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癥近年來高發,每6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兒童白血病、女性乳腺癌、患病人數第一的肺癌、和飲食密切相關的胃癌和結腸癌、具有中國特色的肝癌等等,都是時刻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下面就為大傢介紹警惕癌癥早期信號,希望能夠早發現早治療,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中醫眼中的癌癥

中醫的特性是平衡。中醫的“中”字,不僅僅指中國醫術,還包含瞭中庸之意。《說文解字》註:“中,內也。從口。上下通。”“庸,用也。從用從庚,更事也。”“中庸”之意是通過變更調整,使事物處於上下左右之間的最穩定狀態,這種狀態即是平衡。

癌是氣結血凝之物“癌”字是在古漢字“嵒”(yán)字上加一個“疒”偏旁。嵒,《說文解字》註:“山崖也。從山,從品。徐鉉註釋:‘象巖崖連屬之形’。”癌也稱惡性腫瘤。《說文解字》註:惡,蝮一類毒蛇;腫即臃,不潰爛者為腫。“瘤,腫也。”《釋名·釋疾病》:“瘤,流也。血流聚而生瘤腫也。”

從字義上解讀“癌”,可得到這樣的印象:血的流註受到阻礙,演變為不潰爛的臃腫,如毒蛇盤踞,害人性命。這就是癌。它形如海岸邊重迭高陗的山,非常險巁。

將“癌”的字義和歷代醫傢對肝藏血的論述聯系起來,可以產生新的聯想。清代醫傢唐宗海在《血證論》中講道:“肝主藏血,血生於心,下行胞中,是為血海。凡周身之血,總視血海為治亂。血海不擾,則周身之血,無不隨之而安。肝經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則以肝屬木,木氣沖和調達,不致遏鬱,則血脈得暢。”清代醫傢周學海在《周氏醫學叢書》中說:“肝主血,而氣者所以行乎血,氣滯則血凝,行血中之氣正以行血也。”

學習古代醫傢的論述,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肝治諸亂。故《素問·靈蘭秘典論》對肝有形象的描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性剛烈,喜條達,藏血。明代醫傢馬元臺在《合註素問靈樞》中,對“將軍之官”做瞭解釋:“肝氣急而志怒,故為將軍之官;主春生之氣,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肝屬木,木主發生,故為將軍之官,而謀慮所出,猶運籌帷幄之中也。”肝在人體這個“國傢”中處於將軍地位,行保衛國傢之職,與膽——— —— 中正之官相表裡,以智慧、有序、適度的作為,促進人體的正常運轉。

如果身體內部出現“動亂”,尤其癌腫瘤這樣的大亂,首先是將軍未行平定諸亂之職。大亂是小亂演化而成。防微杜漸將小亂消滅在萌芽狀態,是肝將軍之官必須履行的職責。肝為血海,“血海為治亂”。既然肝攘外安內的作用如此重要,確保肝的本性不受傷害十分重要。將軍之官的本性是:大智大勇,沖和調達,直來直去,剛正不阿。對將軍的這種本性隻能保護,不可遏鬱。

癌癥的誘因諸多,肝之遏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遏鬱使肝變得消極甚至頹廢,違反瞭肝“沖和調達”的將軍本性。臨床中癌癥患者,在性情方面多有抑鬱的歷史,也多有在子時前不眠者。前者壓抑瞭肝的剛烈本性,後者耗瞭肝的少陽之氣。氣滯血凝,血流聚而瘀阻則生腫瘤也。血瘀阻在於不氣化,而中醫十分重視 “氣化”。

“氣化”是中醫高度抽象的一個詞,是人體健康長壽的關鍵。不斷地深入認識其內涵與外延,有助於我們剖析人體機制。我認為:既然中醫理論確定肝為血海,預示著海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血作為人體最基本的“生命”,是在肝中孕育而成。推動這一變化的是肝之陽氣。肝陽氣化精微為血,氣血互抱“遊行三焦,達於腠理。”(清·唐宗海《血證論》)正如明代醫傢袁班輯在《論治心傳》中所說:“夫肝體固賴心血為養,而其所以為將軍之性,寄龍相之威也,以真陽之本也。肝陰不足固多為患,而肝陽亦為至重。”如果肝之陽氣受到遏鬱,不能行氣化之職,精微無氣化不能孕育為血,非血則為多餘之物,滯留局部漸聚成瘤。精微聚而不化,故無包膜,也就無約束,便瘋長隨意,其狀重迭如嵒,所以稱之為癌。腫瘤良惡之分在於有無包膜,一般情況下無包膜者為惡性;有包膜者為良性。有包膜者是為長出之物;無包膜者為滯留之物,因其無根,故常有患者經補氣後吐出或便下。

肝氣的鬱滯則會引起身體各個臟腑的衰敗,因此我們要養肝氣,防治肝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心情舒暢,這樣才會免除癌癥的侵襲。

警惕癌癥早期信號

1.食管癌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進食時有哽噎阻塞感或異物感或食物短暫停留感;②吞咽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度悶脹不適感或燒灼感或伴有隱痛;③經常打嗝,上腹部有飽脹感或伴有隱痛;④全身反復出現帶狀皰疹性皮損。據文獻報告,癌癥患者中約有12%的人會出現這種癥狀,而且患者的年齡越大,出現此癥狀的頻率越高。這種皮損除見於食管癌患者外,還可見於結腸癌、淋巴系統惡性腫瘤、肺癌和前列腺癌等患者。

2.胃癌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既往無胃病史、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突然出現食欲減退、飯後飽脹、上腹部隱痛、噯氣有酸臭或臭蛋味、身體逐漸消瘦的癥狀;②胃潰瘍患者平時表現的規律性胃痛突然轉變為持續性隱痛,按胃潰瘍治療效果不佳;③有較長胃病病史的人突然出現消瘦、貧血、厭油膩食物以及消化不良等癥狀;④萎縮性胃炎患者,經病理檢查證實其胃黏膜出現瞭結腸型腸上皮化生和(或)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⑤平素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突然出現瞭消化道出血(嘔血或排黑便),或連續出現大便潛血(持續兩周以上);⑥胃竇部潰瘍患者的胸部及背部皮膚上出現瞭許多白斑,經對癥治療兩個月以上卻無法治愈;⑦出現瞭多發性老年皮膚疣贅。

3.殘胃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病變實施瞭胃部分切除術3年以上的人,突然出現乏力、飽脹感、食欲減退和惡心,或出現瞭時有時無的慢性腹痛、不明原因的貧血及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等。

4.胃惡性淋巴瘤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60歲以上的人突然出現腹痛、體重下降,並可觸及腹部包塊。少數患者還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發熱和貧血的癥狀。

5.原發性肝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病情一直穩定的乙肝、丙肝或肝硬化(病史在10年左右)患者,突然出現肝區及膽區隱痛或劇痛,卻無法找到病因;②30歲以上的人,其右上腹或上腹部可捫及質地堅硬、表面不平的包塊。通過連續觀察,該包塊有明顯的增大趨勢,而患者卻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③有口幹、煩躁、失眠、牙齦及鼻腔出血癥狀,並伴有上腹部脹滿及肝區不適感;④全身關節尤其是腰背部酸痛,且伴有厭食、煩躁、肝區不適的癥狀,使用抗風濕藥治療效果不佳;⑤長期腹瀉、消化不良和腹脹,並伴有肝區悶痛、逐漸消瘦的癥狀,按胃腸炎治療無效;⑥有長期酗酒史的人突然有肝區不適癥狀。

6.繼發性肝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曾患過胃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腸癌或胰腺癌的人突然感到肝區不適或隱痛,其癌胚抗原(cea)呈陽性或數值明顯增高,經b超或ct檢查可發現其肝臟內有占位性病變。

7.原發性膽囊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部有飽脹和不適感;②出現瞭較長時間的腹瀉和(或)便秘;③出現瞭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身體虛弱;右上腹有隱痛感;④出現瞭不明原因的右肩或右背痛,經檢查證實疼痛局部無異常。

8.小腸惡性淋巴瘤據統計,在早期的該病患者中,有90.3%的人會出現腹痛,有77.4%的人會出現消瘦、乏力;有59.1%的人會出現食欲減退,有36.6%的人會出現腹部腫塊,有34.4%的人會出現嘔吐,有33.3%的人會出現腹瀉,有15.1%的人會出現便血,有11.8%的人會出現便秘。

9.結腸癌、直腸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約半數的早期該病患者會出現腹痛,且伴有間歇性的腹部隱痛;②出現不明原因的大便改變,如大便變稀,排便次數增多(每日3~4次),或排便次數減少,發生便秘;③經常有便意,卻便不出來(醫學上稱之為“裡急後重”);④便秘和腹瀉不明原因地交替出現;⑤雖無任何癥狀,但在健康體檢時其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⑥毳(音脆)毛突然增多、變硬、生長旺盛,一般始見於顏面,後可見於全身。此現象多見於結腸癌、肺癌、乳腺癌或淋巴瘤等患者。

10.胰腺癌(包括壺腹周圍癌) 該病患者常出現的早期信號是:①不明原因的體重劇減,有的人甚至在1個月內減輕5~10公斤;②約有60%的胰頭癌和40%的壺腹周圍癌患者,在早期可出現上腹痛或脹滿不適感;③資料顯示,有14.3%的胰頭癌和21.2%的壺腹癌患者,在早期可出現黃疸;④可出現精神癥狀,如抑鬱、焦慮、失眠、緊張等。有時精神癥狀可出現在其他癥狀之前;⑤可有胃腸道癥狀,如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食後飽脹等,有10%~15%的該病患者還會出現腹瀉或便秘的癥狀;⑥有10%-20%的該病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癥;⑦可發生遊走性淺靜脈炎,病變部位有紅、腫、痛的感覺,但一般2~3周後該癥狀會有所減輕。

​癌癥病人可以吃蝦嗎

蝦富含高蛋白質,有很高的營養,適量吃對人身體有益,對治療後的癌癥康復者更有好處。但需要註意的是,吃蝦的時候不要跟維生素C一起吃,這是因為海水中的蝦被污染後一般含有五價砷,維生素C和蝦一起吃後,易生成三價坤,而三價坤是砒霜的主要成分。盡管蝦與大量的維生素C同食才能對人有害,但是,為瞭慎重起見,吃蝦時還是別跟維生素C一起同食,吃後容易上火生痰,對病人的康復不利。另有一些助火生痰的肉食類食物如公雞、黃花魚、豬頭肉、螃蟹等也要少吃。

另外,有關蜂王漿是否有促癌作用眾說紛紜,既然有爭議,還是不吃或少吃為好。要註意糖的攝入量,尤其是白糖。章主任解釋說,癌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是正常細胞的70~80倍,通過癌瘤的血液70%~80%的糖會被腫瘤消耗掉,血糖的酵解作用會損害免疫功能,使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對康復者不利。

專傢介紹,癌癥患者一定要合理飲食,多吃一些抗癌食物,主要是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吃蝦、海帶等。

能發現癌癥早期的七種檢查

一、B超

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臟器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盆腔B超可瞭解卵巢、附件等情況。

二、肝腎功能

可查出肝腎的功能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三、腫瘤標志物

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25等,有間接提示作用,但不具特異性。

四、胸片

反映肺部情況,拍片時最好正位側位都拍,長期吸煙者必查。

五、三大常規

血、大便和小便常規檢查可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特別是血常規出現異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統腫瘤的表現。

六、胃鏡

長期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必查。

七、肛門指診

普查直腸癌的最簡單方式,長期便血或大便習慣異常者必查。

六種食物最容易引發癌癥

1、咸魚

咸魚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一個人如果從出生到10歲經常食用咸魚,將來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食用咸魚的人大30-40倍。

魚露、蝦醬、咸蛋、咸菜、臘腸、火腿、熏豬肉同樣含有較多的亞硝酸胺類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2、燒烤食物

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燒豬肉等。

3、熏制食品

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幹等亦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

煎炸過焦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豆燒焦後,苯並芘含量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一種致癌分解物。

5、黴變食物

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黴變,被黴菌污染後會產生各種致癌毒素。

6、隔夜熟白菜

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