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濕氣可能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動不動就感覺渾身無力、油光滿面、早上起不來床,感覺總是睡不夠,除此這外濕氣重的癥狀還有哪些?具體又有哪些表現?去濕氣的食物有什麼?今天小編就教大傢體內濕氣重怎樣祛除?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體內濕氣重表現

1、頭部。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佈;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關節。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癥,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消化效果。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女性和中老年人特別關註這個問題!。濕邪還有一個特征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征都相對經典。

5、舌苔。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6、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征。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去濕氣的食物有什麼

淮山芡實薏米湯

材料:淮山20克、芡實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豬排骨15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黃之味。薏米用鍋炒至微黃,排骨洗凈斬件,芡實、北芪用清水洗凈。將全部材料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尤適宜脾虛濕重、精神不振、大便爛溏者。便秘者不適宜。

薏米赤小豆湯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凈,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濕,尤適宜濕久化熱、口苦、尿黃、舌苔黃膩者。

小米薏米芪蓮粥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棗10克、蓮子10克、黃芪15克。

制法:將全部材料洗凈,放進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除濕、益氣。以上所列食材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應適當減量。

藿香荷花茶

材料:厚樸花10克、荷葉20克、藿香1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加水煮20分鐘,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飲。

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濕濁,適用於上焦困濕者,常見有口淡、胸悶、頭重濕困、舌苔白膩等癥狀。

蓮子扁豆祛濕方

材料:蓮子(帶心)10克、扁豆10克、豬瘦肉150-200克、陳皮1.5克。

制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湯,煮一小時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祛濕、清心火,適用於出現食欲不振、煩躁易怒、大便不暢、舌苔白厚的兒童飲用。

花椒蛇床子

材料:花椒30克、蛇床子30克。

制法:將藥材洗凈,放4碗水,煮35分鐘,兌水1000ml,泡腳,每晚泡20-30分鐘。

功效:祛下焦寒濕、補腎祛風,適宜手足發冷者,尤其適宜女性。

春季祛濕茶

1、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沖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凈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凈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濕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濕、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濕效果更強。

5、茯苓薏米薑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水差不多隻有一碗時,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功效:茯苓不但去濕還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薑,很適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飲用。

6、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濕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7、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濕的上品,暑濕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濕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濕的能力,避免濕氣再次侵犯。

濕氣重的女人要警惕婦科病

月經病

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經常感受外濕而致月經前後肢體疲倦,疼痛,頭重納呆或低熱難退,經行不暢或經前腹瀉,月經量少,痛經,經閉,甚至會引發不孕癥。

怎麼辦:此癥臨床可藥用:焦白術30克,巴戟天15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15克,茯苓12克,白果5克,蓮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服5~10劑即可見效。

帶下病

下的量、色、質、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癥狀者,稱為“帶下病”。本病可見於現代醫學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閉經、不孕、婦科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帶下增多或減少。

“濕土之氣同類相召”,內外濕相合,濕困脾土致使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泛濫,下註胞宮致帶脈失約則見帶下量多,濕邪化熱傷絡或成濕熱濕毒,則帶有青、黃、赤、白、黑之分。

怎麼辦:治帶之法也以健脾祛濕為要,臨床也常用止帶湯治療,藥用:黨參15克,焦白術3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24克,炒薏苡仁15克,車前子12克,澤瀉9克,蒼術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妊娠病

妊娠病是指在妊娠期間,發生與妊娠有關的疾病。妊娠病不但影響孕婦的健康,還可妨礙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造成墮胎、小產,因此必須註意平時預防和發病後的調治。水濕內停,氣化不利,在妊娠早期常可致妊娠惡阻加重,比如頭悶嘔惡,胸悶納呆,嘔吐不欲食。

怎麼辦:常以紫蘇和氣飲加減:當歸12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黨參12克,紫蘇6克,陳皮5克,大腹皮5克,砂仁6克,藿香6克,佩蘭葉5克,甘草3克,水煎服。

產後病

產後病,是指胎兒娩出後至產褥期間所發生的與分娩有關的疾病,俗稱“月子病”。產後的婦人“多虛多瘀”,氣血雙虧,脾胃不足,最易濕邪相犯而致產後吐瀉,水腫,惡露不行,肢體酸疼。

怎麼辦:產後當以調和氣血為先,以生化湯加減為主,後以健脾祛濕,方以六君子湯加減以使正氣盛而濕氣退。

濕氣重的危害

1、肥胖+浮腫

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2、傷害關節

濕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濕,是引發炎癥,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3、影響排泄

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凈的感覺。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