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那麼腳氣的偏方有哪些,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腳氣的偏方

一、鹽薑水除腳臭

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薑,加熱至沸,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松,可消除疲勞。

二、白醋治腳氣

腳氣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塗患部,止癢又殺菌,有輕微脫皮,塗一次可半個月不犯,再犯再塗。

三、花椒鹽水治腳氣

花椒10克、鹽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溫度不致燙腳瞭,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鐘,連續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過的花椒鹽水,第二天經加溫,可連續使用。已潰瘍感染者慎用。

四、米醋治腳氣

米醋一斤,將醋倒入盆內,浸泡或浸洗,每日兩次,每次約一小時,消炎殺菌,可治腳化,又簡單,見效又快,輕者四天根治。

五、大蒜治腳氣

生大蒜頭兩隻,去皮放入半斤醋內泡3天,再用大蒜頭擦患處,每日3次。連用7-10日,有消炎和殺死細菌之特效。

六、白蘿卜去腳臭

白蘿卜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復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引發腳氣的病因

“腳氣”是非常煩人的一種疾病,它不僅有股味道,還會伴隨著一陣奇癢,不容易根治,更容易復發。所以得瞭“腳氣”的人們特別煩惱。小編今天想為大傢介紹一下“腳氣的病因”,讓大傢更加瞭解“腳氣”,從而更好地對抗“腳氣”。

致病菌多系毛癬菌屬與表皮癬菌種,主要菌種有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因其抵抗力強,不易控制,已成為我國當前足癬的主要致病菌。

腳氣是侵犯表皮、毛發和趾甲的淺部黴菌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絕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腳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腳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是足蹠部皮膚沒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黴菌的脂肪酸。

二是足蹠部皮膚汗腺較豐富,出汗較多,造成有利於黴菌生長的潮濕環境。

三是足蹠部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質蛋白為黴菌生長的營養物。

此外,由於穿著鞋襪,局部環境悶熱,腳汗難於透發而潮濕,從而更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

所以“腳氣”不會是無緣無故“黏”著你,一定是你腳部的衛生工作或者是因為身體免疫能力而讓“腳氣”找上瞭你,所以一定要註意衛生和加強身體免疫,這就是預防“腳氣”最有效的方法。

腳氣的典型癥狀

腳氣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足蹠及邊緣,劇癢。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瞭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有以下幾種類型:

1.水皰型: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佈,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第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癥狀是足蹠、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腳氣飲食禁忌有哪些

【南瓜】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明.李時珍就曾指出:“多食發腳氣。”《本草求真》亦雲:“凡人素患腳氣,於此最屬不宜。”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說:“腳氣痞悶,皆忌之。”

【雞蛋】根據清代食醫王孟英的經驗,腳氣患者忌吃雞蛋。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明確告誡:雞蛋“多食動風阻氣腳氣皆不可食。”

【鴨肉】根據前人經驗,患有腳氣之人,不宜多吃鴨肉。如清代食醫王孟英曾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多食滯氣,滑腸,凡為陽虛脾弱痞脹腳氣,皆忌之。”《飲食須知》亦雲:“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患腳氣之人忌食之。”

【甜瓜】根據古代醫傢經驗,患有腳氣病者應當忌吃甜瓜。如《孫真人食忌》中早有記載:“患腳氣病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凡虛寒多濕腳氣,皆忌食。”

【荸薺】又稱烏芋。性寒,味甘,但患有腳氣病人忌食之。如清代名醫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中指出:“烏芋,蓋以味甘性寒,力善下行,是以冷氣勿食,食則令人每患腳氣。”

【白酒】俗稱燒酒,為一種烈性酒。明.李時珍曾說:“燒酒,純陽之物,與火同性,過飲不節,殺人頃刻。”同時它還會導致B族維生素的缺乏,也包括維生素B1的缺失。所以,已患有腳氣病,即維生素B1缺乏癥者,應當戒酒。此外,腳氣病患者還應忌吃大蒜、蓴菜、蠶蛹、蝦子、螃蟹等。

腳氣的危害

腳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腳部皮膚病,但是很多患有腳氣的人都不把腳氣當病看,感覺腳氣的危害並不是很大,就是癢點也沒什麼,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腳氣的危害不隻是癢的問題。

首先,腳氣會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患有腳氣的人會產生嚴重的瘙癢,嚴重時甚至會產生疼痛,雖然輕者不會感到明顯不適,但身處遊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場所時會產生自卑感。

其次,腳氣具有強大的傳染性,勢必會影響傢人的健康,因此腳氣感染的預防不可小視。由於患者重視不夠,不僅難以治愈、容易交叉傳染,嚴重的足部真菌感染還與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全身疾病密切相關。腳氣是因為腳部的汗腺過於發達,出汗比較多,過多的腳汗導致瞭細菌和真菌的肆意孳生。雖然這個不是病,但是也很容易引起皮膚感染。主要應對方法是靠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配合藥物來改善,其中噴大腳樂噴劑之類的的效果強一些。

再次,腳氣還會繼發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果治療不積極,抓撓後極易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癬、體癬、頭癬等。更嚴重的是,搔癢時的抓撓會導致局部細菌感染,可發展成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及丹毒,可謂後患無窮。

真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它們生命力很強,不怕冷、不怕光、不怕幹燥,即使離開人體幾個月甚至幾年、十幾年也不一定死亡。一項針對“皮膚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傢庭成員”的調查發現,85.4%的患者與其傢庭成員感染的致病真菌相同。這個數字有力地證明,在傢庭成員之間傳播真菌的可能性極大,尤其是對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和老年人有較強的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