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簡稱腦癱,小兒腦癱主要由多種原因(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病後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而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嚴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癲癇、肢體抽搐及視覺、聽覺、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如何預防腦性癱瘓的發生?腦性癱瘓跟哪些因素有關?一起來看下。

腦性癱瘓跟哪些因素有關

先天性因素(35%):

包括胚胎期腦發育畸形,先天性腦積水,母親妊娠早期重癥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嚴重營養缺乏,外傷,中毒(如妊娠毒血癥)及放射線照射等,遺傳因素在發病中的作用不明顯。

圍生期損傷(20%):

病例分析表明,早產是腦性癱瘓的確定病因,美國每年約出生5萬個體重不足1500g的早產兒,在85%的存活者中,5%~15%患大腦性癱瘓,25%~30%出現學齡期精神障礙(Volpe,1989),分娩時間過長,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羊水堵塞及胎糞吸入等所致胎兒腦缺氧,難產或過期嬰兒產程過長,產鉗損傷及顱內出血等均是常見的圍生期病因,母子血型不合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如血清未結合膽紅素>340µmol/L可能發展為膽紅素腦病而引起大腦性癱瘓。

其他因素(15%):

包括各種感染,外傷,中毒,顱內出血及重癥窒息等,Russman統計腦性癱瘓的高危因素包括母親產前患癲癇,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毒血癥等,妊娠末期3個月內出血事件,產期宮縮無力,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及臀位產等也可誘發該病。

腦性癱瘓有哪些表現

腦性癱瘓的臨床分型復雜,以往多采用Minear臨床癥狀分型,特點是定義明確,應用方便,可分為:

①痙攣型(spastic):最多見,占腦性癱瘓患兒的50%~70%,包括雙側癱(diplegic)下肢為主型,四肢癱型(quadriplegic),偏癱型(hemiplegic),雙側偏癱型(double hemiplegic)。

②運動障礙型(dyskinetic):包括多動型(hyperkinetic)或手足徐動型(athetoid),肌張力障礙型(myodystic)。

③共濟失調型(ataxic)。

④混合型(mixed),據Nelson(1978)統計,痙攣性雙下肢癱占32%,偏癱占29%,四肢癱占24%,運動困難型和共濟失調型僅占14%。

腦性癱瘓的臨床表現各異,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出生後數天出現癥狀,表現為吸吮困難,肌肉強硬,大多數病例出生數月後傢人試圖扶起時才發現,主要臨床類型的具體表現如下。

1.腦性痙攣性雙側癱

腦性痙攣性雙側癱(cerebral spastic diplegia)可累及四肢,下肢較重,可獨立存在,或伴室管膜下出血或側腦室旁白質軟化,發病率與早產程度密切相關,自從采用新生兒監護後,發病率顯著下降,遺傳因素不可忽視,本病由Ingram(1964)首先提出,而Litter(1862)首先提出缺氧-缺血性產傷概念,故而亦稱Litter病。

(1)最初常表現為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數月後出現明顯無力及痙攣,下肢較上肢明顯,無力首先累及內收肌,腱反射活躍,患兒腿部運動僵硬笨拙,用雙手在腋窩下抱起患兒時無蹬腿動作,仍保持腿部原伸直或屈曲狀態,大多數患兒蹠反射呈伸性反應,患兒學步較晚,表現為特征性姿勢和步態,邁小步時微屈雙腿更僵硬,股內收肌力很強使小腿交叉,邁步呈劃弧狀(交叉步態),足部屈曲內收,足跟不能著地,青春期或成年後腿部可變得細而短,無明顯肌萎縮,被動運動肢體可感覺伸肌與屈肌強直,上肢輕度受累或不受累,如手指笨拙和強直,有些患者出現無力和痙攣,伸手拿物品時可超越目標,面部可見痙攣樣笑容,發音清晰或含糊,1/3的患兒有癲癇發作,有些可出現手足徐動癥,面,舌和手不自主運動,共濟失調及肌張力減低等。

(2)脊柱側凸很常見,可壓迫脊髓,神經根或影響呼吸,患者很晚才學會自主排尿,但括約肌功能通常不受累,痙攣性雙側癱的亞型可伴輕度小頭和智力低下。

2.嬰兒輕偏癱,截癱和四肢癱

(1)先天性嬰兒輕偏癱(congenital infantile hemiplegia):通常生後父母就觀察到患兒兩側肢體活動不同,如隻用一側手取物或抓東西,往往未引起重視,直至4~6個月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肢受損通常在嬰兒學習站立或走步時發現,患兒可自行坐起和行走,但較正常嬰兒晚數月;檢查可見患兒腱反射明顯亢進,通常Babinski征( ),上肢呈屈曲,內收及旋前位,足部呈馬蹄內翻足,某些患兒可有感覺障礙及視覺缺損,伴精神障礙者較腦性雙側癱及雙側輕偏癱少見,可有語言緩慢,應註意有無精神發育遲滯及雙側運動異常,35%~50%的患兒可發生抽搐,部分患兒持續終生,可為全身性發作,常見偏癱側局灶性發作,發作後可有Todd麻痹,Gastaut等曾描述半身抽搐-偏癱綜合征,數月或數年後患者因偏癱側肢體骨和肌肉發育遲滯導致偏身肌萎縮和進行性麻痹。

(2)獲得性嬰兒輕偏癱(acquired infantile hemiplegia):常為3~18個月正常嬰兒在數小時內發生的偏癱,伴或不伴失語,常以癇性發作起病,發作後可能未意識到發生偏癱,發病年齡較小者語言恢復較完全,接受教育的能力可不同程度地減低,運動功能的恢復程度不盡相同,功能缺損較重時可出現手足徐動,震顫及共濟失調等。

(3)嬰兒截癱(infantile paraplegia):表現為下肢肌無力和感覺障礙,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及軀幹某水平以下感覺缺失常提示脊髓病變。

(4)嬰兒四肢癱(infantile quadriplegia):與痙攣性雙側癱的區別是,後者常有延髓肌受累,精神發育遲滯較嚴重。

3.先天性錐體外系綜合征

先天性錐體外系綜合征(congenital extrapyramidal syndrome)可由腦性痙攣性雙側癱逐漸演變而來,根據病理基礎及病程可分為產前期-產期錐體外系綜合征和後天性或產後期錐體外系綜合征,前者通常在生後第1年內出現明顯癥狀,體征;後者癥狀出現較晚,包括傢族性手足徐動癥,變形性肌張力障礙(dystonia musculorum deformans)及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等,常見病因為產期嚴重缺氧,成紅細胞增多癥伴膽紅素腦病等,腦部最常見的病變為殼核,丘腦和大腦皮質交界區白色大理石樣外觀,是神經細胞消失,膠質細胞增生及有髓纖維間縮合所致。

(1)雙側手足徐動癥(double athetosis):又稱運動障礙性腦性癱瘓,是最常見的先天性錐體外系病變,病因為高膽紅素血癥,Rh因子不相容,缺血缺氧性腦病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或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偶可引起。

患者常在生後數月,一年或幾年逐漸出現舞蹈及手足徐動,或其他不自主運動,如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性震顫,肌陣攣及半身顫搐的隨機組合,幾乎所有的雙側手足徐動癥病例都存在原發性自主運動障礙,無錐體束征,嬰兒與兒童手足徐動癥患者的病情嚴重性差異極大,輕癥者的異常運動可誤認為不安,重癥者的自主動作可引發劇烈的不自主運動,個別患者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仍繼續進展,應註意與遺傳性代謝性或變性病,錐體外系疾病等鑒別,患者早期表現為肌張力低下,隨之出現運動發育遲滯,常至3~5歲時方可直立行走或完全不能直立,蹠反射多為屈性,無感覺障礙,可有智力缺陷或完全正常,少數可接受較高層次的教育,有些患者因運動及語言障礙誤認為智力缺陷,CT/MRI檢查的診斷意義不大,有些可見輕度腦萎縮和基底核變小,某些嚴重共濟失調患者可見腔隙性病變,除非有癇性發作,腦電圖通常對診斷無幫助。

隨生長發育,患者的姿勢和運動能力會有所進步,輕者可從事某些職業,重者很少能自主運動,常不能獨立生活,有報告曾試用理療,知覺綜合療法(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等康復措施,逐步進展的程序性運動可促進神經肌肉發育,但收效甚微。

(2)膽紅素腦病(核黃疸,kernicterus):是嚴重的新生兒疾病,特征為先天性及(或)新生兒體質因素所致的黃疸和血液中大量帶核紅細胞,是錐體外系疾病的少見病因,血清膽紅素含量>25mg/dl通常可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作用,引起神經癥狀,出生時低體重或患透明膜等疾病的嬰兒在酸中毒和缺氧等情況下,即使血清膽紅素水平很低也可引起膽紅素腦病。

①輕癥核黃疸:可因各種血型配伍不合及生理性原因所致,常在生後24~36h出現黃疸及肝,脾腫大,第4天後黃疸逐漸消退,不產生明顯的神經癥狀。

②重癥核黃疸:患兒出生時或生後數小時出現黃疸並迅速加重,常有肝,脾腫大及心臟擴張,伴水腫和貧血,皮膚及黏膜出血點等;3~5天嬰兒變得倦怠,吸吮無力及呼吸困難,可有嘔吐,昏睡,肌強直,角弓反張,眼球上翻,癇性發作及屏氣青紫發作等,以及舞蹈或手足徐動樣動作,指劃動作,肌張力障礙等錐體外系癥狀,部分病例可有痙攣性癱,若不及時治療,多數病例可在數天至2周內死亡,患兒即使存活也常遺留精神發育遲滯,耳聾和肌張力減低等,不能坐,立和行走,出牙後牙釉質可有綠色素沉著,新生兒出現錐體外系癥狀伴雙側耳聾和上視麻痹,應考慮膽紅素腦病的可能。

③早產兒生理性黃疸所致的核黃疸:癥狀常出現於出生後2天,8~10天達高峰,也可延至出生數周後發病,可見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缺乏和高膽紅素血癥。

④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液大量有核紅細胞,白細胞中度增多,血小板及血紅蛋白減少;血清總膽紅素增高,膽紅素定性試驗呈間接反應,尿中尿膽原強陽性,母親與新生兒血型檢查有助於診斷,Rh或其他少見血型配伍不合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 ),ABO血型配伍不合者膽紅素定性直接試驗(-),間接試驗( )。

4.先天性共濟失調

先天性共濟失調(congenital ataxias)可作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惟一癥狀出現,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宮內汞中毒,懷孕前3個月母親受射線照射有關,病理可見小腦硬化性病變,先天性萎縮及發育不全,大腦可受損。

患兒最初表現為肌張力減低和活動減少,患兒長大後,在軀體四肢欲協調運動時,如坐,立和行走時,出現明顯的小腦功能障礙,表現為坐姿不穩,伸手取物動作不協調,步態笨拙而經常跌倒,走路時軀幹不穩伴頭部略有節律的運動(蹣跚步態)等,肌力正常,腱反射存在,蹠反射屈性或伸性,無肌萎縮,有些病例共濟失調伴肌痙攣,無肌張力減低,稱痙攣性共濟失調性雙側癱(spastic-ataxic diplegia),隨患者生長發育病情可有好轉,大齡兒童可見小腦性步態,肢體共濟失調,眼震和發音不連貫等,需與肌陣攣,舞蹈病,手足徐動,肌張力障礙及震顫等鑒別,CT和MRI檢查可見小腦萎縮。

5.弛緩性癱

弛緩性癱(flaccid paralysis)包括以下類型:

(1)腦型弛緩性癱(cerebral form of flaccid paralyses):由Foerster首先描述,稱腦性無張力性雙側癱(cerebral atonic diplegia),患兒的姿勢反射,腱反射保留,可有運動發育遲滯,應與脊髓及周圍神經所致的癱瘓,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等鑒別。

(2)嬰兒型脊肌萎縮癥(syndrome of infantil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典型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也稱Werding-Hoffmann病,母親懷孕時可感覺宮縮減少,大多數患兒出生後表現為明顯運動缺陷或出生時關節彎曲畸形,其他類型傢族性進展性肌萎縮可在兒童早期或晚期,青春期和成人早期發病.表現為肌無力,肌萎縮和腱反射消失,但無感覺障礙,少數疑診嬰兒或兒童期肌萎縮癥,追蹤觀察發現為不愛活動,身體虛弱所致,需與多發性肌炎或急性特發性多神經炎鑒別。

(3)臂叢麻痹(brachial plexus palsy):是雙胞胎常見的合並癥,因臀先露時用力牽拉胎兒肩部或肩先露時頭部處於受牽拉狀態和傾斜位所致,有時損傷可持續終生,生後受累肢體發育較小,骨骼發育不全,上位臂叢(頸5~6)和下位臂叢(第7~8頸神經,第1胸神經)神經根均可受累,有文獻報告上位臂叢受損的幾率約為下臂叢的20倍,有時整個臂叢受累。

(4)面肌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常見的新生兒周圍神經病變,多累及單側,系產鉗損傷面神經出莖乳孔部遠端纖維所致,表現為一側閉目不全及吸吮無力,需與先天性雙側面肌麻痹(Möbius綜合征)鑒別,後者常伴外直肌麻痹,大多數病例數周後可恢復,少數終身不愈並遺留面部不對稱。

如何預防腦性癱瘓的發生

首先是出生前,即從母親懷孕到分娩這段時間。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優於其他系統發展的,而胎兒依賴母體生存,故孕婦的健康及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關系密切,這就需要積極開展早期產前檢查、胎兒預測,開展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孕婦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不要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避免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觸貓、狗;避免放射線等有害、有毒物質接觸及頻繁的B超檢查、最好不看電視及操作計算機。另外,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盡早做產前檢查:(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2)近親結婚。(3)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亡史。(4)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腦癱及其他遺傳病史。若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就盡早終止妊娠。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葛亞博

其次是出生時,即分娩過程中。產時因素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預防早產、難產,提高醫護人員的醫技、醫德,認真細致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各項處理,這是預防小兒腦癱發生的極為重要的一環。

再次是胎兒出生後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喂養,預防顱內感染、腦外傷等疾病,若出現應盡早去醫院診治。

腦性癱瘓可以治好嗎

嬰兒撫觸、全身及局部按摩、針灸治療、功能和智力訓練、心理治療、運動療法、高壓氧治療、物理療法、水浴療法等也是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還可使用,西藥、中藥、手術等方法來治療小兒腦癱。具體來說:

1、運動(體育)療法

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 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等都是小兒腦癱的運動治療方法。

2、物理療法

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現在這種專門化的醫院或診所在城市也有瞭,經濟條件好的傢庭可以選擇,但療效一般。

3、中醫療法

包括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按摩療法、中藥療法。

溫馨提示: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註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後脫。要註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

腦癱患者吃什麼好呢

食療方:

甘草小麥大棗湯

配料:甘草10克、大棗5枚、小麥10克

制作:將3藥用冷水浸泡後,用小火煎煮,半小時為1煎,共兩煎,合並煎液

用法:每日2次,早晚溫服,喝湯食棗

功效:健脾益氣,平燥緩急,可降低大腦興奮性,使人易於進入睡眠狀態

百合熟地龍齒湯

配方:百合15克,熟地15克,龍齒15克

制作:龍齒先煎40分鐘,再入百合、熟地同煎煮,取汁飲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用於精神渙散,多語多動,煩躁易怒,好沖動,睡眠不安,舌質紅,脈細數或玄細之腎陰不足,肝陽偏旺型小兒多動癥

參棗桂圓粥

配方:黨參15克,炒棗仁15克,桂圓10克、粳米150克,紅塘適量

制作:將黨參、棗仁紗佈另包,與桂圓、粳米同煮成粥,加糖即成

用法:每日2次

功效:用於精神渙散,多語多動,面色少華,身疲乏力,納少體瘦,唇舌色淡,脈細弱無力等心脾氣虛型小兒多動癥

龍眼肉粥

配方:龍眼肉10克,合歡花5克佈包,蓮肉20克,粳米50克

制作:將上4味加水同煮為粥

用法:每日早餐服1次,乘溫食

功效:用於小兒虛勞羸弱,健忘,貧血,多動多語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