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很多傢常菜中的主角,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其烹飪技巧。但你知道嗎?水煮蛋、蒸雞蛋、荷包蛋、炒雞蛋等不同做法對它的營養吸收有著很大影響。要想吸收最多的蛋白質、對心臟有益、補充維生素,選擇哪種雞蛋做法才最好。下面就為大傢介紹吃雞蛋常犯八個錯,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豆漿雞蛋可以一起吃嗎

豆漿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物質,能破壞胰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雞蛋中含有一種粘液性蛋白,能與胰蛋白酶結合,使胰蛋白酶失去作用,從而阻礙蛋白質的分解。豆漿中沖入雞蛋後溫度降低,不能使粘性蛋白失活,從而會使人體中的胰蛋白酶失去作用,影響蛋白質消化。

因此,豆漿忌沖雞蛋。但是隻要雞蛋煮熟的話加是沒問題的,建議在煮的過程中加入雞蛋一起煮。

值得註意的是,豆漿性平偏寒,因此常飲後有反胃、噯氣、腹瀉、腹脹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另外,豆漿中的嘌呤含量高,痛風病人也不宜飲用。

豆漿雞蛋可以一起吃嗎,專傢表示說有很多人認為某些食物不應該一起吃就說這麼吃有毒,其實很多人都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的,因此我們不能道聽途說,應該咨詢營養師以保證我們的營養攝入能夠跟上我們的身體。

吃雞蛋常犯八個錯

用碗或灶臺邊緣敲破雞蛋。選擇幹凈的灶臺臺面等平面(而非碗邊)敲破雞蛋,可以防止碎蛋殼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時也避免瞭撈碎蛋殼帶出蛋液造成浪費。

沸水煮雞蛋。盡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等熟雞蛋自然冷卻後剝殼。這樣剝殼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讓蛋白留在蛋殼上,造成浪費。省時省力又不浪費的做法是,煮好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放入冷水,感覺不燙手時,盡快剝殼。

大火炒雞蛋。大火快炒很容易將雞蛋炒糊,並且導致其口感發硬。炒雞蛋最好用中低檔火輕輕翻炒,這樣炒出的雞蛋就不會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餅前使勁攪蛋液。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松軟可口。

煮荷包蛋時加鹽。煮荷包蛋時,隻需在熱水(不燒開)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鐵鍋。用不粘鍋做雞蛋菜肴比用不銹鋼鍋或鐵鍋更好。原因很簡單,雞蛋一旦粘鍋就容易變糊。

用雞蛋做菜時,最後才放調料。對炒雞蛋和煎蛋餅而言,攪蛋液時或快入鍋前,就該加入鹽和胡椒等調料,確保調味均勻。

每天要吃幾個雞蛋最好

過去,英國心臟基金會曾建議人們每周至多吃3個雞蛋,理由是因為雞蛋中的膽固醇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但現在,已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是否患心臟病和吃雞蛋沒有關系,因為雞蛋中的膽固醇能夠進入血液的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對於那些有傢族高膽固醇史的人來說,還是應該適當限制雞蛋食用量。英國公共健康營養學傢朱麗葉·格雷博士指出,要想降低膽固醇水平,最重要的是減少飽和脂肪的食用量,如少吃肥肉、蛋糕、餅幹和點心等,同時還要多運動和戒煙。

另外一項發表在《美國大學營養學雜志》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人在均衡飲食的狀態下,每天吃2個雞蛋,不但有助於降低體重,還可以降低血脂,原因可能是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帶來飽腹感。英國蛋類信息服務機構營養師凱斯·麥克唐納德則表示,人們總在尋找各種營養補充劑,其實雞蛋就是最便宜的一種。

專傢建議,孩子和老人每天吃1個雞蛋即可,青少年及成人可以吃兩個。蛋黃和蛋白最好都吃,不要偏食。在雞蛋的吃法上,也許很多人不喜歡煮蛋的口感,因此可以做成多種花樣。比如蛋湯、蒸蛋羹、蛋皮卷、蛋餃等,這樣做出來的雞蛋更容易消化,適合中老年人。

對於英國心臟基金會的推薦,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表示十分認同:“一直以來,我們也不主張把雞蛋當成健康的敵人,膽固醇水平其實是人整體生活方式的體現,不是幾個雞蛋能決定的。每天吃雞蛋數量在1—2個左右,不要超過2個即可。”

男人想壯陽多吃雞蛋

雞蛋,中醫認為它味甘性平,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養血息風的作用。而它也是性生活後恢復元氣最好的“還原劑”之一。專傢建議,夫婦同房後吃上兩個荷包蛋或一碗甜酒雞蛋,大大有助於雙方迅速恢復體力。

中醫認為腎掌管人體能量的儲藏,腎為水臟,所以水生動植物,特別是海產品,就能夠入腎。因此大多數的水生物都有助性作用,如龍蝦、海膽、海參、貝殼類、海藻類等。

而動植物種子或者氣味辛味的食物一般也有助性作用,雞蛋正屬此類。雞蛋屬於入腎填精的食物,能夠提供性生活的補給,成為恢復元氣的“還原劑”。

而從營養學傢的角度來看,雞蛋這種高蛋白食物,可以消除性生活後的疲勞感,且在體內還可轉化為精氨酸,提高男性精子質量,增強精子活力。

男人一向是是好肉動物,壯陽當然少不瞭肉瞭。下面為你推薦男人不可不吃的壯陽肉!營養又保健,值得一吃哦!

雞蛋散黃還能吃嗎

造成雞蛋散黃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在運輸過程中雞蛋受到激烈震蕩引起蛋黃膜破裂,從而造成散黃現象。這樣的雞蛋營養價值基本不變。第二,雞蛋在存放的過程中,蛋白稀化後,水分向蛋黃慢慢滲透,蛋黃體積膨脹到撐破蛋黃膜時,也會發生散黃現象。第三,受過精的雞蛋經過一段時間孵化,蛋黃也會發散。第四,細菌、黴菌通過蛋殼氣孔侵入雞蛋內部,也會造成雞蛋散黃。

據介紹,前三種原因導致的散黃蛋可以繼續食用,而由細菌、黴菌引起的散黃蛋則可能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具體判斷方法是,在發現蛋散黃後應先聞一聞其是否有異味,如果沒有異味,經高溫烹調後還可食用。建議用煎炒方式,因為這樣烹調對散黃現象有掩蓋作用,煮著或蒸著吃口感變化會較明顯。雞蛋若已變臭則說明細菌已在蛋體內繁殖,就不能食用瞭。

這幾種雞蛋千萬別吃

裂紋蛋:雞蛋在運輸、儲存及包裝等過程中,由於震動、擠壓等原因,會使有的雞蛋造成裂縫、裂紋,很易被細菌侵入,若放置時間較長就不宜食用。

粘殼蛋: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於蛋殼,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的,貼皮外呈深黑色,且有異味者,就不宜再食。

死胎蛋:雞蛋在孵化過程中因受到細菌或寄生蟲污染,加上溫度、濕度條件不好等原因,導致胚胎停止發育的蛋稱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營養已發生變化,如死亡較久,蛋白質被分解會產生多種有毒物質,故不宜食用。

發黴蛋:有的雞蛋遭到雨淋或受潮,會把蛋殼表面的保護膜洗掉,使細菌侵入蛋內面發黴變質,致使蛋殼上有黑斑點並發黴,這種蛋也不宜選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