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上很多的小細節都能夠導致我們生病,比如我們坐的時間長瞭,屁股上面的骨頭就會硬化,導致出現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這種疾病的出現幾率很高,我們應該關註這種疾病,要註意這種疾病的發展,坐骨神經痛的基本常識都有哪些?坐骨神經痛的鍛煉方法是什麼?準媽媽最容易患有坐骨神經痛?這些問題我們就交給下面的內容吧!

坐骨神經痛的基本常識都有哪些

 一、病因

病因多種多樣。絕大多數患者的坐骨神經痛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性,即坐骨神經炎。

二、臨床表現

(1)疼痛主要限於坐骨神經分佈區,大腿後部、小腿後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如病變位於神經根時,椎管內壓力增加(咳嗽、用力)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3)可有或無坐骨切跡處坐骨神經幹的壓痛。

(4)有坐骨神經牽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陽性,此征的存在常與疼痛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經根或神經幹此征可消失。

三、檢查

1.影像學檢查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關節X線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臨床的盆腔物理診斷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電生理檢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協助鑒別根性坐骨神經痛及遠端病變。

②股二頭肌短頭的EMG可協助鑒別坐骨神經外側與腓總神經病。

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難於進行常規體檢,EMG可協助評價神經功能。

④股神經及腓總神經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及F波可能有異常,坐骨神經傳導速度很難刺激到病變近端。

3.應用皮質類固醇或局麻藥物註入梨狀肌,如果疼痛緩解則有助於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

4鑒別診斷

應註意與腰肌勞損、臀部纖維組織炎等臀部及大腿後部疼痛的疾病相鑒別,這些均是局部疼痛,無感覺障礙、肌力減退、跟反射減退等神經系統體征。

坐骨神經痛的鍛煉方法是什麼

1、雙腿左右側壓。平躺在床上,將兩腿曲膝抬起,上身不動,雙腿盡量向右側轉,使右腿的膝盡量靠床,然後恢復,再往左側轉,再恢復,疏通腰腿部的經絡,治療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等。

2、腰部“小燕飛”。俯臥在床上,頭部、胸部抬起,以小腹部著床,兩臂展開向兩側伸直,兩腿並攏伸直盡量向上抬,姿勢像“噴氣式飛機”一樣,停留5~10秒鐘放下,休息一會再做,連續做5~10次。

3、腰部“五點拱橋式”。仰臥在床上,兩臂放在體側,以頭、肘部和腳後跟著床,腰部盡量向上拱,使身體成“橋形”姿勢,停5~10秒鐘放下,連續做5~10次。

4、直腿抬高法。仰臥,下肢伸直,患肢主動上抬,當感覺腰、臀及下肢疼痛時,仍力求超過該限度繼續上抬。輪流將左、右腿抬起,上舉至最大限度,停5~10秒鐘放下,連做5-10次。

5、正坐舉腿。坐位,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直膝,腳跟著地,手握凳邊,抬腿過臍,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堅持鍛煉後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6、平坐推腿。坐位,足跟著地,足尖蹺起,兩手平放大腿上,隨即向前彎腰,兩手同時推向足部。初練時兩手很難推到足部,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7、仆步下蹲壓腿。左腿屈膝下蹲,右腿盡量向右側伸直並壓腿,左右交替進行。

準媽媽最容易患有坐骨神經痛

懷孕後發生坐骨神經痛,絕大多數是因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這與懷孕期間特殊生理有明顯關系。一是孕婦內分泌激素發生生理性變化,使關節、韌帶松弛,為分娩做好準備,無形中使腰部的穩定性減弱。二是胎兒在子宮內逐漸發育長大,使腰椎負擔加重,並且這種負擔持續存在,直到分娩。在此基礎上,如果再有腰椎間的勞損和扭傷,就很可能發生腰椎間盤突出,從而壓迫坐骨神經,引起水腫、充血,產生坐骨神經刺激癥———坐骨神經痛。

對準媽媽的這種坐骨神經痛最好不要做x光檢查,而用超聲波檢查代替。即使無法代替,也要安排在妊娠後期檢查,此時胎兒發育接近成熟,不易引起不良反應。孕婦應首選硬板床休息和做牽引治療;常規的配戴腰圍容易限制胎兒活動,不利於其發育,故不宜選用;由於活血化淤的中藥會影響胎兒發育,也應禁止使用。某些藥物雖然效果好,但也不主張在這個時候使用。中期癥狀若嚴重者,可考慮終止妊娠。臨產時則建議采用剖腹產的分娩方式,以免加重病情。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準媽媽在分娩後,其坐骨神經痛能自愈,隻有少數需要分娩後再手術。預防的關鍵在於孕期勞逸結合,避免做劇烈的體力活動,尤其是在臨產前3個月。平時最好采用側臥位睡覺,平臥時要在膝關節下面墊上枕頭或軟墊,此外不要穿高跟鞋。

不要將坐骨神經痛和腰間盤突出混淆

一、腰椎間盤突出:病員常有較長期的反復腰痛史,或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後急性發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體征外,並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

二、馬尾腫瘤: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並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及鞍區感覺減退。腰椎穿刺有蛛網膜下腔梗阻及腦脊液蛋白定量明顯增高,甚至出現froin征(腦脊液黃色、放置後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確診。

三、腰椎管狹窄癥:多見於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後下肢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後癥狀減輕或消失。當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嚴重時,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痛癥狀及體征、病程呈進行性加重,臥床休息或牽引等治療無效。腰骶椎x線攝片或ct可確診。

四、腰骶神經根炎:因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或勞損,受寒等因素發病。一般起病較急,且受損范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

另外,還需考慮腰椎結核、椎體轉移癌等。幹性坐骨神經痛時,應註意有無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關節、髖關節、盆腔和臀部的病變,必要時除行腰骶椎x線攝片外,還可行骶髂關節x線攝片,肛指、婦科檢查以及盆腔臟器b超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孕婦坐骨神經痛原因生孩子有影響嗎

孕婦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坐骨神經痛外科常見疾病,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癥狀群。

孕婦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你可能認為孕婦更容易得坐骨神經痛,但事實並非如此。懷孕引起的疼痛一般在骨盆和背部,而不是在坐骨神經附近。大多數覺得自己得瞭坐骨神經痛的孕婦其實是骨盆區疼痛。

孕婦坐骨神經痛不是胎兒壓迫神經引起的。對於年輕人,坐骨神經痛經常是由於腰椎盤損傷導致神經周圍腫脹而引起的,或者是腰椎盤突出或移位壓迫瞭神經。對於中老年人,坐骨神經痛可能是由於韌帶或骨骼壓迫。

而在懷孕期間,這兩種情況發生的幾率都不會增加。如果孕婦坐骨神經痛,那麼即使她不懷孕,很可能也會得坐骨神經痛。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坐骨神經痛,不妨閱讀有關骨盆區疼痛的文章,看看你的癥狀是不是更符合那裡的描述。

孕婦的骨神經痛對生孩子有影響嗎

你可以選擇的分娩姿勢可能會受到坐骨神經痛的限制,所以,你可以咨詢醫生的建議。最好選擇方便你肢體活動的分娩姿勢。

不管孕婦背部有哪種情況,註意體態都很重要。母乳喂養時,要坐在直靠背的椅子上,用枕頭或靠墊把你的寶寶墊高跟乳房平齊,雙腳平放在地面上。

給寶寶換尿佈時把寶寶放在床上,不要放在地板上。抱起寶寶時,你需要保持背部挺直,屈膝,不要做扭轉的動作。

問問醫生你適合做那種運動來提高整體身體素質、力量和靈活性。合適的運動可以防止孕婦坐骨神經痛發展成慢性病。

即使在比較小的幾率下你懷孕期間得瞭坐骨神經痛,你也不用過於擔心,可以多瞭解孕婦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