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也會便秘,當爸爸媽媽遇到嬰兒不大便的時候,先不要著急,嬰兒不大便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爸爸媽媽隻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就可以解決。那麼嬰兒不大便護理要點是什麼?嬰兒不大便怎麼辦?嬰兒不大便的治療偏方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嬰兒不大便護理要點

●糾正飲食習慣。想要徹底消除便秘,還要改變不良飲食方式這一根本原因。纖維素或糖量不足都會造成便秘,平時要註意觀察寶寶的飲食習慣,並制定營養菜單,有計劃地讓寶寶多吃青菜。常見的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包括土豆、李子、梨、桃子、菠菜、葡萄幹、西蘭花、卷心菜等等。母乳喂養的孩子,可通過補充活性糖以緩解便秘,用50毫升水稀釋1勺活性糖,每天服用兩次即可。

●腹部按摩。像滾球一樣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可以刺激腸道,促進排便。跳躍運動也能促進腸道運動,幫助排便。寶寶多進行室外活動或是散步也可預防便秘。

●規律的生活。早上起來習慣喝一杯水後排便的寶寶不會有便秘的煩惱,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便秘的重要性。每天固定時間讓孩子坐在馬桶上。不要著急,可以在洗手間門口給孩子講故事,找些和排便相關的故事或歌曲也是好主意。盡量挑選清閑充裕的時間段讓孩子排便。

●消除壓力。寶寶便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心理性因素。過於勉強的排便訓練,是寶寶便秘的一大誘因。排便訓練失敗會令孩子有心理壓力,這更容易導致便秘。這時需要中斷排便訓練,先集中精力恢復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刺激肛門。在寶寶嚴重便秘而痛苦時,可以采用灌腸應急,但頻繁的灌腸會導致自身排便能力減弱,所以並非首選的解決辦法。直腸周圍堆積宿便後,會出現便意。便秘後,這種直腸的刺激感會變得遲鈍,使硬硬的宿便持續堆積,令便秘更加嚴重。這時用沾上潤滑油或軟膏的棉棒輕輕地刺激肛門,可以起到軟化宿便並增強便意的作用,從而解決便秘問題。

●便秘嚴重時也要去醫院。超過一周沒有排便時需要找醫生診治。去醫院進行灌腸,並通過咨詢醫生,瞭解孩子便秘的根本原因。偶爾也會出現因其他疾病而引起慢性便秘。

嬰兒不大便怎麼辦

飲食上

1、增加食物中纖維素,如蔬菜、水果、谷類食物。纖維素攝入量為:年齡+5—10克/天(2歲以上)。可吃麥糠餅,增加纖維素。不宜過多食用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去皮的蘋果等。多吃一些不致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類、蛋等。

2、多飲水。水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盡快排便。

心理上

嬰兒不大便,傢長不要給寶寶心理壓力。當寶寶排不出大便時,不要責備孩子。同時要創造一種良好的傢庭氣氛,讓寶寶處於平和狀態。

行動上

當嬰兒不大便,爸爸媽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

1、訓練嬰兒大便。如每天主食後讓孩子坐盆(位置要舒服)至少10分鐘(因為進食後引起的反射性腸蠕動增加)並告訴孩子,並不一定要求排大便,如果想排大便也可以。

2、給嬰兒按摩。可適當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觸及條索狀物,輕輕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還可以適當地按摩小兒肛門口,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排便。

治療方法

1、食療法

吃奶寶寶

喂點米湯:吃奶的寶寶便秘時,隻要每天給寶寶喂點米湯就可以瞭(當然必須瀝去米湯中的飯粒),也可用薏米少許煎水來喂哺。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

胡蘿卜黃瓜汁(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飲用):

將適量的黃瓜、胡蘿卜切段,在榨汁機裡加入少量礦泉水,然後加入黃瓜、胡蘿卜榨汁,加少許白糖或兌牛奶都可。給小寶貝喝時,可按1:1來兌水。黃瓜和胡蘿卜除瞭富含維生素外,胡蘿卜中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都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秘。

斷奶寶寶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果寶貝已經添加輔食,可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較大一些寶貝便秘時,可給吃一些粗谷類的食物或紅薯,還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尤其在過多攝取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後,更要及時補充果蔬。

2、人工通便

用石蠟油、開塞露、小的肥皂條等通便同時訓練排便習慣(僅限於便秘嚴重時使用)。

肥皂通便法

使用肥皂給寶貝通便,父母們可以試試下面這兩種方法:

肥皂水:用手指蘸上肥皂水在小寶寶肛門處按摩。這種辦法都能有效刺激小寶寶的肛門,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利於排便;

肥皂條: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藥物治療

中藥治療:中藥治療小兒便秘效果很好,醫生會根據寶貝的具體癥狀采用不同的中藥治療。如果寶貝是由於“火大”,應該采用清熱瀉火的方法;如果寶貝是由於“陰虛”,應該采用滋陰清熱的方法治療。中醫的小兒推拿療法對便秘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媽媽可以帶寶貝去試一試。

癥狀嚴重時:寶寶若數日未解便,大便幹結,千萬別長期服用瀉劑,以免影響營養吸收。此時應先用甘油栓或小兒開塞露通便。用開塞露一般隻要用一半藥液即可,擠入後要讓藥液停留在腸內至少3~15分鐘,讓藥液軟化糞塊才排便。若擠入後立即拉出,那就白費瞭。

嬰兒不大便的治療偏方

嬰兒的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排便也不是太規律,1天2—4次大便或2—3天1次大便都屬正常,隻要吃奶好、日常行為良好、體重增加就沒有問題,對寶寶的健康沒有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胃腸功能逐漸發育完善,排便也會逐漸規律起來。

如果寶寶平時排便很規律,但突然2天以上不排便,並表現吃奶差、易哭鬧、腹脹等現象,就說明寶寶便秘瞭,需要使用一些措施幫助通便。

寶寶出現排便困難時,可在手指上塗些植物油,在寶寶肛門周圍輕輕按摩一會兒或用棉棒浸油脂插入肛門, 保持2—3分鐘,即可幫助排便。

以上措施不要經常使用,防止抑制寶寶的排便反射而形成依賴。

嬰兒不大便不宜吃什麼

1、 糖

糖能減弱胃腸道的蠕動,使病情加重。

2、 柿子

柿子食用後可以減少腸液分泌而發生便秘、習慣性便秘患者不宜食用。

3、 蓮子

蓮子收澀固腸作用較強,食用後易使病情加重。

4、 蛋白質或鈣質過多的食物

此類食物若攝入過多,則易使大便成堿性,幹燥而量少,難以排出,所以應減少食用。

嬰兒不大便如何判斷是便秘

嬰兒不大便不一定就是便秘,嬰兒是否便秘,不能隻依據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並且要看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孩子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嬰兒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嬰兒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 2~3日1次,隻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

寶寶便秘四信號

大便量少,幹燥;

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腹部脹滿,疼痛;

食欲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