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腫瘤是在生活中相當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腮腺腫瘤一般發生在外耳道前下方的部位,但是又很多人對於腮腺腫瘤卻不是很瞭解,對於腮腺腫瘤的治療,一般會選擇手術治療,那麼腮腺瘤的癥狀都有哪些,下面來瞭解一下。

腮腺瘤的癥狀都有哪些

腮腺腫瘤以發生在面神經淺層的腺葉組織者居多,約占80%以上。絕大多數腮腺腫瘤患者在無意中發現以耳垂為中心出現無痛性緩慢增長的腫塊。病期不定,長者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腮腺腫瘤的表現為疼痛尤其持續性痛並進行性加重,或面神經功能障礙或麻痹,是腮腺惡性腫瘤的征象之一,但並非所有惡性腫瘤都有此癥狀。惡性腫瘤合並面神經麻痹者頸淋巴結轉移率增加,預後也較差。約10%的腮腺腫瘤發生在腮腺深層組織。由於位置深在早期不易發現,達到一定體積時,可見患側扁桃體後上方軟腭膨出。

腮腺腫瘤術後應如何飲食

一、腮腺腫瘤術後飲食:一般而言,腮腺腫瘤手術過後,患者的日常飲食不當會刺激傷口,使傷口得到感染,危害健康。手術後傷口加壓包紮,導致患者傷口疼痛,張口及咀嚼困難,患者因此減少進食,可告訴患者這是暫時性的,松開包紮後可恢復。在此期間進高熱量、高蛋白、無渣不含纖維素的溫涼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勿食酸性食物,盡量減少咀嚼,少食多餐。做手術後飲食還要特別註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1、新鮮、易消化食物為主:應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每餐必備。禁酸飲食,如橘子,楊梅,青蘋果,橙子、香椿,香菜,豆芽、牛肉,羊肉,鯉魚等。不吃鹽醃、煙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

2、多吃防癌抗癌的食物:宜吃增強免疫力、有抗腮腺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魚、龜、鯊魚、蛇、山藥、菜豆、香菇、大棗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少吃多餐,如稀藕粉、米湯、西紅柿湯、蛋湯、去渣綠豆湯、菜湯、稀面湯、豬肝湯、豆漿等。選用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如海蜇、紫菜、淡菜、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薺菜、荸薺、香芹等。但此類食品性滯膩,易傷脾胃,食納差和發熱時要少吃。

3、不同體質選用不同食物: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可食用乳鴿、鵪鶉、雞蛋、大棗、圓肉、生薑、大蒜、鮮菇等;肝腎陰虛可用烏雞肉、豬腰子、黑豆、黑芝麻、核桃、鮑肉等;血虛可食用豬肝、豬骨、鵝血、菠菜、豆制品等。

4、不同病種選用不同食物:肺癌病人可酌情選用水鴨、豬肺、百合、白木耳等;體虛舌質紅時可選用黑白木耳、鰻魚、淡菜、蜂蜜;痰多咳喘者可用雪裡蕻、竹筍、大頭魚、蘿卜、枇杷等;黃膿痰多時可用生梨、柿子。胃癌病人脾胃虛濕熱時可食用苡仁、蓮子、豇豆、大棗、青魚等;脾胃虛寒時可用羊肉、龍眼肉、幹薑等;上腹飽脹消化不好時可食用雞肫、生薑、枇杷、佛手。肝癌患者有黃疸時可食用螺、鯉魚湯、苜蓿等;腹水時可選食冬瓜、萵苣、赤豆、鯉魚、西瓜等;食管癌可選用牛奶、韭菜汁、蕹菜、鵝血等。

二、術後飲食有禁忌:做瞭腮腺腫瘤手術之後是否需要忌口,其實民間說法頗多。有的主張忌口,有的認為不要忌口,什麼都可以吃。有的認為不能吃雞、螃蟹、牛,肉、鯉魚等。究竟要不要忌口,中醫相對主張適當忌口,西醫一般不提倡忌口。

腮腺腫瘤的手術原則是什麼

外科手術是治療腮腺腫瘤唯一有效的手段,首次術式是否正確徹底是治愈的關鍵。腮腺良性腫瘤手術中必須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保證面神經不受損傷,特別是顳面幹;二是禁忌弄破腫瘤包膜,否則會導致瘤細胞種植復發。腮腺良性腫瘤的標準術式是保存面神經,將腺葉及腫瘤一並切除。由於腮腺外形不規則,具有多個突起,不可能把腺葉組織全部切除。因此常需依據腫瘤在腺體內的位置及術中情況來決定切除范圍。在手術前可從腮腺導管註入1%亞甲藍染色,使腺體呈淡藍色,而神經呈銀白色,極易辨認。手術時絕對禁忌作順包膜剝離的腫瘤剜出術。混合瘤包膜厚薄不一,常不完整,包膜內常有瘤細胞侵入。順包膜剝離切除混合瘤,常可導致腫瘤復發。腺淋巴瘤本身具有多灶性特點,它的發生和淋巴結有密切關系,腺淋巴瘤手術時應同時切除部分腺葉的淋巴結。另外,有些腮腺惡性腫瘤臨床表現頗似良性,也不允許簡單地沿腫瘤包膜剝離,將腫瘤摘除。

腮腺惡性腫瘤的手術應遵循惡性腫瘤的手術原則,在正常組織內切除腫瘤,應切除全部腺葉,有面神經麻痹或術中見面神經穿過瘤體時應犧牲面神經,然後考慮神經移植。術中如見面神經緊鄰腫物但可分離,臨床無面神經麻痹征象(腺樣囊性癌及高度惡性腫瘤除外)時,可以保存面神經,但手術後應行放射治療。鱗癌、未分化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表皮樣癌、乳頭狀囊腺癌等應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高分化粘液表皮樣癌、腺樣囊性癌等可直接侵犯淋巴結,手術時應一並切除腮腺內及腺周接近腫瘤的淋巴結。對大多數腮腺癌,隻進行治療性頸淋巴清掃術即可。

鱗癌、未分化癌、腺癌、低分化粘液表皮樣癌及乳頭狀囊腺癌等,術後宜配合放射治療。手術因保存重要組織而切除不徹底時,或術後腫物病理檢查邊緣呈陽性時,都必須作術後放療。術後放療時間最遲不超過術後6周。照射野應包括顱底及乳突,劑量宜達50~60gy。涎腺癌的化學藥物治療沒有系統、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常用藥物有順鉑、氨甲喋呤、5-fu、阿黴素等。

腮腺惡性腫瘤的發病原因

1.黏液表皮樣癌 是較常見的腮腺惡性腫瘤,來自腮腺導管上皮,主要由表皮樣細胞、黏液細胞和中間型細胞(基底樣細胞)構成。根據組織學特點分為高度惡性(低分化型)與低度惡性(高分化型)兩型。高度惡性者以表皮樣細胞及中間型細胞為主, 低度惡性者以分化成熟的黏液細胞及中間型細胞為主, 但此兩型尚難以嚴格區分,中間型細胞可向表皮樣細胞或黏液細胞分化發展。腫瘤有無包膜不定,故常浸潤到周圍組織而無明確界限。

2.腺樣囊性癌 又稱圓柱瘤型腺癌、圓柱瘤,是涎腺惡性腫瘤中較常見的類型,但在腮腺並不常見。來源於腮腺上皮細胞, 癌細胞主要為腺上皮細胞,似表皮的基底細胞,呈多邊腮腺惡性腫瘤形,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團塊或小梁,在團塊中含有許多腺樣小囊, 小梁多為實性, 常為肌上皮細胞所環繞。團塊和小梁間被致密纖維間質所分隔成為分葉狀。腺樣小囊中含有黏液,在瘤細胞間的纖維組織有玻璃樣變。

3.惡性混合瘤和混合瘤惡變 多數學者認為惡性混合瘤是由良性混合瘤惡變而來,病理可見一部分為良性混合瘤的結構,一部分為腺癌、鱗癌,或未分化癌的病變同時存在, 兩者之間可看到良性病變向惡性病變移行轉化的部分。惡性混合瘤呈現為基底細胞樣細胞或多形細胞樣細胞。癌腫包膜不完整或無包膜,生長緩慢, 可長達數年甚至10餘年, 顯微鏡下如發現混合瘤中有微小壞死灶和出血灶,營養不良性鈣化和基質骨化,玻璃樣變,邊緣浸潤性生長,都應視為惡變的征兆。

4.腺癌 又稱非特異性腺癌(nonspecific adenocarcinoma),系指組織學上具有程度不等的腺性分化, 但又不能劃歸到某種組織病理類型的惡性腫瘤。癌細胞可能來自閏管的儲備細胞。常發生於腮腺, 為不規則硬性腫塊,一般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明顯分界, 腺癌組織形態復雜,有未分化的多邊形細胞,或高分化的圓柱形細胞,異形性較明顯。癌細胞排列成管狀或腺樣結構,有時腺管擴張形成微囊,其中含有黏性分泌物,腺癌屬高度惡性腫瘤。

5.腺泡細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占腮腺惡性腫瘤的7.2%~19%。多發生於腮腺淺葉及尾部,局部破壞性小,為低度惡性腫瘤, 腫瘤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 分葉狀,雖有包膜,較薄,但有的不完整,包膜內可見癌細胞浸潤。癌細胞由腺泡樣細胞, 閏管樣細胞、空泡細胞, 透明細胞及非特異性腺細胞組成不同類型的腫瘤細胞。癌細胞較大,多角形,胞質豐富, 呈顆粒狀或空泡狀, 核圓形,很小,居中,分裂象少見。

6.鱗狀細胞癌 常發生於混合瘤的惡變,有時為原發於導管的鱗狀細胞癌或低分化型黏液表皮樣癌,尚無定論。多由導管上皮鱗狀細胞化生而來。為高度惡性腫瘤。

哪些人易患腮腺腫瘤

腺淋巴瘤也叫沃辛瘤,是腮腺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40~70歲的中老年男性,患者多有吸煙史,因此發病可能和吸煙相關。由於腫瘤中含有淋巴組織,發生炎癥時就可能腫大,從而會表現出時大時小的癥狀。腺淋巴瘤常常是多發,即一側腮腺出現多個腫瘤,並且還有約1/10的患者雙側腮腺都有。治療上一般采取手術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腮腺組織的方法。

任何手術都存在風險,除瞭常規的手術風險,由於其解剖位置,還可能出現涎瘺和面神經損傷。涎瘺就是腮腺受到損傷,分泌的唾液可能從手術切口流出,出現後不要緊張,通常經過加壓包紮兩周就能恢復。腮腺裡有面神經主幹及分支。對於良性腫瘤來說,術中面神經損傷的風險很低,一旦損傷會出現面癱的癥狀,需要采取營養神經治療,恢復期約1年左右,有些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