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並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並用,故稱為針灸。針灸治病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現代人說針灸,多數時候僅指針療,已經很少包含艾灸的內容瞭。

艾灸治療痛經效果好

艾灸治療痛經是應用比較廣泛的治療方法,那麼具體的艾灸治療痛經方法是怎麼樣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咨詢瞭相關專傢,專傢為我們推薦瞭如下內容,我們專業解釋一下,看看怎麼才能夠正確治療痛經。

艾灸無針、無創、無痛,與拔罐、刮痧、針刺、按摩並稱為中醫外治五大療法。

艾灸能使衰弱之機能激發旺盛活力,也能使亢進之功能得到抑制。可謂虛寒者能補,鬱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可增強新陳代謝和機體抵抗力,尤其對女性宮寒痛經有顯著的調養功效。

宮寒痛經的姐妹們在經期往往腹痛連綿,有些還伴有腰酸背痛,喜溫怕冷;重者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腳冰涼,坐臥不寧。長此以往,還會導致氣機不暢、氣血瘀滯、內分泌失調,使得顏面失於濡養而表現出痘痘、斑點、晦暗等外在問題。

以上是對艾灸治療痛經做出的分析,專傢指出艾灸治療痛經效果好,更安全,是深受大傢喜愛的治療方法,要求大傢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辦法。

艾灸療法有哪些禁忌

艾灸療法,是中醫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養生的療法。不少人認為針和灸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不然。雖然它們都是建立在人體經絡穴位的認識之上,但針療產生的隻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藥物和物理的復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以達到治病防病、養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處還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針療不斷得到發展,而艾灸卻受到瞭人們的冷落。艾灸在施治過程中,燒灼患者經穴,會在身體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學大師周楣聲先生指出,正是病痛與灸瘡帶給患者的雙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並呼籲對艾灸深入研究,推進艾灸的現代化發展。艾灸的作用有哪些這裡不做過多的討論,需要具體瞭解這幾種灸法的朋友,可以去“香怡艾灸養生指南”看看!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艾灸療效獨特性的認識,艾灸療法重新得到瞭醫學界重視,現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現代的溫灸療法,並不直接接觸皮膚,采用艾條懸灸和艾灸器溫灸的方式作用治療疾病保健養生隻用,效果也很好。並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不會燒灼皮膚產生疤痕的特點。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中醫的治療方法,用艾炷為主熏灸穴位來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溫經通絡、溫陽補氣、補中益氣的作用。中醫提示,艾灸雖好,但一定要註意以下十個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要註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註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註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註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註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註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禁忌七: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瞭舊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時要註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禁忌九: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時,或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美容法

艾草被中醫稱為百草之王,擁有良好的治療功效。《本草綱目》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中又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肌膚出現問題,很多是因為身體內部的機能故障而導致的。許多女性貪涼,吃冷飲、涼水果,隨便節食又暴飲暴食,這會使脾胃受到一定傷害,表現在臉上就是黃褐斑。而白領女性和更年期女性的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則會引起腎臟功能不好,從而可能導致眼袋、臉上長黑斑和面部水腫的情況。

針對這些最常見的問題,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頭部的主要穴位(太陽穴、睛明穴、百會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後再在身體上的穴位(關元穴、足三裡、三陰交等)施灸的辦法,對癥調理女性的身體狀況,可以說是給女性整個身體“做美容”。

美容灸

皺紋

艾灸取穴:百會、陽白、印堂、下關、神闕、阿是穴。

色斑

中醫認為:“腎氣不足、肝鬱氣滯,血瘀,脾氣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潤澤顏面,致生斑。”

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氣海、足三裡、三陰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瘡

中醫認為,過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濕熱內蘊上蒸;或肺經蘊熱,外受風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熱蘊結,均能釀成痤瘡。

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美體灸

瘦身

除去遺傳因素等,中醫理論認為,貪圖安逸或情緒不暢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產生水濕,流溢肌膚,蓄積於皮裡膜外,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所以除瞭控制食量、多運動外,內調也是瘦身美體的關鍵。

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陽池,配合大椎、命門、三陰交、地機。

艾灸療法的瞭解

不少人認為針和灸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不然。雖然它們都是建立在人體經絡穴位的認識之上,但針療產生的隻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藥物和物理的復合作用。

艾灸有很多不同凡響之處。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針療不斷得到發展,而艾灸卻受到瞭人們的冷落。艾灸在施治過程中,燒灼患者經穴,會在身體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學大師周楣聲先生指出,正是病痛與灸瘡帶給患者的雙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並呼籲對艾灸深入研究,推進艾灸的現代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艾灸療效獨特性的認識,艾灸療法重新得到瞭醫學界重視,現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現代化的艾灸治療儀是傳統艾灸材料與光電儀器的結合,在現代新型熱源的作用下(如紅外線、磁療)充分發揮艾的藥物效用,並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不會燒灼皮膚產生疤痕的特點。

夏季體質虛寒可試試穴位艾灸

你是否經常手腳冰涼,畏寒怕冷?那麼你可能是虛寒體質哦。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陽氣不足,可試試穴位艾灸。

有句話叫做冬病夏治,就是說一些冬春無法治愈的疾病可通過夏天恰當的艾灸,益氣補陽,治養結合,從而達到顯著地治療效果。

中醫主張“春夏養陰”,“冬病夏治”便是這種理論的具體體現。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膚毛孔是開合的,艾灸會很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因而通過艾灸治療,可使一些過敏疾病、慢性疾病、風濕病等進行有效治療。

但是艾灸並非所有人都是適用,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能通經絡,祛除寒濕,補陽益氣,因而更適合陽虛、氣虛人群。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陽氣不足、怕冷、手腳冰涼的虛寒體質者,在夏季最好進行“溫陽”療法,從而達到保護陽氣、補中益氣、改善臟腑陽氣不足的療效。

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艾灸足三裡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需註意,艾灸足三裡盡量不要發生灸瘡,即艾灸條熏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

若要養腎,也可艾灸湧泉穴。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

《黃帝內經》有雲:“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說:腎經之氣來源於足下,並湧灌向全身各處。堅持艾灸湧泉穴,可益氣補腎,改善身體陽氣不足的現狀。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註意保暖,加強運動,不吃寒涼,多吃促進血液循環,含鐵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加以堅持便可取得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