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營養不良有哪些常見原因?小兒營養不良是常見的疾病,常常帶來困擾,嚴重影響小兒的身心發展,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的原因有很多,那麼,有哪些常見原因呢?今天由小編我為大傢介紹關於小兒營養不良的病因有哪些這一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全面解讀小兒營養不良成因

喂養不當(35%):

長期攝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輔食;人工喂養者,食物的質和量未能滿足需要,如乳類稀釋過度,或單純用淀粉類食品喂哺;突然斷奶,嬰兒不能適應新的食品等。

飲食習慣不良(30%):

飲食不定時,偏食,反芻習慣或神經嘔吐等。

疾病因素(35%):

疾病影響食欲,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並增加機體的消耗,易引起營養不良的常見疾病有:遷延性嬰兒腹瀉,慢性腸炎或痢疾,各種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綜合征,腸寄生蟲病,結核病,麻疹,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或賁門松弛等)和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均可致喂養困難:某些遺傳性代謝障礙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產和雙胎易引起營養不良,宮內感染,孕母疾病或營養低下,胎盤和臍帶結構與功能異常均可導致胎兒營養不足和宮內生長阻滯,為嬰兒營養不良的先決條件。

重度營養不良大多由於多種因素所致。

病理及病理生理

輕度營養不良的病理改變僅為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輕度萎縮,機體其它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尚不明顯,重度營養不良則常有腸壁變薄,粘膜皺襞消失,心肌纖維混濁腫脹,肝臟脂肪浸潤,淋巴和胸腺顯著萎縮,各臟器均見縮小,從面產生一系列理生理改變。

由於糖元不足或消耗過多常致低血糖癥,體內脂肪大量消耗,使血清膽固醇下降,蛋白攝入不足而消耗增加形成負氮平衡,細胞外液常呈低滲狀態,血鉀,血鈣偏低,常並有鋅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消化液及酶分泌減少,活性減低,影響各種營養素消化吸收,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搏出量減少,血壓偏低,脈搏細弱,腎濃縮能力減低,尿比重下降,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失常,運動和語言發育遲緩,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低下,易並發各種感染,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反應。

小兒營養不良的護理

(1)一般護理:病室內空氣新鮮,溫度、濕度適宜,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勿與患感染性疾病患兒同住一室,以防止交叉感染。如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幹燥,勤洗澡。床單位保持清潔平整。骨突起部位每日用50%酒精按摩2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必要時墊以棉圈。及時更換尿佈,預防臀紅及尿佈疹。做好口腔護理,特別對鼻飼患兒,每日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口腔2次。定期測量體重,以瞭解患兒的營養狀況。

(2)觀察病情:特別是重度營養不良的患兒,因反應低弱,可隨時無聲無息地死亡。因此,要加強巡視,註意呼吸、心率的改變。

(3)靜脈營養:對於全靜脈營養和部分靜脈營養患兒,註意保護血管,先選擇遠端的靜脈,留置套管針,一般可保留1周,但每日應觀察留針部位有無滲血、滲液,浸濕瞭的膠佈應及時更換。註意輸液速度,最好使用輸液泵維持24小時輸液,便於控制速度或添加藥物。

(4)合理喂養:根據營養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對食物耐受情況逐漸調整飲食。輕度營養不良患兒在基本維持原膳食的基礎上,較早添加含蛋白質和高熱能食物。中度及重度營養不良患兒,熱能和營養物質應由低到高,逐漸增加。母乳喂養患兒開始以患兒食欲為準,何時想吃奶何時喂,不予限制。無母乳者開始給予稀釋牛奶,少量多次喂給,5日後逐漸增加奶量及濃度,並減少喂奶次數;較大患兒除給予乳制品外,可給予豆漿、蛋類、肝末、肉末、魚泥等高蛋白食物。各種程度的營養不良均註意維生素及無機鹽的補充,尤其是維生素a及鉀、鎂。各種蔬菜及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無機鹽。

(5)嬰兒期應采用母乳喂養:母乳是嬰兒期必需和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和抗感染物質,能使患兒少患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對母乳不足及無母乳者,應采用合理的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隨著年齡增長,至6個月時應補充各種輔食,包括各種維生素及無機鹽,尤其應註意補充具有優良生物利用價值的蛋白質。保證小兒充足的睡眠,糾正不良衛生習慣,如唇裂、腭裂及幽門狹窄等,必須及時予以適當治療。同時,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接種、隔離和早期治療。當發現患兒食欲低下及體重不增時應及早進行治療。

能預防小兒營養不良的措施

1、預防嬰兒時期的消瘦,最妥當的辦法是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最合嬰兒營養。早產嬰兒由於發育不足,喂哺困難,另一方面營養的需要又相對較高,更應強調母乳喂養。如無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還要按時增加輔食。患胃腸疾病時,必須給相當營養,補充代謝的損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門痙攣時,也必須及時給予適當的治療。患消化系統以外的疾病時,同樣要註意營養,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復,才不致因久病產生營養不良。

2、飲食調節是治療營養不良的基本措施。輕度營養不良以調節飲食為主,給以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以小兒吃飽為度。中、重度營養不良遵循序漸進的方法,熱能由低度開始,逐漸增加飲食;食物種類也逐漸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兒的食欲和大便情況而定,進食順利者熱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20~140千卡。營養不良治療後其熱量再調整到正常需要量。對引起營養不良的原發病進行治療,及時糾正合並癥。此外,可采用中藥、針刺、捏積、推拿、口服助消化藥品,千方百計地提高病兒的消化能,增進食欲。

小兒營養不良的危害有哪些

寶寶出生以後,頭圍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後的兩年內,這說明,他們的腦在迅速發育,如果這個階段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腦的發育。有人曾經對營養不良的寶寶進行隨訪觀察,在出生後6個月內有營養不良的寶寶,不僅體重不增長或者增長速度緩慢,智能與動作發展也落後於一般寶寶,即使以後糾正瞭營養不良,體重上升,但是智能發展上的落後卻無法彌補。

而2—3歲以後患營養不良,即使寶寶體重輕、智力落後,但隻要糾正瞭營養不良,兩者都可以恢復正常。這說明,在腦迅速發育階段,如果營養供應不足,可能對智力造成難以恢復的影響。營養不良不僅影響腦的功能,而且會影響腦的形態發生變化,例如出現不同程度的腦萎縮。

營養的供給首先要滿足熱能及蛋白質的需要,蛋白質中的優質蛋白質要占1/2—2/3。牛磺酸和腦的發育有密切關系,它在母乳中含量豐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卻較少,所以牛乳喂養的寶寶應註意補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應占熱能的1%—3%,對腦的發育及神經髓鞘的形成有利。

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對寶寶的智力產生影響。缺鐵會引起貧血,而在貧血癥狀出現之前,寶寶已表現出容易發怒、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並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補充鐵劑後這類癥狀就會消失。

膳食中缺鋅,可造成寶寶血鋅下降,影響體格發育及智能的發展。

缺碘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而甲狀腺素可以促進腦的發育。維生素B1、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並影響寶寶將來的智力。因此,寶寶要聰明,營養要均衡。

小兒營養不良試試中醫推拿

中醫推拿中有三種簡單的手法,可以防治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

一是推拿四橫紋

四橫紋是在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從指尖方向數第二條橫紋。傢長可以讓寶寶四指並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這樣操作1~2分鐘。

二是按揉板門穴

板門穴在手掌面大魚際平面。傢長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續1~2分鐘。

三是摩腹

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面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下,再逆時針按揉50下。傢長如果能每周給寶寶做三次上述治療並長期堅持,會幫助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