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少人容易出現口腔異味,聲稱能夠清新口氣的舌苔刮除器成瞭不少人的選擇。其實,舌苔的狀態也是人體健康狀況的一種反應,夏季容易出現舌苔過厚與濕氣較重有關,舌苔過厚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刮除,無論是利用牙刷背面還是舌苔刮除器都無法起到任何治療作用,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口腔清潔工具。下面小編為你介紹從舌頭能看出體內濕氣重。

怎麼看出體內濕氣重的癥狀

1、吃飯時,腸胃不佳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惡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專傢指導: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瞭東西後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征候。

2、清早洗漱時,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專傢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態。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在夏季,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3、入廁時,看大便形狀

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瞭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專傢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濕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濕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濕氣的顯現。

4、感覺一下,你的體態

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

專傢指導: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5、工作時,看精神狀態

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酸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象不靈活?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困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專傢指導: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從舌頭能看出體內濕氣重

瞭解舌診的朋友可能知道,如果舌頭上總是臟臟的、舌苔厚膩,往往預示著體內代謝出現瞭問題,需要及時調養。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不怕舌上臟,就怕舌上光”。舌上如果太幹凈瞭、沒有舌苔,恐怕預示著更嚴重的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

舌診是中醫診斷的常用方法,正常人的舌一般呈淡紅色,舌面上鋪有一層薄薄的、顆粒均勻、幹燥適中的白苔。如果白苔增厚,黏膩不爽,一般說明體內有寒濕;舌苔由白轉黃,往往是體內熱象漸高;如果舌苔繼續變深發黑,則提示病情惡化,處於危重關頭。總之,舌頭臟的確預示著麻煩來瞭。

但如果舌上很幹凈,是不是就意味著身體十分健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中醫認為,人的舌苔是由胃氣蒸騰而來,舌苔太少,往往是胃氣不足、津液不足 的表現。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若病人的舌苔驟然退去,不再生出,導致舌面光滑如鏡,就成瞭中醫說的“鏡面舌”,這說明患者津液枯竭,胃氣大傷,病情由輕轉 重、由簡單轉復雜,需要趕緊采取應急措施瞭。

生活中,有些人看到自己舌上臟瞭,便習慣去刮舌苔。殊不知這樣做,一來會隱蔽真相,不利於判斷病情;二來可能損傷舌上的絲狀乳頭和味蕾細胞,使 人成為“食不知味”的味盲。而且這種圖一時口內爽快的辦法,並沒有解除病根,舌苔還是會馬上生出。舌苔厚膩一般屬脾虛濕阻,應當馬上就醫,接受治療。平時 可以用牙刷輕刷舌苔,切不可清潔過度。

此外,舌診需要結合其他癥狀共同判斷,有些人雖然出現瞭病理舌象,但並沒有疾病表現,不必過於驚慌。

導致體內濕毒的原因

外部原因:

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裡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癥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註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

外濕侵襲的癥狀:如濕鬱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癥;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癥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癥狀。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內部原因: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佈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

內濕的臨床上主要表現: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癥狀。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癥狀;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癥狀。

三大絕招助你清除身體濕氣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癥。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第3招: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瞭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常按承山穴輕松除濕氣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個位置,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

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醫指出,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輕輕按壓承山穴,如果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說明體內有濕氣。如果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身上有微微發熱的感覺,那麼是因為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瞭,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遊泳的時候,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瞭寒濕之邪,這時,也隻要趕緊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癥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