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佈在口腔周圍、手和腳上,但不是一定是三個部位都出現,也有可能是隻有一個部位出現皮疹。少數患者在身體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現類似丘疹的皮膚表現,但是比較少見。那麼,如何區別手足口病的皰疹與水痘?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手足口病的食療方

食療方一

這種食療方的材料十分的簡單,紅蘿卜1條,白茅根15克,竹蔗1節,生薏仁15克,每天飲用1次,煎水代茶。著是為3歲至6歲的兒童準備的用量,也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適量增減用量。

功效:紅蘿卜健脾和胃、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竹蔗清熱瀉火、解煩;薏仁健脾利濕。此方劑具有補肺健脾、清熱化濕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兒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食療方二

燈芯草5紮,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 ,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功效:燈芯草不僅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還具有清心降火的作用。而蟬蛻可以疏散風熱,從而起到透疹止痛的作用。木棉花清熱、去濕、解暑、利尿;雞骨草清熱解毒。此方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毒的功效。

食療方三

荷葉粥:鮮荷葉2張 ,白米50克 ,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功效:鮮荷葉理脾活血,祛暑解熱。

溫馨提示: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 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食療方四

這種食療方的材料非常的簡單,將生米仁10克,扁豆10克,綠豆10克,一起煮成粥食用。

功效:生米仁清利濕熱;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綠豆清熱解毒。此粥具有健脾、祛濕、清熱的功效。

食療方五

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綠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適量,煮粥口服。

功效:紫草根清熱涼血,透疹解毒;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治療疾病。

如何區別手足口病的皰疹與水痘

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種,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樣。水痘一般發熱時溫度更高,主要分佈在面部、胸部、背部,四肢很少。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四世同堂,水痘一開始表現為小斑疹,很小的一片紅瞭,之後迅速發展為斑丘疹、丘疹,再發展到水皰疹,有的比較大,尤其早期的水痘疹子看起來晶瑩剔透,裡面都是水,但是發展很快,並且是向心分佈的。大部分水痘患者的疹子是比較多的。

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佈在口腔周圍、手和腳上,但不是一定是三個部位都出現,也有可能是隻有一個部位出現皮疹。少數患者在身體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現類似丘疹的皮膚表現,但是比較少見。

小兒水痘相關知識:

水痘是一種病毒所致比較輕的急性兒童傳染病,特點是皮膚及粘膜上分批地出現皮疹及皰疹。主要為接觸傳染,傳染性特強,任何年齡均可被傳染,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受傳染較多。

此病潛伏期一般在13—17天,發燒一般在39℃以下,皮疹多見於軀幹與頭部(多為燒1天即見皮疹),初為紅色斑抹疹,散佈身體各處,經數小時或1天後絕大多數變為皰疹,皰疹大小不一, 直徑3—8毫米,周圍發紅,幾天後皰疹變幹,形成加痂,2—3周後脫落,起病後3~5天可陸續又見新皮疹,有的分批出現,檢查地可發現同一患兒身上又有兵疹、水皰、結痂同時存在。皰疹有些瘙癢,抓破後易感染,口腔、咽部粘膜、眼結膜均可出現皮疹。水痘愈後較好,加痂脫落後不留疤痕,很少發生並發癥。

預防措施:對患水痘的小兒註意隔離,尤其在幼兒園、醫院門診等處。水痘完全結痂後就沒有傳染性瞭。對有該病流行的兒童場所,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特殊情況下可考慮被動免疫,即在潛伏期早期用丙種球蛋白。或用恢復期病人的血清、或成人的血清註射,使發病時減輕癥狀。

患水痘後應註意休息,局部疹子可用1%龍膽紫,或用蘆甘石洗劑、白降汞軟膏、磺胺軟膏等塗抹,並將患兒指甲剪短,防止抓破痘疹引感染。

病因: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2~6歲幼兒,偶爾出現於成人及嬰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因接觸患兒皰疹內的皰漿通過衣服、用具、玩具傳染,傳染性較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見於冬春季節。

癥狀:小兒傳染上水痘病毒後,要經過2~3周的潛伏期後才出現癥狀。一般是先發燒一天,伴有頭痛、厭食、哭鬧、煩躁不安、全身不適或咳嗽,然後有皮疹出現,大多散佈於頭面部、軀幹及腋下,發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佈。初起時皮膚出現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鮮紅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時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水皰,周圍有紅暈,水皰極易破裂而潰爛。3~5天後,水皰漸漸幹燥,先由中央萎縮,然後結痂,再經數天或2~3周,結痂完全脫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跡。發病時眼結膜、口腔與咽部粘膜、陰道粘膜皆可發生損害。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少數患兒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會出現出血性水泡和繼發性細菌感染,可導致腦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治療: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采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幹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

重癥手足口病的後遺癥有哪些

查閱資料得知重癥手足口病發病時間以4-9月份為主,5-7月為發病高峰。重癥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在多個國傢和地區均有發生,兒童普遍易感,並且可多次感染。

重癥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癥。不同年齡人群均可發病,但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並以托幼園所為聚集性疫情高發場所。

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癥狀。少數重癥手足口病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給病人留下嚴重的重癥手足口病的後遺癥。像小兒麻痹癥,視力下降,智力減退,發育不良等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佈、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註意保持傢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傢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傢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該如何用藥

手足口病該如何用藥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癥。那麼,手足口病吃什麼藥最好的呢?

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

主要有:寶寶在發病前1~2周,通常有與手足口病患兒的接觸史。大多表現出突然發燒,體溫多在38℃以上,伴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發熱同時或1~2天後口腔黏膜、唇內出現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疼痛,以至於患兒流涎不止、煩躁不安、不停哭鬧、拒絕進食。繼而,在患兒的手心、腳心及臀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皰疹。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傢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

根據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臨床特征,當屬於中醫溫病學“溫病”、“濕溫”、“時疫”等范疇,系實證、熱證。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證,具有外感病證的邪正消長特點,分為邪盛初期、邪盛極期、邪減正復期。依據病程、皮疹特點及全身癥狀來辨別邪正消長情況,一般初起病邪在肺衛,繼而邪及氣營而見疹,終則邪減正復而向愈。治療方法有疏風清熱、清心瀉火、清暑化濕、滋陰降火等。

中醫治療手足口病有優勢

根據中醫理論,手足口病屬溫病范疇,由濕熱疫毒所引起。中醫對溫病治療素有成效,早期幹預,可有效防止並發癥的發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小兒傳染病,目前西醫尚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而中醫藥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為現代醫學所證實。因此,中醫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優勢,中醫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減少手足口病的並發癥和病死率,提高療效,還能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

如何用藥

在應用中藥預防手足口病方面,除瞭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預防措施外,可用板藍根或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給小孩服用預防感染。對於口裡長皰疹、有潰瘍、口氣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風、淡竹葉煎水飲用,可清心火;選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黃散一種,吹敷口腔患處,每日2次,可治療口咽部皰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則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膚子、苦參等煮沸,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熱、化濕、涼血的作用。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佈、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註意保持傢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傢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傢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