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兒腦癱的危害,那些擁有小兒腦癱的傢庭是很清楚的。除瞭每天要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好之外,還要照顧小兒腦癱患兒,甚至不能像正常的傢庭那樣子再繼續原來的生活。這就要求很多父母對於小兒腦癱的護理要做到瞭如指掌。那麼腦癱患者如何護理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腦癱的分類有什麼

1、手足徐動型:主要病變部位集中在錐體外系,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入睡後多動消失。多動癥狀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後方,搖動,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表情怪異。協同運動能力極差。由於顏面肌肉、舌肌及發聲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語言障礙。單純手足徐動型腦性癱瘓常肌張力減低,腱反射不亢進,亦無病理反射。但本型常與痙攣型共同存在。

2、痙攣型:腦癱患兒大多數屬於這種類型的。也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折刀樣”增高,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下肢內收肌群尤為顯著。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豎立抱起時兩下肢伸直、內收並內旋,兩腿交又呈剪刀狀。行走時呈“剪刀狀”痙攣性癱瘓步態,足尖著地。上肢表現為肘、腕關節屈曲。受累肢體呈典型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痙攣型腦性癱瘓又可分為四肢癱、偏癱、三肢癱及單癱等。其中以四肢癱或偏癱較為多見,其他類型少見。

3、共濟失調型:這種類型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肌張力偏低,腱反射不亢進。

4、腦性癱瘓患兒常由於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故合並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者較為常記。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並癲病,並有少數病例合並語言障礙或感知覺及行為異常等。

腦癱患者如何護理呢

嬰兒早期的訓練:生後3~4個月或6~9個月前,以訓練方法促進正常發育為主,或采用促進運動功能的正常建立。

嬰兒及幼兒期的訓練:此時腦癱癥狀明顯,但攣縮和變形尚未形成,為治療關鍵時期,除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外,還要在日常生活護理中,註意防治畸形,以促 進其站立行走。

幼兒期以後的訓練:主要為功能訓練,此時腦癱癥狀幾乎固定,攣縮變形等已經產生,功能障礙也已顯著,要一面繼續運動功能訓練,一面要配合裝具(如靴、杖椅子、輪椅等)進行療育。重型者可配合矯形外科手術療法。

年長患兒訓練:對患兒要實行綜合療育,包括教育、職業培訓等各領域的適應,以及交通手段、居住環境改善等。

如何判斷新生兒腦癱呢

1.運動發育不靈活,4-5月不會翻身,9-10個不會爬,肌張力不正常和姿勢不正常,肌張力不高,坐姿和爬姿與正常的孩子不同。

2.運動很少或很多,刻板似的運動。

3.易驚,易哭吵,睡眠不安;全身乏力,四肢發軟或發緊。

4.喂奶困難,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易嗆奶

5.反射的異常,把東西放到手心裡,孩子會抓握反應,有允洗反應。先天反射到6個月以前會全部消失,如果還沒有消失就不正常瞭。

6.如果有早產,窒息,傢庭遺傳等的歷史,孩子有可能腦癱,7.8月可以診斷。

能提高腦癱患兒智力的方法有哪些

能提高腦癱患兒智力的方法有哪些?想要提高腦癱患兒的智力可以使用感知訓練、增強患兒營養保障等方法。提高小兒腦癱患兒的智力水平,訓練腦癱兒感知覺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新生兒已經有瞭視覺、聽覺和觸覺反應,傢長可以通過讓孩子觀察、註視,追蹤彩色、運動的物體來訓練孩子的視覺;通過讓孩子尋找能發出聲響的玩具,聽音樂,給孩子讀故事等來訓練孩子的聽覺;通過和孩子擁抱,用粗毛巾擦身體,讓孩子翻跟頭、玩沙土、遊泳等來訓練孩子的觸覺。

提高腦癱兒的營養保障,單純訓練的方法並不能全面提高小兒腦癱患兒的智力,充足的營養是不可缺的。在嬰幼兒期,必須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在正常的飲食結構中,還必須根據腦癱兒的具體情況及時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包括鐵、鋅、硒、鈣,這樣對患兒身高、智力、運動的發育都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日常生活中,要註意訓練腦癱患兒的認知能力。教孩子認識日常用品,掌握它們的名稱,並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識,例如一星期有幾天,太陽從哪邊出來和落下,教腦癱患兒認識時間、認路和乘車,等等。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要多和孩子說話、交流感情,在娛樂中教孩子發出簡單的聲音,直到教會腦癱患兒簡單的字詞句子。當有語言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必須不斷地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並可購買一些學語言的光碟,使孩子受到反復的刺激,然後學習光碟中的兒歌,提高語言能力。

有必要讓腦癱患兒多接觸社會嗎

讓腦癱患兒接觸社會是有必要的,多接觸社會能讓腦癱患兒更好的融入社會,這對腦癱患兒的個方面發育都有著幫助。腦癱患兒因為軀體功能障礙,活動范圍受限,也可能由於過度被照顧,日常朋友交往較少,參加社會活動情緒十分消極,對於社會的理解不夠缺少社會經驗。這樣的患兒多以自我為中心生活,常不適應工作和社會環境,所以腦癱患兒需要從小進行社會適應性訓練,調整其生活環境,爭取多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生活中。

社會適應性訓練主要采用作業療法,可以通過遊戲、集體活動等形式使腦癱患兒增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並可以保證患兒的情緒穩定。在學齡前期,應註意培養患兒生活的樂趣和人生的樂趣,幫助患兒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對於不能上普通學校的腦癱患兒,也應爭取進入特殊學校進行職業技能的訓練,以便未來能有機會進行勞動就業。

腦癱的治療要註重功能訓練,腦癱患兒大腦病損是靜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陷並非永遠固定不變。如不早期進行恰當治療,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進而加重瞭智力障礙。腦癱兒童的作業治療主要側重於手的功能及軀體的耐受性;作業的態度、能力、習慣和作業技能;一般能力,包括理解力、表達能力、註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交際能力和日常身邊事物處理能力。通過作業治療,腦癱兒童的就業率可達到15%,社會就業有助於腦癱患兒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