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發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人們的生活工作,運動中的各類不良因素都影響頸部。其發病有一個潛伏積蓄的過程,發病的早期為頸椎,關節,韌帶,肌肉出現一種不健康的表現,人體的生理狀態尚能維持代償完成它的生理功能。那麼,頸椎病的發病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頸椎病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

(一)外因:外部因素主要是頸部損傷和慢性勞損

1、與職業有關:長期使頸部保持同一種姿勢,比如說長期伏案工作的工作人員(教師、從事編輯、紡織、手工等工作的)。這種頸椎病的原因較為常見。

2、不良姿勢: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在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極易出現頸部損傷。

3、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癥會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豐富的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重要發病因素,這可能與軟組織慢性勞損炎癥相互影響而加重病情的原因。

4、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癥狀的產生。

5、勞損: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的情況下極易勞損,如長期坐辦公室,在電腦前日復一日低頭伏案工作等,如晨沒有頸部鍛煉,肯定會得頸椎病。

6、風寒濕因素: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回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而產生無菌性炎癥。因此,風寒濕因素不僅是誘因,也可作為病因引起病變產生癥狀。

(二)內因:頸椎自身結構或全身其他部位疾病等

1、遺傳因素:這是主要的頸椎病的病因。

2、頸椎結構的發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頸椎退變等是一些頸椎病發病主要因素。據統計40-50歲有退變者占25%,55歲以上有退變者占 85.5%。頸椎中央椎管、神經根管狹小者頸椎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頸2頸3椎體融合,椎弓根和椎板骨突,頸肋、第7頸椎橫突肥大,頸椎隱裂,顱底凹陷等。

3、一些疾病引起的骨關節結構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狹窄、髓核突出、後關節及關節囊松弛,使關節半脫位或錯位、關節功能紊亂、黃韌帶肥厚、皺疊及骨贅形成,這樣更使槍管容量狹小、椎間孔變小、橫突孔狹小或扭曲,致使脊髓、椎動脈、神經根或交感神經受壓或刺激、甚至食道也可受到壓迫。

得瞭頸椎病需要到醫院做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頸椎病的試驗檢查

頸椎病的試驗檢查即物理檢查,包括:

(1)前屈旋頸試驗 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2)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 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癥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3)臂叢牽拉試驗 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4)上肢後伸試驗 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2.X線檢查

正常4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存在頸椎椎體的骨刺。故有X線平片之改變,不一定有臨床癥狀。現將與頸椎病有關的X線所見分述如下:

(1)正位 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椎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2)側位 ①曲度的改變 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②異常活動度 在頸椎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③骨贅 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④椎間隙變窄 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⑤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 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⑥項韌帶鈣化 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3)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3.肌電圖檢查

頸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癥的肌電圖檢查都可提示神經根長期受壓而發生變性,從而失去對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

4.CT檢查

CT已用於診斷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脊髓腫瘤等所致的椎管擴大或骨質破壞,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松的程度。此外,由於橫斷層圖像可以清晰地見到硬膜鞘內外的軟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故能正確地診斷椎間盤突出癥、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癥,對於頸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得瞭頸椎病的患者在臨床醫學上都有哪些常見癥狀

癥狀一:突然摔倒。頸椎病的突然猝倒癥狀,表現為頸椎病患者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臨床特征是頸椎病患者發病時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

癥狀二:頭痛。頭痛是頸椎病常見癥狀,頸椎病發生以後,枕大神經病變是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因為椎動脈分支枕動脈供給枕大神經,臨床上椎動脈痙攣引起枕大神經缺血,而出現枕大神經支配區頭痛癥狀,為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頸椎病患者有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

癥狀三:視覺障礙。頸椎病發生以後,會引起椎基底動脈系痙攣,繼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頸椎病患者會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等癥狀。

癥狀四:上肢無力。上肢無力是頸椎病癥狀表現之一,不少頸椎病患者,甚至還會伴有手指發麻、肢體肌膚功用減退等癥狀。頸椎病患者的肢無力,一般是頸椎間盤病變壓榨脊神經根所造成的。

得瞭頸椎病容易引起哪些並發癥

1.吞咽障礙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幹咳、胸悶等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前緣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過速使食管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所引起。

2.視力障礙

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3.頸心綜合征

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這是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所致。

4.高血壓頸椎病

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並存。

5.胸部疼痛

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6.下肢癱瘓

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這是因為椎體側束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癥。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所致。

頸椎病健康教育指導

飲食指導:

註意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谷物、海帶、紫菜、木耳、水果、蔬菜等達到增強體質目的。尤其應多食富含 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等,以增強病人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對防止頸椎病進一步發展有益。中醫認為胡桃、山臾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關節退變的作用。

日常生活指導:

本病年老體虛退變是根本,頸部受涼、外傷、同一姿勢過久(如長期枕高枕頭、低頭、仰頭工作),另外患咽喉炎等都可誘發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誘發因素,及時消除咽喉部的炎癥。若為長期低頭工作者,應半小時活動頸部一次,要防止突然回頭或頸部用力過猛,平時乘車不要打嗑睡,防止急剎車時引起頸部揮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