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認為,血型是由不同的抗原和抗體所決定的,抗原和抗體相當於血液抵禦外來物質侵略的天然屏障。血型不僅與前列腺癌的發病有關,而且也與治療後的結果和復發率有關。醫務工作者應當為不同血型的癌癥患者制定相應的治療和防止疾病復發的策略。那麼哪個血型容易得癌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吧。

腫瘤和癌癥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腫瘤防治,從認識腫瘤開始,從理清基本概念開始,否則永遠拎不清,永遠活在糊塗中。

對於“癌癥是什麼”這個問題,一般的老百姓似乎都知道那麼一丁點,但又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真要認真問起來,壓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道癌癥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不然也不會一談癌就色變。人們對某樣東西產生極度恐懼,要麼是對其太瞭解,知道它的可怕之處,要麼是根本不瞭解它,對其缺乏基本的認識,人們總是敬仰或害怕未知的東西,當然也可能因為缺乏瞭解,所以反倒不害怕,所謂“無知者無畏”。最終的結果是,本該害怕的東西不害怕,而不該害怕的東西卻胡亂害怕,這都是“無知”(缺乏相關的知識)惹的禍!

“談癌色變”正是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一方面是因為癌癥確實有讓人害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對癌癥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可問題是,人們往往隻知道癌癥的可怕之處,卻並不知道癌癥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可怕。

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癥”呢?癌癥,其實是一種民間的通俗說話,它實際上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英文名為cancer(癌癥)。cancer這個詞匯的本義是“螃蟹”,我們都知道螃蟹的模樣:有很多腳爪子,而且向周圍橫行伸出,活動時看起來橫行霸道極具侵犯性的樣子,這用來意指“癌癥”實在是再恰當再形象不過。

剛才提到“癌癥”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腫瘤”又是指什麼呢?醫生一般會向你解釋說,腫瘤就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人們往往把身上長瞭包塊腫塊說成是長瞭腫瘤,多數情況下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腫瘤多數表現為包塊的形式,但又不完全對,因為腫瘤有時並不一定就形成可見的包塊,比如白血病(也俗稱血癌),而且包塊也可能並不一定就是腫瘤,比如某些炎癥也可能形成炎性包塊,外傷也可能形成血腫或水腫包塊,這些當然不能算作是腫瘤。

此外,還有一個大傢接觸比較多的名詞就是所謂“占位性病變”,一般在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報告中會看到“XX占位性病變”字樣。“占位性病變”是一個比“腫瘤”涵蓋內容更廣的概念,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額外多出來的一個東西,占據瞭身體原本某個部位,也就是它占瞭別人的位置,它本不該存在,這個東西可以是腫瘤(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都有可能),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最後經診斷證實確實是腫瘤,但也可能並不是腫瘤,比如炎癥導致的炎性包塊、膿腫,出血後形成的血腫,它們都可以算是“占位性病變”,但不能算作腫瘤。可見,“占位性病變”隻是一個描述的詞匯,最終到底是什麼東西,必須要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本質上它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你不能說某個人得瞭“占位病”。

“腫瘤”,按照它的性質可以進一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當然還有一種界於兩者之間的所謂“交界性腫瘤”(其組織形態和生物學行為介於良性和惡性之間的腫瘤)。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容易得癌癥

近十幾年來,癌癥有如邪惡精靈突然從潘多拉魔盒裡竄出來,在人們身邊肆虐開來。

“去年我們醫院門診量有70多萬,我2008年來的時候才二三十萬,每年近十萬的增長,”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副主任代敏向本刊記者感嘆,“太不可思議瞭。”

中心公佈的《2015年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1年中國新增癌癥病例約337萬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按照慣例,2015年年報的數據是依據2000年到2011年的數據作出的趨勢分析。而該中心向本刊提供的最新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癌癥發病率為429.2萬例,其中肺癌發病率為73.33萬例,居首位。

“2000年以前,我們討論比較多的是傳染病的事,慢性病是2000年以後才開始說得多起來”,代敏預計,未來一二十年,癌癥發病率還會持續走高。

窮癌,富癌

中心提供的數字顯示,遺傳對於癌癥的貢獻率不足20%,其他80%以上是生活方式等因素。世衛組織認為,40%以上的癌癥是可控的。

中心的數字來自全國300多個腫瘤登記點。這些登記點分佈在農村和城市,前者到縣一級,後者到區一級,按照規范化流程和方式來收集腫瘤信息,能覆蓋10%—20%的人口。

收集上來的數字在全球也位居高位。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發佈研究報告稱,2012年,中國的發病個案幾乎占瞭全球一半,高居首位,並預測2035年全球新癌癥病例將增加近一半。

在代敏看來,全球癌癥高發,和老齡化程度增長有關,中國顯然未能幸免。

印度裔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在《眾病之王:癌癥傳》中指出,癌癥之所以在歷史上缺位,首先就是因為這是一種和年齡相關的疾病,其發生率呈指數性地隨年齡增加。比如患乳腺癌的概率在30歲左右的婦女中是1/400;而70歲左右的婦女,每9人中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在古代社會,人們長期受到肺結核、霍亂、天花等疾病的威脅,往往還沒得癌癥,就死掉瞭。

癌癥被科學傢們認為是一種現代病,是“典型的屬於20世紀的苦難”,是“過度”的變態。它侵入組織,在敵對的環境下,建立領地,在某一器官中尋覓“庇護所”,然後轉移到其他器官。它瘋狂地求生存,寸土必爭,還具有防禦意識。如果說人們在尋求長生不死的話,那麼,癌細胞也在尋求長生不死。

在中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癥譜系也發生瞭變化。

哪種血型的人容易得癌癥

A型:忍耐力較強,但腦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

A型人身體較靈巧,忍耐力較強,平時不常生病,但與腦血管疾病較有緣,特別是腦梗塞病人,為各血型之首。這是因為A型血對血液黏稠度升高有較大的易感染性,而血液黏稠度升高則是腦梗塞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偏頭痛病患者中A型血的血小板黏附率也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

此外,A型血的人較易患中風、癌癥等多種致命性疾病。

另外,臨床資料統計,1/3的癌癥病人是A型血,A型血的人常易患的癌癥有肉瘤、胃癌、舌癌、食道癌等。尤其是胃癌,A型血者明顯居多,且病變多發生在胃部,因此A型血的人,如有上腹痛、飽脹不適、消瘦、食欲減退、嘔吐、便血等癥狀,特別是萎縮性胃炎者,應及早就醫診治。

B型:比其他血型更健康,但更容易患結核病

B型人動作靈活性頗佳,創造力強,具有好勝心。在疾病方面,除瞭容易患齲齒之外,其患結核病、口腔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比例也普遍高於其他血型的人。

但相比之下,B型血的人是人群中最健康的人,需要提醒的是,B型血的人器官移植的排異率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倍,與疾病相關的死亡率高達28%,為A型血者的2倍、O型血者的4倍。

AB型:反應比較敏捷,但患精神分裂癥幾率比其他血型高

AB型人個性比較冷靜沉著,神經反應也較敏捷,據統計其患精神分裂癥幾率比其他血型高出3倍多,且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在缺血性心臟病病人中,也以AB型者居多。但AB型者患結核病、妊娠貧血的比率,則比其他血型的人低很多。

AB型血的人遭受癌癥及中風侵襲的可能性雖然小,但有人類“第一殺手”之稱的冠心病卻易光顧其身,而且一旦心臟受害,癥狀多較重,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也明顯較高。此外,AB型血的女性最易患宮頸癌。

O型:新陳代謝旺盛,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O型人強勁的生命力是你最大的資本,喜怒分明、個性率直導致新陳代謝旺盛,有如好勁動兒般的健康寶寶,可是過度的疲勞會慢慢的損耗你的健康唷!必須試著讓自己沉穩溫和一點,畢竟人隻是血肉之軀,雖然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適度的休息和睡眠一樣不可缺少。

人體這12個器官最容易得癌癥

人體12個器官最危險

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瞭指甲和頭發,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在我國,癌細胞最頻繁“光顧”的人體組織,位居男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胃、肝、食管、大腸癌、膀胱、胰腺、腦、淋巴、腎;女性為肺、乳腺、大腸、胃、肝、食管、卵巢、宮頸、胰腺、腦。“可以說,這十種腫瘤占據瞭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如果把這些癌癥高發的器官在人體圖表中標出來,那就是一張典型的‘人體癌癥地圖’。

當然,這張地圖也不是完全絕對的。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我國一些城市表現出瞭“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瞭肺癌,名列第一;而廣東則是鼻咽癌高發地;江蘇啟東是肝癌的高發地;河南林縣食管癌病人之多讓人側目。

采訪中,記者明顯感覺到專傢們普遍對一個問題非常擔憂:“通過這幅地圖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現在兼具瞭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的雙重特性,比如原來乳腺癌和大腸癌都是富裕國傢的“專屬品”,可現在這兩種癌在我國已經“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傢高發的胃癌、肝癌在我國仍居高不下。

常吃這7種食物殺死癌細胞

1、霜打茄子能抗癌

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藥。曾有試驗從茄子中提取的一種無毒物質,用於治療胃癌、子宮頸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的龍葵堿、葫蘆素被證實具有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為良藥,古代就有秋茄根治療腫瘤的記載。

中藥許多方劑及民間驗方中,時常使用“秋後老茄子”、“霜打茄子”。茄子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除維生素A、C偏低外,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幾乎跟西紅柿差不多,而蛋白質和鈣甚至比西紅柿高3倍。

2、苦瓜是抗癌佳品

苦瓜:李時珍稱其為“一等瓜”。苦瓜在民間受到的待遇兩極分化嚴重,不少人很“好”這一口,也有人對其敬而遠之。但真正給它“好身份”的卻是明代大醫學傢李時珍,他稱其為“一等瓜”,是不可多得的抗癌瓜。

3、海帶:可預防乳腺癌和甲狀腺腫瘤

海帶中藥名為“昆佈”,可預防乳腺癌和甲狀腺腫瘤。海帶富含碘,能防“大脖子”病在中國已經婦孺皆知,實際上,海帶還有其他諸多“本領”,它含的海藻酸鈉與具致癌作用的鍶、鎘有很強的結合能力,並將它們排出體外;海帶可選擇性殺滅或抑制腸道內能夠產生致癌物的細菌,所含的纖維還能促進膽汁酸和膽固醇的排出;海帶提取物對各種癌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4、地瓜:逐漸被淡忘的抗癌佳品

小時候冬天捧著香噴噴的烤紅薯邊暖手邊解饞的日子已經淡出不少年輕人的記憶,過去走街串巷的賣烤紅薯攤現在幾乎無跡可尋,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有調查表明,我國城鎮居民不少人已不再食用地瓜。

5、南瓜:被譽為“神瓜”

在某些國傢它被譽為“神瓜”,因為它既可為糧,又可為菜。美國人在感恩節都要吃南瓜,以表示對南瓜的謝意。但是,在我國,現已很少種植。

南瓜可預防肥胖、糖尿並高血脂和高膽固醇血癥,對癌癥預防有很好的效果,南瓜維生素A的含量之高,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另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質和纖維素,還含有抑制致癌物色氨酸-P的不明成分。

6、蘿卜:根莖類蔬菜中的“健康保護神”

蘿卜別名萊菔,品種多,皆為抗癌能手,所以有農諺:“冬吃蘿卜夏吃薑,一生不用跑藥堂”以及“十月蘿卜水人參”之說。荷蘭人定胡蘿卜為“國菜”,日本、美國認為它是根莖類蔬菜中的“健康保護神”。蘿卜具抗癌、寬胸、化痰、利尿之功能。

7、獼猴桃:維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

棕色,形似土豆,其內碧綠如翡翠,甘酸可口,本是南方山區野果,現在已移栽到全國各地。其果實富含糖、蛋白質、類脂、維生素、有機酸及多種礦物質。維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每100克果子含200毫克,幾乎是柑橘的100倍,西紅柿的30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維生素C片”,另外還含有豐富的具有保護血管功能的維生素P,其營養價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