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不少寶寶易患感冒發燒。一見孩子發燒,劉女士就慌瞭手腳,害怕發燒時間長瞭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第一天就退燒貼、退燒藥一起上,第二天又加上打針和滴鼻;張女士的寶寶也被感冒擊中,但她卻認為小兒感冒沒啥瞭不起,不算啥大病,因此也沒有及時就醫,而是自當醫生給孩子私自用藥,由於用藥不當病情拖延半個多月,反復發作不見好轉。處理小兒感冒發燒怎麼做?小兒感冒發燒食療管用嗎?一起來看下。

小兒感冒發燒食療

飲食原則

宜服生薑、蔥白、桑葉、菊花等具有蔬菜表邪功能的食品。

多飲開水、果汁等飲料,以防傷津。

飲食宜清淡易於消化,可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百合粥、豆漿等。

經常服用益氣補脾藥膳,如紅棗粥、黃芪蒸瘦肉等。

食療驗方

(1)蔥豉湯。蔥白2根,豆豉1克。清水一碗,入豆豉煮沸約3分鐘後,再入蔥白出鍋。趁熱服。服後蓋被取微汗。

(2)薑蔥紅糖飲。生薑5~10克,蔥白3~5根,紅糖適量。三味煎沸約5分鐘,取液趁熱頻飲,服後臥床蓋被取微汗出。上兩方用於風寒感冒。

(3)雙花飲。銀花20克,山楂5克,蜂蜜20克。將銀花、山楂置鋁鍋內加水適量,用武水燒沸3分鐘後,取藥液入杯內,再入水煎沸一次,將兩次藥液合並,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隨時飲用。

飲食禁忌

忌食烏梅、石榴、青梅、楊梅等酸澀食品。

忌食油膩、辛辣之品。

傢長如何正確處理小兒感冒發燒

先別急著用退熱藥

小兒發熱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產生的一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如果盲目退燒可能掩蓋病情,幹擾對病情的診斷。當體溫達到39℃以上時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驚厥反復發作可能造成腦損傷,還可能導致其他危險。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傢族史的病兒,在38℃經物理降溫無效時就可以給孩子適當吃退燒藥。

發熱38.5℃以下最好選擇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方法很多,如夏天傢裡有空調,維持房間溫度於25℃左右,使孩子體溫慢慢地下降,怕孩子受風關掉空調對正在發燒的孩子來說是錯誤的。但如果孩子四肢冰涼又猛打寒戰,則表示需要溫熱,這時要給孩子外加毛毯覆蓋;即使是在秋冬季節,對發熱的嬰幼兒也不能包裹太嚴,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甚至可以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熱量散出。另外,多喝水以助發汗,並防虛脫。水有調節體溫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並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退熱最好選中藥

若孩子發燒38.5℃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等,若伴有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如頭孢類。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兩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西藥。藥物退熱隻用於年齡稍大、高燒的孩子。退熱藥可以選擇臣功再欣(復方鋅佈顆粒)或小快克(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劑量要嚴格按藥品說明書或醫囑執行。

小兒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西藥抗病毒療效多不明顯,退熱藥多有較大副作用。辨證選用非處方中成藥,安全且療效好。小兒秋冬感冒多為感受風寒引起,主要癥狀為發熱、畏寒、頭痛、無汗、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嗽等。治宜辛溫散寒、發汗解表,可選用風寒感冒沖劑;外感風熱引起感冒四季皆可發生,主要癥狀為高熱不退、面紅目赤、咽喉紅腫、流黃鼻涕等。治宜辛涼解表、宣肺清熱,可選用小兒感冒顆粒(沖劑)或小兒熱速清口服液,還可選用風熱感冒沖劑、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夏天感冒多屬暑熱感冒,除有感冒癥狀外,還有發熱、汗出不暢、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表現,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傢庭護理很重要

孩子感冒後,傢長要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腋下測量體溫清潔衛生、方便安全,根據體溫不同給予不同的治療。發燒病人的脈搏會加快,一般而言,體溫每上升1℃,脈搏增加10次。新生兒時最快,嬰兒每分鐘100~120次,1~3歲幼兒每分鐘100次左右。脈搏與體溫不相稱常提示某些疾病。如嬰幼兒肺炎合並膿胸或中耳炎時,脈搏會達每分鐘140~160次。呼吸頻率成人正常值為每分鐘16~20次,兒童則相對較快。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註意通風,防止煙塵,通風時註意不要讓風直接吹著孩子。如果屋裡幹燥,應灑些水或使用加濕器。發燒病人出汗多,要勤換內衣。內衣要幹凈、柔軟,以純棉、絲為佳。要常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衛生。早晚洗臉、洗腳時要註意保溫。

正確飲食促康復

發燒病人要多飲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並補充高熱消耗的水分。在發燒時,胃腸消化力會有所減退,應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而又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爛粥、面條、餛飩等。為瞭開胃,還可給孩子做些爽口小菜。

小兒發燒傢長切勿這樣做

誤區1:燒退病愈

濤濤因高燒、咳嗽而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入院。打瞭3天點滴,濤濤沒有再發燒,咳嗽明顯減輕,濤濤媽認為孩子已不發燒瞭,疾病應該基本痊愈,嚷著要出院。盡管醫生一再解釋孩子的病並沒有好,但她仍然帶著濤濤出院瞭。

沒想到出院後第二天,濤濤就再次發燒,咳嗽更加重瞭。

醫生的話: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瞭病就好瞭的傢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隻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癥狀,燒退隻表明機體產燒與散燒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愈。隻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愈。

誤區2: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冬冬白天有點發燒,醫生說是感冒,開瞭一些藥。服藥後冬冬的燒基本退瞭。可是到瞭晚上,冬冬又發燒瞭,38.5℃,服藥又不見效。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詳細詢問瞭冬冬的情況,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可冬冬媽死活不幹,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病上加病。

醫生的話: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燒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燒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具體做法是,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每天2~3次。隻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幹,避免風吹,是不會著涼的。

誤區3:發燒就是病

樂樂媽給樂樂喂完奶,發現樂樂面色紅潤,一摸腦門似乎發燙瞭,趕緊拿來體溫表一量——37.5℃!連忙翻出傢中的小兒感冒沖劑,準備沖給樂樂喝。恰好這時,樂樂當護士的小姨過來探望,及時阻止瞭她。小姨說樂樂發燒隻是暫時的,是由於穿得過多,加上吃奶用力導致的。經過松解衣被、溫水擦臉,樂樂的體溫很快恢復瞭正常。

醫生的話:

孩子患病容易發燒,但發燒未必就是有病,因為孩子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5℃,偶而達38℃,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因此,孩子體溫暫時升高,隻要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癥狀,可認為正常。但當孩子體溫高於38.5℃時,則應引起重視。

誤區4:用肉湯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幾天瞭,一直在打點滴。豆豆媽看著豆豆日漸消瘦的面龐,心疼極瞭,特地去菜場買瞭些新鮮的豬肉回來煲瞭湯。豆豆盡管不願吃,但還是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下喝瞭一大碗。夜裡,豆豆又發起瞭高燒,上嘔下瀉,哭鬧不安。

醫生的話: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註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但用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治療小兒感冒發燒的三個中醫方劑

一、桂枝湯——當孩子剛開始發燒,體溫不超過38°,頭疼,有的渾身疼,身體上或者額頭上微微出汗。記住瞭,一定要有出汗的癥狀才可以,就需要桂枝湯,這個方子力度很小,主要功能是解表的,發汗力度小。需要喝完藥以後再喝稀粥來幫助發汗,兼養胃液。

桂枝湯:?桂枝9克。 芍藥9克。生薑6克 。大棗掰開4枚。 炙甘草6克

如果是5歲以下的小孩,這是一天3次的治療量。可以一次買兩副一起熬。熬好以後先喝一小碗,再喝點稀粥,悶在被子裡發汗。汗出體溫會降下來。然後再喝一小碗。如果到晚上的時候體溫還升到38°以上就要考慮換方子瞭。

二、麻黃湯:——當孩子發燒39°以上,並且渾身無汗,發冷。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一定要註意。孩子燒的厲害,但是不出汗,而且總要蓋被子。這時候就必須上麻黃湯。麻黃具有強力發汗的功能,喝下去半小時內必發汗。皮膚毛孔一打開,裡面寒氣就跟著排出來瞭。體溫就一定會降下來。麻黃湯不要多喝。一般隻喝一兩副。出瞭汗以後就不要再喝瞭。否則傷津液。

麻黃湯: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小孩開兩副,一起煮。一般一副就夠瞭,因為沒多錢開兩副備用。省的需要還得再去買。煮好以後先讓孩子喝四分之一。蒙上被發汗。一般喝完半小時開始退燒,汗發的少可以再喝四分之一。基本就沒問題瞭。燒會慢慢的退下來。如果是下午喝藥要等到當天夜裡1點以後體溫才能恢復正常。如果是半夜喝藥,一般第二天中午之前就會好。這是感冒的一個規律。因為上午陽氣升,下午陽氣降的原因。

三、人參白虎湯——白虎湯區別是高熱。總愛喝水。最大的特點是不怕冷。蓋被子就嫌熱。溫度一般39°左右,偶爾伴著肚子難受。隻要對癥必上白虎湯。不用懷疑。我一般用人參白虎湯,就是在白虎湯的方子裡加點人參。為瞭是補津液。如果汗出多瞭就需要加人參。出汗少就不用加。

人參白虎湯:知母15、石膏25、炙甘草9、粳米18、黨參10。

小孩開兩副,一副是小孩一天的用量。一天分三次喝。粳米用黏米代替。包粽子那種米。煮的時候先煮石膏和梗米,20分鐘以後再放其他藥。把藥煮成粥黏糊糊的樣子就可以瞭。喝瞭以後體溫會逐漸下降。如果發燒第一天喝第三天就會降到正常。中間會有一些變化需要觀察,舌苔由白到紅,手腳由冷到熱,開始放屁排便,精神頭也逐漸好起來,這都是好轉的跡象。

小兒感冒用藥誤區

1.有的傢長可能從自身經驗的角度出發,認為感冒是小事,不用著急上火,也不用吃藥,自己就可以痊愈,事實上,很多人是不藥而愈的,但是兒童這個年齡段有自己的獨特的特點,因為兒童身體尚且發育的不是很健全,自身免疫系統還比較薄弱,所以抵抗感冒的能力比成人要差很多,所以兒童患上感冒的幾率遠遠高於成人,成人能夠抵抗的感冒病毒,兒童可能就抵抗不瞭,如果患上瞭感冒不加以治療的話,可能會轉為其他的疾病,比如: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所以兒童患上瞭感冒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診治。

2.很多傢長認為抗生素就是速效藥,孩子一感冒就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這是不對的。感冒往往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隻是能夠起到抑制與殺死細菌的作用,不能夠對病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濫用抗生素還會造成細菌的抗藥性增加,體內菌群失調等,所以孩子感冒瞭一定要慎重使用抗生素。

3.很多傢長在給孩子用藥的時候不是很在意藥品的成分,胡亂的配藥使用,這是非常不對的。很多藥品的成分具有相同的成分,在使用的時候要註意不要疊加使用。在使用藥物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癥狀配合使用,使得藥品的成分能夠互相補充。

4.有很多傢長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口服藥的效果不如打針。事實上不是這樣的,過度治療隻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對於疾病本身沒有什麼大的作用。

5.另外還有幾個誤區:有很多傢長認為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藥更好;一樣治療感冒,成分一樣的藥物不用買貴的;註射瞭流感疫苗就一定不會再得感冒;中藥沒有任何副作用等。事實上這些都是感冒用藥的誤區,都是不正確的,所以傢長朋友一定要註意,不要在這些誤區中栽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