅薯、豆腐、米飯、面條、雞蛋羹、綠豆芽、瘦肉湯等。此外,中耳炎患者在平時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