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麼,惡性腫瘤有哪些早期信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惡性腫瘤病人晚期癥狀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除腫瘤自身癥狀加重以外,還主要伴隨以下四種癥狀:

一、發熱:

其病因繁多,如細菌、病毒的感染,結締組織病,還有功能性發熱。

二、疼痛:

當正常組織收到腫瘤的破壞和浸潤,導致對鄰近的神經根受到壓迫和破壞,局部組織缺血壞死,血液回流受阻,骨與骨膜受到浸潤均可引起疼痛。因此,疼痛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伴發癥狀。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目標,要求在20世紀解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問題,但至今尚未尋找到真正的解決途徑。目前采用的辦法主要還是用鎮痛劑和麻醉劑。

三、惡病質

是特指晚期腫瘤患者出現的極度消瘦、精神萎糜、體力虛衰。原因有三:

1、癌本身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由於癌細胞異常而迅速的增殖,致使腫瘤患者對營養的需要比正常人要高,從而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

2、癌癥本身產生的毒性物質引起病人胃腸道功能紊亂,而出現惡心、嘔吐、發熱、食欲下降、體重減輕、日趨消瘦等,也影響機體功能。

3、癌癥壓迫或侵犯到鄰近重要臟器,從而影響個體某組織器官的生理解剖功能。

四、惡性腔內積液:

惡性腔內積液是惡性腫瘤的重要並發癥,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但如處理不當可致迅速惡化以致死亡。

發生惡性腔內積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胸腔內惡性積液約占胸腔積液的1/4左右,引起胸腔惡性積液的腫瘤有:肺癌、乳腺癌、胸膛間皮瘤、惡性淋巴瘤和卵巢癌等。其中乳癌惡性胸腔積液的發病率可能最高,約50%乳癌病人會因轉移而引起惡性胸腔積液。肺癌次之,約28%病例發生胸水,其中以腺癌的發病率為最高,約為37%左右。胸膜間皮瘤的發病率較低,但本病並發惡性胸腔積液的很多。大量的胸腔惡性積液可以壓迫肺組織,使肺容量降低,尤其是右肺(占呼吸功能的2/3以上),被胸水壓迫後,引起呼吸功能障礙更大,會引起肺不張和肺部因引流不暢而致的感染。

惡性腫瘤有哪些早期信號

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八大警告”,作為人們考慮癌癥早期信號的參考:

可觸及的硬結或硬變,如乳腺、皮膚及舌部發現的硬結。

疣或黑痣發生明顯的變化。

持續性消化不良。

持續性嘶啞、幹咳、吞咽困難。

月經不正常,經期以外的出血。

鼻、膀胱或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經久不愈的傷口,不消的腫脹。

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

根據我國的特點,全國腫瘤防治力、公室提出瞭我國腫瘤的十大警告信號,度警惕:乳腺、皮膚、舌或身體其他部位有的腫塊。

疣或黑痣顯變化(如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毛、滲液、潰爛、出血)。

持續性消化不良。

吞咽食物時哽噎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耳聾、聽力減退、鼻塞、鼻衄、抽吸咳出的鼻咽分泌物帶血、頭痛、頸部腫塊。

月經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接觸性出血(即行婦科檢查或房事後出血)。

持續性嘶啞,幹咳,痰中帶血(特別是間斷性血絲樣痰)。

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及黏液,或腹瀉、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久冶不愈的傷口、潰瘍。

原因不明的較長時間體重減輕。

惡性腫瘤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1)阻塞和壓迫:這一點和良性腫瘤相似,不過惡性腫瘤的阻塞壓迫發展迅速,程度也高,如食管癌癌腫可以堵塞食管,造成病人吞咽困難。

(2)破壞所在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如肝癌由於肝細胞破壞和肝內膽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黃疸。

(3)侵襲破壞鄰近器官:如食管癌可穿透食管壁,侵犯食管前面的氣管,形成食管-氣管瘺;吞咽時,食物落入氣管內,引起咽下性肺炎。

(4)壞死、出血、感染:惡性腫瘤生長迅速,癌組織常常因為供血不足而發生壞死,如果癌變組織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如鼻咽癌病人往往有鼻衄(即鼻出血);肺癌病人常常合並肺部感染。

(5)疼痛:由於癌組織壓迫或侵犯神經,可引起相應部位的疼痛,如晚期肝癌、胃癌都有劇烈疼痛。另外,癌癥繼發感染後,也可以引起疼痛。

(6)發熱:腫瘤組織的代謝產物、壞死組織的分解產物、以及繼發的細菌感染,都可以引起癌癥病人發熱,一般表現為中低度熱。

(7)惡病質:惡病質也有人稱為“惡液質”,是指機體嚴重消瘦、無力、貧血和全身衰竭的狀態,它是癌癥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惡性腫瘤可被轉化為良性

惡性腦腫瘤細胞可以有效的欺騙我們的免疫系統,以至於能夠令其為它們工作。然而行兇的人必然也會得到相應的下場。來自華沙Nenck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示瞭如何欺騙腦腫瘤並將惡性膠質瘤轉化為良性的方法。

來自華沙波蘭科學院的Nencki實驗生物學研究所的Bożena Kamińska教授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方法,可以將惡性膠質瘤(腦腫瘤)轉化為良性(目前僅在動物模型中得到驗證)。由於良性膠質瘤細胞被抑制,有時甚至被宿主的免疫系統徹底清除,患病動物的生存前景得以顯著提高。這一新的研究得到瞭波蘭國傢科學中心的資助。

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在內,其組成成分除瞭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外,還有小膠質細胞。這些小膠質細胞不僅具有支持神經細胞的作用,還有著重要的保護功能,它們憑借其延長的突起巡視周圍環境,並清除已損壞的或無用的細胞。作為我們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它們還能抗擊外來細菌、病毒以及腫瘤細胞。不幸的是,有時神經膠質細胞自身也會變為癌細胞。這也就是為什麼腦腫瘤會被稱為膠質瘤。然而,它們並非一成不變的實體腫瘤,它們的行為以及惡性度可以發生顯著的變化。在良性變異型個體中,患者的生存前景相當高,而在惡性膠質瘤患者中,幾乎沒有人會存活超過1年。

在2007年,Kamińska教授的團隊就展示瞭惡性膠質瘤可以向大腦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重新編程”,使其支持腫瘤生長而非消除它。同樣地,腫瘤甚至能夠改變腦內來自血液和骨髓的保護性免疫細胞(周圍巨噬細胞)。為瞭瞭解腫瘤如何欺騙宿主的免疫系統以及迫使小膠質細胞支持並培育它的生長,相關的研究已經花費瞭好幾年。

其他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乳腺癌中有一種具有改變腫瘤浸潤性巨噬細胞的行為能力的因子,即CSF1蛋白,它能夠控制巨噬細胞的成熟。Nenck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疑問,在惡性膠質瘤細胞中是否也存在一種類似的物質。

Kamińska教授的團隊所做的研究已經證實膠質瘤並不能產生大量的CSF1蛋白,而且這一蛋白也不能顯著地影響腫瘤的生長。然而,他們卻幸運地發現瞭該傢族中另一種蛋白表達的增多,即CSF2蛋白。在良性腫瘤中,這一蛋白隻有少量表達,而在惡性膠質瘤中該蛋白被發現大量表達。Nenck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決定探究這一蛋白是否真的能夠影響腫瘤的侵襲性。他們使用自我研制的工具關閉瞭膠質瘤細胞中CSF2蛋白的責任基因。

“我們觀察到當關閉瞭這一基因後——即表達CSF2蛋白的基因——腫瘤細胞不再吸引小膠質細胞,而且也不能再通過改變這些細胞使其支持腫瘤的生長。結果是免疫系統如預料一樣開始運行,而惡性腫瘤則轉化成瞭良性。它並沒有消失,但是停止瞭生長。”Nencki研究所的MałgorzataSielska博士說道。

負責“重新編程”膠質瘤的抗腫瘤反應以及與其高度侵襲性相關的蛋白僅存在於癌細胞中,而在正常腦組織中幾乎沒有。因此,Nenck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猜想,如果將負責腦腫瘤合成該蛋白的基因關閉,那麼它將隻會對腫瘤產生影響。

關於改良惡性顱腦腫瘤並將其轉化為良性的研究已經在生長在實驗鼠腦內的鼠類膠質瘤細胞上進行瞭,結果發表在病理學雜志上。目前,Kamińska教授的團隊正在驗證該方法用於人類惡性膠質瘤細胞的效果。初步結果證實沉默種植在小鼠腦內的人膠質瘤細胞中的一個基因同樣可以遏制腫瘤的生長。根據合適的媒介產物開發工具阻止該基因的表達,將會在未來為人類的基因治療開創新的可能性。

這些發現幫助Nencki的研究員們開發出瞭一些小的分子(短肽),能夠幹擾CSF2蛋白(由腫瘤細胞表達)與小膠質細胞中適當的受體相結合。如此一來來自腫瘤細胞的信號就被阻斷瞭,小膠質細胞也避免瞭為它自身“重新編程”。這些開發的分子連同其相關的基因工具已申請瞭國際專利。目前研究員正在爭取對該方法進行臨床前期及臨床研究。

在提出的解決方案中,使用小分子——短肽,或者基因治療,即短鏈RNA沉默基因表達的治療方法,擁有巨大的潛力。這種方法真的奏效嗎?它將在進一步的實驗中被確認。這一獲得專利的分子僅僅以在惡性腫瘤細胞和小膠質細胞中發揮功能的信號通路的一個片段為靶點,這對Nencki的研究員來說很重要,因此他們保證機體的其他功能不會受到影響。此外,對如此重要的一個信號通路的發現,激勵科學傢們探索在其他位點阻斷它的方法,可能在技術上更易實行的方法。

“我們的研究實質上是探究性的研究,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解釋為什麼腫瘤會生長以及它是如何生長的。我們的實驗大多建立在動物模型上,如鼠類膠質瘤或種植於小鼠體內的人類膠質瘤。因此開發能夠限制人膠質瘤的侵襲性的藥物以及治療方案的道路仍然很長。幸運的是我們已經發現瞭一種有價值的靶向分子。”Kamińska教授總結道。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有什麼區別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一般來講有如下區別。

良性腫瘤

1. 成長特性

(1)生長方式:往往膨脹性或外生性生長。(2)生長速度:通常緩慢生長。(3)邊界與包膜:邊界清晰,常有包膜。(4)質地與色澤:質地與色澤接近正常組織。(5)侵

襲性:一般不侵襲,少數局部侵襲。(6)轉移性:不轉移。(7)復發:完整切除,一般不復發。

2. 組織學特點

(1)分化與異型性:分化良好,無明顯異型性。(2)排列與極性:排列規則,極性保持良好。(3)細胞數量:稀散,較少。(4)核膜:通常較薄。(5)染色質:細膩,較少。(6)核仁:不增多,不變大。(7)核分裂相:不易見到。

功能代謝:除分泌性腫瘤以外,一般代謝正常。

對機體影響:除生長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響不大。

惡性腫瘤

1. 成長特性

(1)生長方式:多為侵襲性生長。(2)生長速度:生長較快,常無止境。(3)邊界與包膜:邊界不清,常無包膜。(4)質地與色澤:通常與正常組織差別較大。(5)侵襲性:一般者有侵襲與蔓延現象。(6)轉移性:一般多有轉移。(7)復發:治療不及時,常易復發。

2. 組織學特點

(1)分化與異型性:分化不良,常有異型性。(2)排列與極性:極性紊亂,排列不規則。(3)細胞數量:豐富而致密。(4)核膜:通增厚。(5)染色質:通深染,增多。(6)核仁:粗大,數量增多。(7)核分裂相:核分裂增多,或出現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謝:核酸代謝旺盛,酶譜改變,常產生異常代謝。

對機體影響:無論發生在何處,對機體影響很大,甚至導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