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產海鮮的夏天,隻要接近海洋的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海鮮盛產,身為海鮮迷實在口服不淺。夏天食用,會給人一種來自大海的清爽宜人感覺。那麼,在夏季應該怎麼吃海鮮更健康安全?夏天吃海鮮八大禁忌?一起來看下。

夏天吃什麼海鮮

1、花蓋蟹

4月中下旬海裡出花蓋蟹和紅夾子蟹,這兩種蟹是本地海裡出產的。花蓋體小但肉質發甜,膏肥黃滿;紅夾子個大,尤其兩個通紅的大夾子簡直就是招牌。5月中旬以後,母蟹甩子,就要以吃公蟹為主瞭。秦皇島也有賣梭子蟹的,但是大多都是從南方運過來的,所以本地人基本上隻吃花蓋和紅夾子。

最常見的吃花蓋蟹的方法是蒸煮,但我推薦的是最有特色的大連人吃法——醃花蓋蟹。將活的花蓋蟹清洗後,用海鹽、花椒、大料、蔥薑蒜、味精、香菜末和少許小紅幹椒碎醃上,如果不太喜歡腥味可少放點料酒,放入冷藏箱內醃一天一宿兒後即可食用。

2、小龍蝦

夏季是小龍蝦集中大量上市的季節。小龍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小龍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在傢烹制小龍蝦時,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建議在烹飪加工前,一定要放清水喂養24小時左右,這樣,龍蝦可以吐出體內的代謝物。

3、小海蝦

海蝦性味甘、咸、溫,具有開胃化痰、補氣壯陽、益氣通乳等功效,對腎虛陽萎、腰酸膝軟、筋骨疼痛、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好蝦的判斷,殼一定要透明的像玻璃狀,肉要有彈性,頭與身體是緊密不分開的,膜則是完整的。身體感覺清爽而不粘滑。一旦蝦殼變色,環節處有白色帶狀出現,蝦頭和胸腳處呈現黑色,又有蝦頭和身體分離的情形,就表示不新鮮瞭,當然不宜購買。先把蝦清洗好後再挑出沙腸,最後撥殼,如此蝦的美味較不會流失。

4、扇貝

7、8月份是扇貝的盛產季節。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的食譜中,扇貝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貝類食物。中醫認為,扇貝味甘咸性微溫,有滋陰養血、補腎調中的功效,主治消渴、腎虛尿頻、食欲不振等。營養學傢認為,扇貝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黃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高達61.8%,為雞肉、牛肉、鮮對蝦的3倍。

夏天賣扇貝的都是用冰塊鎮著的,放回傢如果不馬上吃,最好放進冰箱冷藏,千萬不要洗,一沾淡水它就死瞭。蒜蓉粉絲蒸扇貝是一道粵式經典海鮮蒸菜,其做法簡單,味道鮮美深受大傢喜歡。

5、花蛤

花蛤是夏季時候經常買的小海鮮。花蛤肉可以滋陰明目、益精潤臟,非常適合夏天吃呢!蛤蜊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有助於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加速膽固醇排泄。

花蛤等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制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花蛤自身有咸味,炒制時不要再放鹽。貝類要經過吐沙的處理。開始要用大火快炒花蛤,這樣花蛤肉很容易從殼上脫離。花蛤等貝類性多寒涼,因此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夏天吃海鮮八大禁忌

1、死貝類病菌毒素多多

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選購活貝之後也不能在傢存放太久,要盡快烹調。過敏體質的人尤其應當註意,因為有時候過敏反應不是因為海鮮本身,而是在海鮮蛋白質分解過程中的物質導致的。

2、 海鮮煮不熟含有細菌

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瞭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醃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3、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

魚、蝦、蟹等海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產品後,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

4、吃海鮮後喝茶長結石

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類似。因為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在食用海鮮前或後吃海鮮,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相結合的機會。因此,在吃海鮮時最好別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

5、海鮮維C同食會中毒

多種海產品,如蝦、蟹、蛤、牡蠣等,體內均含有化學元素砷。一般情況下含量很小,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可能使這些動物體內砷的含量達到較高水平。

蝦體內所含砷的化合價是五價,一般情況下,五價砷對人體是沒有害處的。理論上講,高劑量的維生素C(一次性攝入維生素C超過500毫克)和五價砷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會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即我們常說的“砒霜”),當三價砷達到一定劑量時可導致人體中毒。

據專業人士解釋,一次性攝入50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或30個梨或10個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綠葉蔬菜,才會大劑量地攝入維生素C。

如果經過加熱烹調過程,食物中的維生素C還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吃海產品的同時食用水果或青菜,隻要不超過上述的量是沒有危險的。

6、 海鮮啤酒同吃惹痛風

在吃海鮮時最好別飲用啤酒。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癥。如果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再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鮮的時候,千萬別喝啤酒,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偏愛海鮮的人可要大飽口福啦,吃海鮮追求的是其鮮美的味道、滑嫩的口感,面對市面上各色各樣的海鮮和形形色色的烹飪加工方法,你在品嘗之餘,可得留個心眼,若在細節上稍不註意,最後隻會讓你的健康遭殃哦!海報編編現在就帶給你八大事項吃海鮮時需格外註意的事項,千萬不要錯過哦。

7、冰鮮蝦不可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隻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水產海鮮與肉類不同,它們體內帶有很多耐低溫的細菌,而且蛋白質分解特別快。如果放在冰箱裡多時,蝦體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性,產生瞭胺類物質,無論怎麼樣都達不到活蝦的口感、風味和安全性,當然也就不適合白灼的吃法瞭。不過,冰鮮的蝦可以高溫烹炒或煎炸,同時也能呈現出美味噢。

8、盡量不要吃蝦頭、魚頭

金屬類元素容易沉積在海鮮的頭部,所以盡量不要吃蝦頭、魚頭。所以為瞭預防金屬中毒,我們應該少吃蝦頭、魚頭。

吃海鮮過敏怎麼辦

1、對腸道免疫功效差的人來說,吃海鮮具有潛伏的致命危害。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醃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三文魚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2、每頓飯吃某種一定量的海鮮,慢慢嘗試增加份量,一有過敏反應,立即遏制進食。於是經幾次三番嘗試,找到自己合適的定量,每次進食,就不會過敏瞭。

3、在吃海鮮時最好不要飲啤酒。蝦、蟹等水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導致痛風、腎結核病等病癥。假如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再飲用啤酒,就會增速體內尿酸的形成,對身體產生過敏影響。

4、魚、蝦、蟹等水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假如吃完水產品後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接收,海鮮中的鈣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影響腸道健康,出現腹痛、惡心、吐逆等癥狀。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含有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5、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原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近似。由於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在食用海鮮前或吃海鮮後,喝茶會增加鈣與鞣酸相結合的時機。因此,在吃海鮮時最好不要喝茶。同理,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

6、任何海鮮都隻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所以,吃海鮮一定要新鮮。

7、另外吃海鮮最好先冷凍、再澆點淡鹽水。吃的時候多醮點醋,細嚼慢咽,使唾液中的酶能減緩過敏源在胃腸道裡的接收。

夏天吃海鮮這5條要先知道

1.哪些水產品最好買活的?

市場裡面常見的河蟹、黃鱔、甲魚、烏龜等水產品的肌肉含有較多的組氨酸,組氨酸是具有特殊鮮味的重要成分,它在水產動物死後,易分解,使其體內含有高濃度組胺。人吃瞭以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能致命。另外,死河蟹含有大量嗜鹽菌,人吃瞭會發生惡心、嘔吐等癥狀。所以河蟹一定要買活的。

2.生食水產品有什麼風險?

生食的海鮮包括生魚片、生龍蝦片、生螺片、鮮貝等,在食用前僅用清水或涼開水沖洗後切成魚片,以調味品蘸食;半生食海鮮包括以爆炒、燙、焯、涮、煎、烤等烹調方式烹調,在海鮮並未熟透時食用。這些食用方式容易給人體埋下疾病隱患。

水產品生活在水體中,容易受到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危害。一般,細菌或寄生蟲很容易被“熱死”,隻要煮熟、煮透就可以放心食用。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少吃生的或未經徹底加熱的魚、蝦、蟹等水產品,有些必須生食的水產品(比如金槍魚、三文魚刺身),也要盡可能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和食品制作過程中的清潔衛生。

3.野生和養殖的海鮮如何挑選和區分?

從食用角度出發,沒必要一定要進行區分。許多海鮮如貝類,多采用灘塗底播的方式進行養殖,不存在野生與養殖之分。大多數捕撈的魚蝦蟹等海鮮上岸後基本都是死的,且隻有捕撈成本,價格會低;而養殖魚上市基本是活魚,有一定養殖成本,價格會略高。所謂生態標簽是指認證的綠色產品,有特定商品標識,大多都標識在產品外包裝上,可以通過企業註冊的商標來追溯和識別。

4.哪些魚不新鮮可能引起組胺中毒?

引起組胺中毒的魚大多是含組胺高的魚類,主要是海產魚中的青皮紅肉魚類,如金槍魚、秋刀魚、竹莢魚、沙丁魚、青鱗魚、金線魚、鮐魚、鮁魚等。當魚不新鮮或腐敗時,魚體中的遊離組氨酸在脫羧酶的作用下產生組胺,當組胺積蓄到一定量時,人食後可能引起中毒。

5.煎焦瞭的魚能吃嗎?咸魚能多吃嗎?

很多人喜歡把魚煎熟瞭吃。魚煎焦後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毒性較強。另外,魚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如果魚肉燒焦瞭,高分子蛋白質就會裂變成低分子的氨基酸,並可形成致突變化學物質。咸魚與鼻咽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特別是幼兒吃咸魚比成年人吃咸魚更具有致癌性。因為魚在醃制過程中,部分蛋白質會分解出有致癌作用的胺類物質。

夏季怎麼吃海鮮更安全

要想保證海鮮安全,就一定要充分加熱。像赤貝、蜆子等海鮮,它們大多生活在淺海灣泥沙質海底,主要依靠海水的有機物質生存。40%左右的貝類中帶有溶血性弧菌,此外各種深海魚類、蝦蟹在運輸過程中也會遭受重新污染,嗜鹽菌等細菌會大量繁殖。

所以吃海鮮,蒸煮是最安全的烹調方式。當烹調溫度達到100攝氏度後,再持續幾分鐘,直到其徹底燒熟煮透,就可以將隱藏在海鮮中的細菌和寄生蟲殺掉。

蒸煮的具體時間以品種、大小的不同而略有區別。以中等大小的蝦蟹為例,蒸的話出蒸氣後五六分鐘即可,煮的話水沸後三分鐘左右,太久容易影響口感。一般煮至蝦蟹變色,貝類開口即可。除瞭蒸煮外,以下幾種烹調方式需要註意:

“醉蟹”、“醉蝦”。為瞭美味,有的人喜歡吃“醉蟹”、“醉蝦”,就是將蝦和蟹子用白酒和鹽醃制而成。其實吃用酒醉過的海鮮等於生食,白酒連螃蟹、蝦體表面和體內的細菌都不能全部殺死,更談不上殺死寄生在其體內的寄生蟲瞭。

燒烤海鮮。燒烤僅能將蟹、蝦等表面的細菌和寄生蟲蟲卵殺死,其中心部分還會有存活的細菌和蟲卵。

白灼。如果在傢做白灼大蝦是沒有問題的,多煮幾分鐘就可放心食用。但如果去餐館,還是盡量不要選擇白灼,因為很難保證加熱時間。

如果一定要生吃,需要註意蝦頭、蝦鰓、魚的內臟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最好棄去不吃。生吃時盡量選擇深海魚類,如三文魚等腹部肉片,相對安全。

海鮮不可貪吃,按照膳食指南規定,除去殼重每天1-2兩即可,連殼算起一天最多半斤。此外,蟹黃、魚子等含膽固醇較高,貝類也比一般肉類膽固醇含量高,高血脂的人要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