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怎麼養

孔雀魚很粗養的,並不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首先,當然要有一個大小合適的缸子,我沒有恒溫棒{冬天也沒有}也沒有砂子{難清潔},也沒有過濾器{換水算瞭},也沒有加氧器{養水草吧},也沒有怎麼樣.然後,每次換水前,要將水暴曬或靜置一到兩天,以除去自來水中對於有害的氯.我是1-2個星期換一次水 {不要天天換,這個頻率已足夠},.喂食的話,如果魚食是屬於比較松的一類,可以用手捻一小撮,邊搓邊喂,這樣魚不至於一下吃太多而撐瞭也可以幫助消化. 一次不要喂太多,會把魚撐死,適量吧,感覺差不多就行,你看那魚才多大啊~如果有母魚懷孕瞭,要先把母魚單獨撈進一個小缸裡,等她生完小魚再撈回去.但是不要把小魚也撈回去.這樣等小魚一個月大時,再撈進大缸裡.

孔雀魚怎麼養才不容易死

孔雀魚別名彩虹魚、百萬魚、庫比魚,英文俗名Guppy。屬於魚綱、鱂形目、花鱂魚科的小型熱帶觀賞魚,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的江河流域。體型較嬌小,其雄魚個體長3厘米左右,色彩艷麗,背鰭相對較長而舒展,臀鰭演化成棒狀交接器,尾鰭長大,其尾長可占體長的2/3左右;雌性個體一般長5~6厘米,色彩較雄魚暗淡,背鰭和臀鰭正常,尾鰭是較小的圓扇形者居多。孔雀魚喜歡集群在水中漂來遊去,品種繁多,色彩或絢麗或純凈,可適合養殖者的不同欣賞品位。

一、前期準備

1.水族箱和玻璃缸的準備 水族箱和玻璃缸可直接由市場選購,新缸最好浸泡一周以上再用於養殖,用以消除缸體對水質的影響。因為孔雀魚屬於小型魚類,一般選擇0.6~1.0米長水族箱都可滿足養殖需要。有條件最好設置在室內比較明亮的地方,為其提供接近原產地的長日照時間,這樣既可以彌補光強不足,又節約瞭電費開支。

水族箱同時應配備過濾器,用以過濾、混勻和充氧。一般夏季可以不用加熱棒加熱,但當冬春季水溫降低至18℃以下時,要使孔雀魚健康生長和繁殖,必須配有加熱棒以保持18℃以上的溫度。水溫計用於指示水體溫度,確保加熱棒正常工作,所以水溫計和加熱棒應該同時配備。

成熟的孔雀魚不能和仔魚一起飼養,可以將新生仔魚撈到玻璃缸中暫養。玻璃缸搬動靈活,將其放到陽臺上,光照後水體逐漸變綠,可以增加溶氧和產生仔、稚魚喜食的天然活餌,這是魚苗配合餌料的有益補充。但要註意每天進行少量換水,以保持水體溶氧的充足和新鮮。

2.營造合適的水環境 所有養殖中使用的設備和工具在使用之前,都要用高錳酸鉀浸泡、消毒15~20分鐘。用凈水或自來水洗凈後,才可以加水放魚,註意要加入經曝曬2~3天的自來水,消除氯氣的毒害作用。如果沒有曝曬的條件,也可以使用困6~7天的自來水。

3. 孔雀魚的選購 選購孔雀魚時,應註意挑選遊動活潑、尾鰭寬大、色彩艷麗、符合品種特征的魚。雌魚的比例差別不大。一缸中最好選擇同一品系的孔雀魚,以免後代出現雜交和退化品種。其數量或密度,可根據飼養容器的大小決定。1.0米的水族箱中飼養30多對孔雀魚,不用過濾器都能生活得很好。還可以考慮適當搭配飼養幾對大小相近的其他品種。註意放魚時,達到溫度一致時再放魚。

二、日常管理

1.餌料投喂 孔雀魚是生活於水體上層的前上位口魚類,其腸道略長於體長,所以它屬於偏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餌料可以選擇市場出售的孔雀魚人工配合餌料,每天早、中、晚定期投喂。但要使孔雀魚健康活潑、色彩艷麗,應間隔投喂肉食性餌料,如市售冰凍血蟲或魚蟲,出售的活體應用高錳酸鉀消毒15~20分鐘,重復消毒後,洗凈直接投喂(冰凍的血蟲或魚蟲,已經過消毒的,用水化開後再投喂),一次投喂量以魚5分鐘內吃完為度;如果是血蟲,除消毒、洗凈外,還要將血蟲剪成小段後才能投喂。否則不利於魚苗的吞咽和攝食。

2.換水清污 孔雀魚是耐污染魚類,而不是喜污染魚類,如果密度較大,盡量每天或隔天更換部分新水,既可去除殘餌糞便、增加觀賞性,又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質;如果密度較小,可根據水質情況適當減少換水次數或換水量。換水的同時可以加入少許食鹽,既為孔雀魚提供近於原產地的水體鹽度,增強抗病力,又有助於保持它鮮艷的色澤、活潑的特性。

清污工具有觀賞魚市場出售的換水器具,但換水量較大,對較小的飼養容器不太適合。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自己動手制作。制作方法:購買輸液管和註射器,在輸液管的一端綁上一個小竹棍伸入水底,另外一端用註射器吸水排污。不僅制作簡便,而且清污徹底。

3.魚病的預防 養殖孔雀魚最常見的是爛膚、爛尾病和腸炎病,投餌時,要 註意觀察魚體和其攝食強度。預防方法是每天或隔天更換部分等溫新水,保持水質清新;除投喂人工配合餌料外,還可以投喂經消毒的優質肉食性餌料,杜絕投喂未經消毒處理和變質的餌料。

三、繁殖期的管理

1.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魚類,繁殖簡單,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般4個月左右性成熟,之後每月產仔一次。魚體性成熟的標志:雌體腹部肥壯隆起,生殖口處出現黑色胎斑;雄體尾鰭和背鰭長大、飄逸、色澤鮮艷,並開始追逐雌魚。

親魚產仔後有吞食仔魚的習性,同樣也會成為其他成魚的一頓美餐,為瞭防止幼魚被吃掉,在臨近產期時,可將雌親魚撈出待產。或將臨產親魚撈到設置隔離玻璃的一側,裡面放幾株供魚苗藏身的水草等附著物,這樣仔魚產出母體後,貼附在水草間就可暫時逃避被吞食的危險。待產仔結束後,將仔魚撈出單養。

2. 仔、幼魚的飼養 仔魚生出後伏於水底或貼附於水草之上,不久即能自由遊泳和逃避敵害,開始階段覓食能力較弱,且有卵黃囊提供營養,不會影響其生長。第二天即排出糞便,腸道貫通。此時即可定期投喂魚苗的適口餌料。形成條件反射後,攝食和生長較好,後代成活率極高,也因此具有“百萬魚”之稱。

孔雀魚怎麼分公母

1.幼年孔雀魚公母的分辨

對於幼年孔雀魚,一般如果發育比較正常,一般來說,一個月左右的小魚就能分辨公母瞭。如果一個多月還難以分辨,則可能是食物或者水質不好導致小魚生長發育太慢。同時,其也會受溫度、餌料、品系、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快或者慢一禮拜左右都正常。此時的辨別公母,未必能依靠“臀鰭尖還是圓”等成年孔雀的辨性方法來進行。但在臀鰭發生明顯變化前,也是可以分辨公母的:

1)一般來說公魚先發色。

2)看肚子後部:小母魚可見肚子裡面的顏色(大母魚“胎斑”的雛形),小公魚則是白肚皮包著,基本看不到裡面顏色。

2.成魚孔雀魚公母的分辨

孔雀成魚好分辨。

1)母魚顏色也不如公魚鮮艷。公魚身上的鰭很大,體色很漂亮,有很多花紋。而母魚不是,母魚的鰭短小,體色單一,無絢麗的花紋,但是鰭上有花紋的母魚品質較好。

2)公魚尾巴比較大,母魚尾巴較小。成體雄魚體長3厘米左右,身體短,尾部長占體長的2/3左右,甚至可以更大;成體雌魚體長可達5~6 厘米,身體長,尾鰭短,尾部長占體長的1/2以上,一般尾巴上都是黑色的。

3)公魚臀鰭是長棒,母魚臀鰭是扇形的。公魚的腹鰭細長,鰭尖有個小鉤,母魚的腹鰭寬大且短。雄魚的特點就是腹部較小,瘦長,最關鍵的就是他的臀鰭演變出交接器,用於繁殖時候輸送精子用。所以雄魚的臀鰭前方的幾根鰭條比較粗大。而雌魚的臀鰭則是均勻的。

4)胎斑隻有母魚才有,公魚沒有胎斑。公魚全身都是漂亮的花紋,因此看不見腹腔內的內臟,而母魚身體偏透明,其肛門處若出現黑斑則表明它已有身孕(也有品種是紅色的胎斑)胎斑越大則越接近生產。

如果是1~3個月沒發色的孔雀,隻能看臀鰭,臀鰭尖的是公魚,臀鰭圓的是母魚。

孔雀魚懷孕後多長時間下小魚

肚子很大肛門處發黑就是要生瞭,異常反應倒是沒有,這種時候最好單獨放一個缸裡。因為大的孔雀魚是會吃小魚的,既然不能時刻守在旁邊,就要想辦法減少小魚被吃的數量。一旦生瞭,就要趕快把大魚撈出或把小魚隔離(當然是在生完的前提下)。

側面看母魚肚子成方形,屁股後面的黑斑處仔細看可以看到小魚眼睛,還有屁股突出(上時間突出,時間短可能是要拉便便)就是馬上要生瞭

孔雀魚的壽命有多長

孔雀魚的壽命和飼養水溫、繁殖季節、胎數、基因等有關。

飼養水溫過高,壽命就短。正常水溫24度為宜。

冬天繁殖的比夏天繁殖的壽命長。

前兩胎出生的比後幾胎出生的壽命長,因為任何品系的孔雀魚第三胎都開始退化,越往後退化越嚴重。退化的表現為個體變小、易患病、尾鰭不如親代、畸型等。

白化比野生色壽命短,因為白化種屬於基因突變,缺少黑色素,尤其是紅眼的白子,天生視力弱,尋食和躲避能力差。

孔雀魚的正常壽命應該是1.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