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是我國人民主要食用的肉類之一,它是純食草動物,因而較牛肉的肉質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含鈣、鐵量多,所含蛋白質優良,且熱量高,味道鮮美,是防寒溫補的美味食材之一。羊肉的功效與作用?羊年五款羊肉美食怎麼做?一起來看下。

羊肉的功效與作用

1.溫補脾胃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癥。

2.溫補肝腎

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癥。

3.補血溫經

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4.保護胃黏膜

羊肉可保護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幫助消化。中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適合男士經常食用。羊全身是寶。羊肉是絕佳的食療保健品,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5.補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白內障、青光眼等癥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

羊年五款羊肉美食

白蘿卜燉羊腩湯

中醫認為羊腩性溫味甘,能益氣血、補虛損、溫元陽。白蘿卜燉羊腩有益氣補血、養肝明目的功效,烹制時要加入杞子、茴香、冰糖和紹酒。

材料:白蘿卜250克、羊腩400克,杞子、茴香各20克,冰糖、紹酒各1茶匙,生薑4片。

烹制:白蘿卜去皮,洗凈、切塊;羊腩洗凈、切塊、置入有薑、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凈。與冰糖、紹酒和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一起下燉盅, 加蓋隔水燉約2個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量。

海馬紅棗燉羊肉

海馬是有名的南藥,具有補腎壯陽、治血理傷的功效,《本草綱目》:“海馬,雌雄成對,其性溫暖,故難產及陽虛多用之。”羊肉則有強壯健力、暖腎補血之功。此湯有補腎補血、養陽益氣的作用,為春日乍暖還寒時的養生靚湯,適宜陽虛、體虛者和婦人飲用。

材料:海馬1對,紅棗6個,羊肉250克、生薑3片。

烹制:海馬浸泡,白酒洗凈;羊肉切塊、置薑酒的沸水“氽水”,再洗凈;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500~750毫升(約2~3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2人量。

淮山燉羊肚

古代食療書《千金·食治》說羊肚:“主胃反,治虛羸、小便數、止虛汗。”古亦有“以臟補臟”之說,所以它有健補脾胃之功。以補脾胃、益肺腎的中藥淮山燉之,有養胃、滋肺腎的食療功效,同時還可用於治療消渴多尿。

材料:淮山150克、羊肚300克、生薑4片、黃酒少許。

烹制:把淮山浸泡、洗凈切塊;將羊肚翻轉,拌上鹽後不斷搓揉,再清水沖洗,反復多次,切塊。一起與薑、黃酒下燉盅,加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量。

杞子益智仁燉羊腦

古代食療書《隨息居飲食譜》:“羊腦、治風寒入腦、頭疼久不愈。”杞子和益智仁均為補益類中藥,分別有滋補肝腎、明目和補腎、溫脾的功效,合為燉湯,有養肝腎、補腦安神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頭痛、眩暈、癲癰等疾患。

材料:杞子20克、益智仁6克(中藥店有售)、羊腦1副、生薑3片。

烹制:中藥稍浸泡、洗凈;羊腦洗凈,“氽水”,再洗凈。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500毫升(約2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1~2人量。

蓮藕雪耳羊肉湯

中醫謂:“春夏養陽”,蓮藕雪耳羊肉湯有益氣助陽、養血潤燥的功效,為春日養陽的滋補靚湯,且清潤鮮美可口,同時,中醫認為蓮藕能清熱除煩、養心生血;雪耳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由它們搭配為湯,不燥不熱。

材料:蓮藕500克,雪耳25克、羊肉500克、生薑3片。

烹制:蓮藕刮皮、洗凈;雪耳浸泡;把羊肉洗凈,切塊,置有薑酒的沸水中“氽水”,再洗凈。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羊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醋。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食醋作為調味品,吃起來更加爽口,其實是不合理的。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適宜。

2、茶。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後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3、豆醬。《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同豆醬食發痼疾。”豆醬是豆類熟後經過發酵制成的,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熱毒之功效。羊肉是大熱動火的食物,與豆瓣醬的功能恰好相反,兩者長期同吃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者引發痼疾。因此吃羊肉時,不要蘸豆醬。

4、南瓜。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導致“上火”。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羊肉為大熱之品,具有補虛祛寒、溫補氣血、益腎補衰之功效。二者皆為補益之品,同時進食,可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肚痛。

5、西瓜。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6、梨。兩者同時食用,梨中的一些酶可將羊肉的酵素分解,阻礙消化,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肚痛等。

除瞭以上列舉的幾種食物外,吃羊肉的禁忌還有許多,羊肉不宜與乳酪、竹筍、半夏、紅豆、西柚等同食。

羊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1、蘿卜。羊肉燉蘿卜,是冬季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式,兩者一起燜燉,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的功效,可以起到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2、帶皮生薑。燜羊肉時,放上一些帶皮的生薑,不僅能令味道更加鮮美,具有去除羊肉膻味的作用,還能散火、除熱、祛風。

3、豆腐。羊肉與豆腐一起同煮,豆腐中的石膏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且豆腐也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4、涼性蔬菜。羊肉屬於滋補食物,常吃容易上火,中醫有“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也就是說大熱的食物搭配寒涼的食物能起到更好的食療效果。煮羊肉時,可以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等。

5、生薑、肉桂、蔻仁、茴香及調料。將羊肉加上這些調料一起煮,煮熟後切成片食用,對脾腎虛寒而致消化不良,腹部隱痛及腰膝冷痛者有緩解作用。

6、中藥。羊肉與個別中藥材一起搭配烹調,既能去除膻味,又能實現最大的食療效果。比如將羊肉與熟附子、甘草、當歸各,食鹽、生薑、桂皮、八角及水適量,小火燜熟,對老人感冒、風寒咳嗽、體虛怕冷、腰酸腿軟、小便頻數等癥有一定療效。

羊肉怎麼做不上火

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做羊肉的時候,調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為薑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濕的作用,還能去掉膻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生薑、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可以放點蓮子心,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