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父母們有沒有經驗,就是小朋友在發燒的同時,身體突然會全身,或是局部出現抽筋的現象,有時更會轉眼間就神智不清、眼睛上吊,真是讓人嚇得不知所措, 這種會令人暫時失去知覺的癥狀,稱為“熱性痙攣”,通常最容易發生在體質差、年紀小(六個月~五歲)的小孩身上,並且會伴隨著高燒(上呼吸道感染)時發生,而且男孩子的機率會比女孩子高。

小孩發燒伴抽筋的處理

熱性痙攣”都不會有立即致命的危險(機率非常低),所以一旦發生時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過於緊張而一直搖晃,或搓揉小孩的手腳。如果有嘔吐現象時,也要將頭側向一邊,免得嘔吐物阻塞瞭呼吸道。如果五分鐘之內仍然抽搐不止,或是停止抽搐但無意識,必須要馬上送醫,而在送醫院的同時,也要顧慮到呼吸道是否暢通。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是發生在中樞神經時,就要特別註意瞭!有可能是因為腦部受到病毒的感染破壞,而產生瞭發燒和抽筋的現象,必須趕緊就醫加以治療,否則會有嚴重的後遺癥。

關心子女的傢長可能會問:我的小孩是不是得瞭癲癇呀?不然小小的發燒怎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其實不用太緊張,前面提過瞭,這種痙攣隻會在發燒時才會出現,而癲癇則是完全無預警的,並且是無誘發原因造成的。如果真的還不放心,可以到醫院做腦部影像掃描、腦電波檢查。

爸爸媽媽們,現在可以不必為瞭熱性痙攣,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瞭。隻要小心註意、鎮靜的處理,它也隻不過是小孩發高燒時的“附贈品”而已。

小孩抽搐並發燒怎麼回事

發熱是由於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並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幹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瞭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癥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寶寶發燒怎麼辦

如果寶寶體溫持續升高,超過37.5℃,爸媽就要開始為寶寶降降溫瞭。爸媽可通過以下方式幫助孩子降溫:

1、改變環境。將寶寶置於空氣流通的陰涼處,適當減少衣服和蓋被,註意不宜將寶寶緊緊抱在大人懷中,以免體內熱量不易散發,如夏天將寶寶置於空曠房間內,可有利於寶寶的熱度下降。

2、毛巾濕敷。用溫毛巾擦寶寶四肢,或用濕毛巾敷額部,幫助退熱。

3、溫水浴。盆浴,水溫應低於寶寶體溫2-3℃,亦可在溫水中加幾滴風油精,並讓寶寶身體浸泡在水中10-15分鐘,如因條件受限,不能給寶寶泡浴則可用溫熱的濕毛巾給寶寶反復擦洗全身10-15分鐘。

4、反復多次給寶寶喂水、盡量讓寶寶臥床休息。

對發熱的孩子采取上述退熱措施的同時,應密切觀察寶寶的其它情況,如有沒有咳嗽、精神狀況好不好等等,溫度過高則要去醫院就診。

37度算發燒嗎

37度不算發燒,屬於正常范圍內。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寶寶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新陳代謝較旺盛,體溫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安靜時體溫較低,活動時體溫較高,清晨2點-6點,體溫最低,下午2-8點體溫最高,波動幅度約為0.6℃左右。所以,孩子的體溫有時候會隨著周圍溫度而變化,隻要孩子的精神可以,沒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就不用太過擔心。

發燒利弊談

發燒並不是疾病,而是表明瞭體內有疾病的存在。孩子發燒是疾病傳達的信號,(從這方面說是有利的,有利於傢長及時到醫院為孩子檢查治療。再者,發燒以後機體由於體溫升高,免疫系統能力得到加強,人體內的白細胞吞噬和殺菌作用增強,產生抗體增多,同時肝臟解毒能力加強。發熱可促進白細胞的趨化作用。發燒時血清內的鐵下降,使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生長繁殖必要的原料,而受抑制。發燒可增加體內物質代謝能力,使機體抗損傷和修復能力加強,從而加速炎癥的消退。所以說發燒不可怕,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個重要機制。當小兒發燒時,傢長們應正確對待,仔細觀察,不應急於退燒。暫時性退燒,容易造成對病原體的忽視而延誤診治。尤其輕、中度的發燒,無論對診斷疾病還是對抗病原體損害都有好處。

發燒是一種病理的過程,是由各種疾病引起的異常表現,對人體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發燒本身也會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的異常。燒時心臟跳動和呼吸加快,血壓上升,心血管系統負擔加大,並且容易導致體內酸堿平衡紊亂。由於發燒時腎臟內的腎小管上皮細胞會產生腫脹,即使沒有腎臟病的孩子也會出現蛋白尿。發燒還可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異常,對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鐵元素等吸收或消化能力降低,同時由於機體代謝加快,引起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發燒後由於毒素作用和循環血液高溫,可使大腦皮層興奮性增強,孩子會表現出煩躁不安,頭痛頭昏、註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體溫過高或持續時間過長,還會引起神經功能抑制,使患兒昏迷,此時大腦皮層以下神經還處在興奮狀態,患兒會出現不自主的肌肉收縮,就是我們常說的“抽風”,醫學上稱為“高熱驚厥”。如不緊急處理,可能造成窒息或其他嚴重後果。當體溫超過41℃時,可引起腦細胞的變性,此時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受限,失去調節功能,而且孩子會因為大腦受損而出現智力障礙和呼吸不規則等。體溫超過43℃達幾個小時,就可引起死亡。

因此,傢長們一定要密切註意對孩子的護理,必要時利用物理或藥物等方法進行降溫。另外,高燒的原因是疾病,治療或預防孩子的高燒還是從原發病入手,體溫控制後要積極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