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纖維瘤雖然不是最常用的辦法,但是對大部分纖維瘤患者控制病情還是比較有效的,因此建議患者結合人參皂苷Rh2一起治療。可以加強抗癌作用,防止惡化;也可促進身體恢復,增強免疫功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調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營養全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飲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燒烤,醃制等食物,平時進食定時定量,合理營養為原則,多吃蔬果蔬菜。另外註意適時調理心理,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適當的運動對於康復也很重要。

纖維瘤的病癥是什麼

1.臨床表現

為小的肉色到暗褐色針頭大和較大無蒂和帶蒂的乳頭狀瘤,常發生於頸部,往往與小的脂溢性角化病伴發,也常見於腋窩,眼瞼,其次為軀幹和鼠蹊部,有些帶蒂的軟纖維瘤呈淚滴狀,觸之似小的囊袋,偶亦可因小蒂扭曲而發炎,觸痛,甚至壞死,患者體重增加或妊娠期常數目增多,結腸息肉患者本病的發生率似較高,以往常報告為肛周軟瘊或皮膚皺褶的疾病,現被稱為嬰兒肛周角錐形隆起(infantale perianal pyramidal protrusions),該病發生於幼兒,通常為女性,皮損發生於前中線到肛門處,隨時間經過可消退,一般不需治療。

2.分型表現

(1)絲狀型軟纖維瘤:多發,常見於頸側面,皮損為多發性絲狀突起,質軟,寬約2mm,長約5mm。

(2)蒂型軟纖維瘤:多見於頸,面或軀幹下部,皮損質軟,表面光滑,直徑約1cm,通常有蒂,若發生蒂扭轉和梗死,可引起疼痛不適。

(3)丘疹型纖維瘤:多發性小丘疹,直徑1~2mm,丘疹表面有溝紋,好發於頸部和腋下。

三型皮損膚色均呈正常或色素稍增深。

中醫能治愈纖維瘤

目前,除手術治療外,主要采用中醫中藥治療,激素治療不常用.盡管手術是乳腺纖維腺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並不意味著隻要一發現腺瘤就需立即手術.由於你年齡還較小,如果腺瘤不大,則不宜立即手術,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乳癖消,逍遙丸,乳增寧或小金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乳腺纖維瘤的發生和癥狀的輕重還常與情緒變化有關,多數女性在心情不舒暢的情況下及勞累過度時,會很快出現癥狀或使癥狀加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合理作息,對該病的恢復是非常有益的.

乳房纖維瘤是乳房的常見良性腫瘤,生長緩慢,腫塊呈球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質地堅韌,邊界清楚,觸之有滑動感.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系,好發於性功能旺盛時期(18至25歲). 乳腺纖維瘤主要原因:一是先天性因素,即乳腺小葉內纖維細胞對雌激素敏感性異常增高,是這些纖維細胞所含的雌激素受體的數量較多導致;二是由於雌激素的過度刺激所致,乳腺纖維瘤的形成與卵巢功能旺盛,機體和乳房局部組織對雌激素過度刺激的敏感性有關.乳腺纖維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

中醫中藥治療也可以.盡管手術是乳腺纖維腺瘤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並不意味著一發現乳腺纖維腺瘤就需立即手術,而是應嚴格掌握手術時機以及手術適應癥,不能一概而論,如20歲左右的未婚女性,如果乳腺纖維瘤不大,則不宜立即手術,可嚴密隨訪.超過1cm需手術切除,術後纖維瘤病理檢查以排除癌變的可能.

纖維瘤如何檢查鑒別

一、檢查

借助MRI可區分硬纖維瘤和神經纖維瘤。盡管硬纖維瘤具有局部侵襲性,但大部分在CT上表現為邊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與典型的呈浸潤生長的惡性腫瘤不同,結合臨床表現可加以區分。

以上是對於硬纖維瘤應該做哪些檢查方面內容的相關敘述,下面再來看看硬纖維瘤應該如何鑒別診斷,硬纖維瘤易混淆疾病。

一、鑒別

由於硬纖維瘤臨床及影像表現不典型,因此術前診斷很困難。發生於腹壁的硬纖維瘤有一定的特征,腹壁良性腫瘤以硬纖維瘤、神經纖維瘤和脂肪瘤常見;惡性以淋巴瘤、軟組織肉瘤及轉移瘤常見。脂肪瘤CT表現典型,不需鑒別。而借助MRI可區分硬纖維瘤和神經纖維瘤。盡管硬纖維瘤具有局部侵襲性,但大部分在CT上表現為邊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與典型的呈浸潤生長的惡性腫瘤不同,結合臨床表現可加以區分。

纖維瘤手術後吃什麼好

1、飲食應高蛋白低脂肪。乳腺纖維瘤的女性應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奶制品、魚類、豆類、雞蛋等。高蛋白可以多補充體氨基酸,增加患者的營養和抵抗力。低脂飲食是為瞭避免脂肪攝入過多,堆積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負擔,加重病情。

2、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患病者應該多補充維生素,新鮮的水果蔬菜裡面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青菜、芹菜、蘋果、獼猴桃、椰子等。

3、少吃含雌激素多的食品。乳腺纖維瘤的發病和雌激素密切相關,所以飲食應該避免含有雌激素的食品,否則容易使得病情反復。

4、做到少吃多餐。飲食上需要引起重視,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做到一日多餐,飲食上需要葷素搭配。

5、多吃抗乳腺纖維瘤作用的食物。抗如纖維瘤的食物可以多吃,如甲魚、蘑菇、黑木耳、海帶、海藻等食物可以多吃。

纖維瘤是怎麼回事

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vonrecklinghausen病)以皮膚色素沉著,脊神經或顱神經的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和多發性的皮膚腫瘤為其特征,並且可伴發膠質瘤和腦膜瘤。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周圍神經纖維瘤病基因位點在17q11.2,雙側聽神經纖維瘤病則在22qll~q13.1。日本報道,每10萬人中有31.9~40·5人患有神經纖維瘤病,並發現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該病首先由smith(1849)描述,vonrecklinghausen(1882)從臨床表現與病理特征方面作瞭更全面的描述,故命名為vonrecklinghausen氏病。以後,一些學者如yakovlev及guthrie(1931)、lichtenstein(1949)、crowe、schull及neel(1956)等從臨床、病理、病因等方面作瞭全面的分析。

[病因和發病機理] 本病病因尚未明瞭。有人認為可能與染色體的異常有關;也有人認為可能為神經系統、肌肉、骨胳及皮膚的一種先天性發育不良或先天性外胚葉發育異常;還有的認為與胚胎神經嵴分化能力不完全細胞(或稱母斑細胞)向全身泛發增殖的結果有關。總之,目前認為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引起的神經外胚葉發育異常性疾病。

[病理改變] 主要表現為全身多器官的腫瘤,以皮膚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為多。皮膚神經纖維瘤一般分界清楚,但無包膜;常為多發性。腫瘤切面可見旋渦狀纖維,灰白略透明,極少發生囊腔形成或出血。鏡下腫瘤由增生的神經鞘膜細胞和纖維母細胞構成,排列緊密,成小束狀分散在神經纖維之間,伴有多量網狀纖維和膠原纖維及疏松的粘液樣基質。神經系統最常見的腫瘤是聽神經瘤(又稱雪旺氏細胞瘤、神經鞘瘤)、視神經、基底神經節和丘腦部位的膠質瘤以及腦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