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是一種腸道疾病,發病的時候患者的腸道會脫出肛門,還會伴隨腹痛腹脹、肛門出血疼痛的現象,給患者的健康帶來的危害還是很大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引起直腸脫垂的原因有哪些。下面為大傢介紹小兒直腸脫垂的表現及預防,預防直腸脫垂的日常招數等。

小兒直腸脫垂的表現

小兒直腸脫垂的表現及診斷

初期,小兒排便時有黏膜自肛門脫出 ,便後自動縮回,反復發作後 ,每次便後均須用手托回,並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鬧 、咳嗽 、用力時 ,腸即脫出。如直腸全層脫出後很久未能復位 ,即可發生充血 、水腫、潰瘍 ,出血,以致復位困難。有時也可嵌頓,腸管呈紫黑色,局部腸管血運障礙 ,即使再復位也容易發生直腸狹窄。 根據病史及外觀即可診斷。便後能自行回縮地病例 ,囑患兒於蹲位用力排便後觀察,並行直腸指診,常可發現肛門括約肌松弛 。如直腸不完全脫垂,脫出之黏膜表面呈縱行溝紋 ,如直腸完全脫垂 ,黏膜表面呈環狀皺襞 。

小兒直腸脫垂的預防

本病是先天性和後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增強小兒體質 ,保證合理營養 ,促進小兒生長發育。

1、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 、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

3、養成良好地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

4、應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 ,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 。

5、要適當註意休息。

6、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地功能 。

總之,直腸脫垂形成地原因多種多樣,在生活中養成良好地習慣 ,對預防該病地形成有非常重要地意義。

預防直腸脫垂的日常招數

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隻有粘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為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直腸脫垂常見於兒童及老年。

目前,臨床上對於直腸脫垂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是應根據導致該病的原因、脫垂的程度及其類型來進行治療。

三種類型痔瘡脫垂的治療方法

1、兒童直腸脫垂

該類人群的直腸脫垂,由於其生理的特點,有自愈傾向,因而以保守療法為主,並積極治療其伴發的全身疾病,如百日咳、腹瀉、便秘等。同時也可采用針灸、按摩等療法,或者局部用藥,均可有較好的療效,對於經年不愈的年長患兒,也可采取手術或註射療法。

2、成人直腸粘膜脫垂

應以註射硬化劑的註射療法為主,或者采用針灸等強刺激療法,對肛門括約肌松弛的,可采用直腸緊縮術或括約肌折迭術。

3、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

註射療法與手術療法均可采用,但應根據脫垂的嚴重程度及類型,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治療。

預防肛腸脫垂的日常措施

1、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2、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努爭排便。

3、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4、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如礦工等要適當註意休息。

直腸脫垂既是脫肛,是指肛管直腸脫垂,分為直腸脫垂與直腸粘膜脫垂。早期脫肛表現為排便時脫出一、二厘米,便後收回。晚期可發展到脫出十幾厘米,無法收回,甚至一咳嗽、彎腰即可脫出。

早期直腸前壁內脫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損傷和孤立性潰瘍,誘發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時緊迫感和排便不凈。隨著排便困難加重和完全性脫垂的發生,進一步操作括約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腸出血和肛門瘙癢。

如何護理直腸脫垂患者

直腸脫垂民間俗稱脫肛,是幼兒、老人、久病後營養不良和經產婦及習慣性便秘者的常見病癥。直腸脫垂患者的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其護理包括生活護理及飲食護理。現介紹如下:如何護理直腸脫垂患者?直腸脫垂患者的生活護理1)病人首先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引起直腸脫垂的各種因素,同時治療慢性咳嗽、便秘等誘因,並改變營養不良狀況。在本病早期幼兒患者隻要消除病因,或排便時采用膠佈把兩臀部拉攏的方法,可助收緊肛門,脫垂多能治愈。2)直腸脫垂後應立即復位,護理者或病人可用手將其輕輕托回。如脫垂後因水腫不易復位,嚴重的需去醫院在麻醉下進行復位。復位後需靜臥半小時,並口服緩瀉劑。3)要鼓勵病人堅持做輔助操,如每日練習收縮肛門動作2次,每次做5-10分鐘,以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能力。4)排便時禁用蹲位,可在床上用便盆平臥位排便,以減少脫垂的機會。5)部分病人也可試用中藥補中益氣湯加減或針灸治療,以補氣、升提、固澀法為主。6)對重度直腸脫垂或經非手術久治無效者,應勸其接受肛門環縮術或直腸懸吊固定等手術。直腸脫垂患者的飲食護理1) 直腸脫垂患者飲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糞次數增多。2)有習慣性便秘或排糞不暢的病人,平時要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糞便柔軟,排便時不要太用力或蹲廁過久。成人大便時,姿勢宜斜臥 ,不宜直立 ,註意調理飲食,避免便秘或腹瀉,以防直腸脫垂。3)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過食油膩;不宜食用帶魚、螃蟹等發物。

直腸脫垂術後應該註意什麼

:1.術後給予口服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感染並發癥約7天,同時給予多種維生素類制劑。術後每日口服液體石蠟10mL,避免長時間蹲踞及用力,如果腹壓增加對愈合不利。病人術後給予低纖維飲食,攝入過量粗纖維食物容易損傷腸壁。術後尤應避免食用辣椒、酒等強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充血水腫影響愈合。2.術後恢復的1~2周內,病人應減少活動,靜躺休息,對術後徹底康復極為有利。如果術後患者活動加強或做其它運動可使腹壓增加,使治療面分離,可並發出血等。

老年人直腸經常脫垂怎麼辦

腸脫垂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隻有粘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為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直腸脫垂常見於兒童及老年,在兒童,直腸脫垂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可在5歲前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較嚴重的,長期脫垂將致陰部神經損傷產生肛門失禁,潰瘍,肛周感染,直腸出血,脫垂腸段水腫,狹窄及壞死的危險,應以手術治療為主.本病的臨床癥狀,早期便後有黏膜自肛門脫出,並可自行縮回;以後漸漸不能自行回復,需用手上托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再後在咳嗽,噴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後局部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由於肛括約肌松弛,很少發生嵌頓,一但嵌頓發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劇痛,腫物不能用手托復位,脫出肛管很快出現腫脹,充血和紫紺,黏膜皺襞消失,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絞窄和壞死.未脫出時,體檢可見肛口呈散開狀,指檢往往發現肛括約肌松弛,收縮力減弱.根據脫垂程度,分部分性和完全性兩種.(一)部分脫垂(不完全脫垂)脫出部僅為直腸下端粘膜,故又稱粘膜脫垂.脫出長度為2~3cm,一般不超過7cm,粘膜皺壁呈放射狀,脫垂部為兩層粘膜組成.脫垂的粘膜和肛門之間無溝狀隙.(二)完全脫垂為直腸的全層脫出,嚴重者直腸,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門外.脫出長度常超過10cm,甚至20cm,呈寶塔形,粘膜皺壁呈環狀排列,脫垂部為兩層折疊的腸壁組成,觸之較厚,兩層腸壁間有腹膜間隙.發病緩慢.早期僅在排糞時有腫塊自肛門脫出,便後可自行縮回.隨著病情的發展,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約肌缺乏收縮力,則需用手幫助回復.嚴重者在咳嗽,噴嚏,用力或行走時亦可脫出,且不易回復.如未能及時復位,脫垂腸段可發生水腫,絞窄,甚至有壞死的危險.此外常有大便排不盡與肛門部下墜,酸脹感,有的可出現下腹脹痛,尿頻等現象.嵌頓時疼痛劇烈.脫垂程度輕重分成三度:一度為直腸粘膜脫垂,二度為直腸全層脫出,三度為直腸及乙狀結腸脫出長期脫垂將致陰部神經損傷產生肛門失禁,潰瘍,肛周感染,直腸出血,脫垂腸段水腫,狹窄及壞死的危險,應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