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是臨床常見的癥狀,通常將局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統稱頭痛。頭痛病因繁多,神經痛、顱內感染、顱內占位病變、腦血管疾病、顱外頭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導致頭痛。發病年齡常見於青年、中年和老年。那麼,頭疼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的介紹一下。

頭很疼怎麼辦

盡可能多休息 可能的話,找一個安靜幽暗的房間躺下來睡一覺,但避免睡過多,以免睡醒後,反而出現頭痛。小睡片刻或許可以消除頭痛,但若你沒有頭痛時,則最好不要小睡。

平躺著睡 睡眠姿勢怪異或趴著睡(腹朝下),皆會收縮頸部肌肉,進而引發頭痛。而平躺的睡姿有益。同樣地,當你站立或靜坐時,身體勿向前傾斜,也勿使頭扭向某個方向。

冷敷與熱敷 有些人喜歡在額頭及頸部冷敷,這方法對許多人有效;而另一些人則偏好熱敷頸部或洗熱水澡。當頭痛發作時你可以用熱敷或冷敷袋覆蓋額頭,並按摩太陽穴的血管以減輕頭痛。

引起頭疼的原因都有哪些

引起頭痛​的病因眾多,大致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不能歸因於某一確切病因,也可稱為特發性頭痛,常見的如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後者病因可涉及各種顱內病變如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外傷,全身性疾病如發熱、內環境紊亂以及濫用精神活性藥物等。具體如下:

感染

顱腦感染​或身體其他系統急性感染引發的發熱性疾病。常引發頭痛的顱腦感染如腦膜炎、腦膜腦炎、腦炎、腦膿腫、顱內寄生蟲感染(如囊蟲、包蟲)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血管病變

蛛網膜下隙出血、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畸形等。

占位性病變

顱腦腫瘤、顱內轉移癌、炎性脫髓鞘假瘤等引起顱內壓增高引發的頭痛。

頭面、頸部神經病變

頭面部支配神經痛:如三叉神經、舌咽神經及枕神經痛。頭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頭痛。頸椎病及其他頸部疾病引發頭頸不疼痛。

全身系統性疾病

高血壓​病、貧血​、肺性腦病、中暑等引起頭痛。

顱腦外傷

如腦震蕩、腦挫傷、硬膜下血腫、顱內血腫、腦外傷後遺癥。

毒物及藥物中毒

如酒精、一氧化碳、 有機磷、藥物(如顛茄、水楊酸類)等中毒。

內環境紊亂及精神因素

月經期及絕經期頭痛。神經癥軀體化障礙及癔癥性頭痛。

其他

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組胺性頭痛)、頭痛型癲癇。

經期頭痛註意飲食調理

患有經期頭痛的女性,日常生活中要註意飲食調理。乳制品,如牛奶、乳酪等;巧克力,它含有幹酪氨,這是引起偏頭痛的主要物質;肉類,包括牛肉、豬肉、魚肉及火雞肉等;此外,某些飲料和添加物也可能引起經期偏頭痛,如含酒精的飲料、各種高濃度白酒及紅葡萄酒,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和茶。

按摩治療頭痛

1.足底部: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鉗法、食指關節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2.足內側:食指外側緣刮法、拇指推法等。

3.足外側:食指外側緣刮法、拇指推法、按法、叩擊法等。

4.足背部: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食指關節刮法等。

頭疼時可以到醫院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生化、電解質及細胞學檢查 可瞭解血液細胞及生物化學的改變及其與頭痛的關系。

2.腦脊液檢查 對蛛網膜下隙出血及顱內炎癥等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影像學檢查

根據具體情況作腦電圖、腦超聲、放射性核素腦掃描、腦血造影等檢查。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腦部疾病的診斷提供瞭重要依據,如CT掃描、MRI等對腦組織均有較強的分辨力,故對血管病變(如血管畸形、腦動脈瘤)及占位性病變(腦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有重要幫助,它可顯示病變部位、大小、受累部位結構改變及其周圍腦水腫程度,腦室受壓情況等。

磁共振對腦血管病變的診斷較CT佳。經顱多普勒超聲波檢查(TCD)能穿透顱骨,直接獲得顱內動脈血流信息,對診斷腦血管疾病及腦內血循環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CT、MRI及TCD均為非侵入性檢查方法,易為病人接受,是目前診斷腦部病變的重要手段。

頭痛的護理註意要點

1.輕度頭痛,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藥,如去痛片等。如有劇烈頭痛,必須臥床休息。

2.環境要安靜,室內光線要柔和。

3.註意瞭解病人頭痛的PQRST,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相應護理。另外,還要註意觀察病人的神志是否清楚,有無面部及口眼歪斜等癥狀的出現。

4.可按頭痛的部位給予針灸、按摩治療,前額痛可取印堂、合谷、陽白穴,兩側痛可取百會,後頂痛可取風池、外關等穴位。

5.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眠不佳、面紅、口苦癥狀的病人,應加強其精神護理,消除病人易怒、緊張等不良情緒,以避免誘發其他疾病。高血壓病人應註意休息,保持安靜,按時服降壓藥。

6.對一些病因明確疾病引起的頭痛,應先控制病情,以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