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可以治愈嗎?專傢告訴您,共濟失調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絕不要坐以待斃。及時的瞭解共濟失調的治療方法還是很重要的,那麼,共濟失調通常該采用哪種治療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傢是如何解說的吧。

共濟失調能治嗎

共濟失調通常該采用哪種治療方法?1、改善坐位的姿勢穩定①患者坐在低的治療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讓他伸展脊柱前傾骨盆,同時嘗試用視固定使頭在空間定向。一旦能正確完成,治療師通過對他的肩、骨盆、膝和踝(關鍵點)的分別壓縮幫助他瞭解其身體部位和位置,增加本題感覺的輸入。②練習向各個方向轉移體重,練習骨盆的運動,進而讓他抬起一手並探取物品。但仍要保持軀幹穩定、骨盆前傾和脊柱伸直狀態。③一旦患者能不用支持地穩坐片刻,就輕輕地推或拉他,使他的重心輕微地移位,以激發他的自動態平衡反應。

2、改善站和走時的穩定小腦型共濟失調患者站和走時的主要問題有:骨盆在雙下肢上不穩定;在適當地伸髖站著時平衡有困難,原因是他們傾向於輕屈髖、屈膝、軀幹前傾而使體重後傾地站著;步行時由於骨盆側向不穩定,為免跌到而加寬步行的支承面積。3、改善協調:可進行Krenkel體操

共濟失調患者如何康復訓練

1、患者坐在低的治療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讓他伸展脊柱、前傾骨盆,同時嘗試用視固定使頭在空間定向。一旦能正確完成,治療師通過對他的肩、骨盆、膝和踝(關鍵點)的分別壓縮幫助他瞭解其身體部位和位置,增加本題感覺的輸入。

2、在①的位置上,練習向各個方向轉移體重,練習骨盆的運動,進而讓他抬起一手並探取物品。但仍要保持軀幹穩定、骨盆前傾和脊柱伸直狀態(坐位Ⅰ級平衡)。

3、一旦患者能不用支持地穩坐片刻,就輕輕地推或拉他,使他的重心輕微地移位,以激發他的自動態平衡反應(坐位Ⅱ級平衡)。

4、一旦患者能使雙上肢遊離地進行其他活動,就要讓上肢在空間不同的地方定位、控住和交替輕拍,促進他對肩胛帶的控制。

5、讓患者坐在一個高度與椅子相近,並由治療師穩定住的體操球上,雙上肢支撐在前方小桌上,在保持骨盆前傾和脊柱伸直的情況下,利用球的靈活性練習向各個方向轉移體重(坐位Ⅲ級平衡)。

共濟失調患者的飲食護理

1、雙耳燉豬腦

配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豬腦1具、調料適量。

制法:將黑木耳白木耳發開洗凈,豬腦洗凈同置鍋中,加雞清湯適量;文火燉至爛熟後,加入食鹽、味精、料酒、椒粉等調味,再煮一二沸服食。

2、豬腦枸髓湯

配料:豬腦1具、豬脊髓15克、枸杞子10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豬腦豬髓洗凈,放碗中,納入枸杞子、食鹽、味精、料酒、醬油等,上籠蒸熟服食。

3、胡桃龍眼雞丁

配料:胡桃仁元肉各10克、雞肉250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雞肉洗凈切丁,用料酒、淀粉、醬油拌勻;鍋中熱油將薑蔥爆香後,下雞丁煸炒變色,而後下胡桃仁及元肉、蔥、薑、椒等,炒至熟時,加食鹽、味精調服。

4、桂圓豬髓魚頭湯

配料:桂圓10克、豬脊髓100克、魚頭1個、調料適量。

制法:將豬脊髓、魚頭洗凈,同置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桂圓及蔥、薑、椒、蒜、料酒、米醋等;文火燉至爛熟後,加食鹽、味精調味,下蘇葉、香菜、再煮一二沸即成。

共濟失調的發病機理是什麼

1、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

深感覺的傳導通路如下:

肌肉、肌腱、關節、周圍神經、脊髓後索脊髓後索、薄束(下枝)、薄束核、延髓交叉、楔束(上肢)、薄束核、丘腦皮質束、內囊枕部、中央後回上2/3及頂葉區。

深感覺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損害都可以出現共濟失調。特點為睜眼時共濟失調不明顯,閉眼時明顯增強伴有深感覺障礙(關節位置覺、震動黨和運動黨減低或消失),閉目難立征陽性,洗臉盆征陽性。早期可有行路不穩,尤其在黑暗場所,共濟失調明顯者,步行時足向前拋,足跟用力著地(超步)兩足基底增寬。當兩上肢伸出和閉眼後,兩上肢有自覺的垂落,各指呈彈琴姿勢。檢查運動時四肢共濟失調以下肢明顯,跟膝膠試驗不準確,上肢的指鼻試驗、指耳試驗不準確。其靜止性平衡障礙也很明顯,如在仰臥位時囑兩足抬高上舉,兩足分開保持靜止不動,則出現搖晃不穩,閉眼時更明顯。

2、小腦性共濟失調

小腦位於顱後窩,在橋腦和延髓背側,其間為第四腦室,借三對腳與中腦、橋腦(橋腦【譯】:位於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稱為腦橋基底部,基底部向兩側變窄,稱腦橋壁與小腦聯系。)、延髓相連。小腦上腳稱結合臂,主要由小腦中央核發出的離小腦的遠心纖維組成。中腦部分為橋腦臂,它由發自腦橋核的纖維組成,小腦腳主要為繩狀體,它由來自脊髓、延髓進人小腦的纖維組成。根據小腦的發生、生理功能和纖維聯系,把小腦分為三葉:

1、絨球小結葉 是小腦最古老的部分,稱原始小腦或古小腦,它接受前庭神經與前庭核來的纖維,它是平衡、調節的整合中樞,損害時引起軀幹及下肢的共濟失調。

2、前葉 在小腦前面,首裂以前的部分,在種系發生學上屬於舊小腦,主要接受脊髓小腦前後束纖維,此束傳導深部感覺,其功能為調節肌張力,並維持身體姿勢。

3、後葉 首裂以後的部分,後葉的大部分都是新發生的結構,稱為新小腦,它接受皮質腦橋小腦傳導,主要參與對由大腦皮質發出的精巧的隨意運動的調節。

另外小腦除接受本體感覺沖動外,還接受外部感覺、聽覺、視覺、內臟感覺的沖動。所以小腦不僅隻對運動,而且對感覺,間腦功能都有影響。所以小腦病變最主要的表現為共濟失調,站立時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坐位時軀幹也同樣搖擺不穩,行走時不能走直線,忽左忽右步態瞞珊即醉漢步態。指鼻試驗,指耳試驗,把握試驗,輪替試驗,反跳試驗,跟膝勝試驗,意向性震顫,眼球震顫可有陽性發現。

3、大腦性共濟失調

大腦額葉、頂葉、顏葉、枕葉、腹腔體部等部位病變時,都可出現共濟失調。額葉共濟失調是由於額葉 腦橋 小腦束受損引起。特點為站立或步行時出現,若下肢出現失用癥時應高度考慮額葉病變。頂葉共濟失調常伴有深感覺障礙,頂葉中的旁中央小葉損害出現小腦癥狀及尿便障礙。領葉共濟失調可伴有領葉其他體征。

4、前庭性共濟失調

主要以平衡障礙為主,其特點為運動時與靜止時均出現平衡障礙。可伴有眩暈、眼震、前庭迷路癥狀。誤指試驗陽性,閉目難立征陽性。此類型共濟失調是在閉目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搖晃,並且逐漸加重,傾倒方向與眼震慢相方向一致。見於急性迷路炎、內耳出血、前庭神經或前庭神經核的急性病變等。

求醫網溫馨提示:平時在患者的運動中,引入旋轉的成分,減輕患者因害怕失調而不自主地或自主地對其運動的限制。改善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的協同,使患者的運動變得平穩和流暢。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讓患者體驗有目的的抗重力運動。

共濟失調護理措施註意事項

1、維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應在傢庭裡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氣氛,解除患者各種顧慮和精神負擔,避免情感刺激。

2、創造良好的居室環境,使患者心情舒暢,有助於穩定患者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3、保證營養和入量適當,因腦出血後遺癥的患者常表現出失語,不能正確表達意願,或有嗆咳、咽下困難,不能保證進食,入量常有不足或過多,傢屬應予足夠重視。要定食譜、定入量、定時間供給,必要時經鼻管飼給。

4、堅持進行康復訓練,共濟失調的患者的主要表現一般是肢體癱瘓、語言和智能障礙,因此應堅持進行康復訓練,防止病人肌肉發生廢用性萎縮和關節強直.語言和智能的訓練也一樣。

5、註重防止並發癥的發生,常見的並發癥有褥瘡、尿路感染、肺炎、肢體畸形、皮膚燙傷等,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精心護理,防止並發癥的發生。

6、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過於用力可誘發出血性腦年中、腦栓塞。為瞭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適當吃芹菜、胡蘿卜、水果等。必要時可用藥物,如蕃瀉時泡開水、麻仁潤腸丸(麻仁潤腸丸【譯】:潤腸通便。用於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果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