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用於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後,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於人的體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並不會傷害肝臟,從而使人體具有瞭預防乙肝的免疫力,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疫苗接種

(1)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沒有乙肝,該新生兒在出生後應盡快(24小時內)給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註射,註射部位新生兒為大腿前部外側肌肉1個月後,再打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此方案稱為0、1、6方案;兒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進行化驗,如果乙肝三系統檢查均為陰性,轉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進行乙肝疫苗接種(成人一般劑量加倍)。免疫成功率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標志是乙肝表面抗體轉為陽性,保護時間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接種者可定期復查乙肝三系統,隻要表面抗體依然存在,證明免疫能力依舊。

(2)對於母親一方為單純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單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報導認為第一針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對於母親一方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的新生兒最好是聯合應用高效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體方法是新生兒采用註射2次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後立即及出生後1個月各註射1支,每支200國際單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後2、3、5月各註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後立即註射1支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後立即及1月、6月各註射1次),2個方案保護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對於意外暴露於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觸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a.血清學檢測 應立即檢測HBsAg、抗-HBs、ALT 等,並在3 和6 個月內復查。b.主動和被動免疫 如已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進行特殊處

乙肝疫苗理。如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詳,應立即註射HBIG 200~400 IU,並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型肝炎疫苗 (20μg),於1 和6 個月後分別接種第2 和第3 針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5)青少年是HBV的易感者,也可接種乙肝疫苗,也要按“0、1、6免疫方案”進行接種,即先註射第一針,一個月後註射第二針,6個月後註射第三針。成年人、老年人、孕婦都可以接種乙肝疫苗。隻不過年齡越大,接種的成功率相對小一些。其實老年人接種乙肝疫苗的實際意義並不大,一是成功率較低,二是感染HBv的機率不大,或老年人可能早已感染HBv。但是,如果老年人確實是一位HBv易感者,傢裡和周圍又有HBv感染者,和他們密切接觸,接種乙肝疫苗還是有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接種乙肝疫苗的劑量可增加一些,抗原劑量越大,免疫原性也越強,刺激免疫系統,更易於產生抗體。

乙肝疫苗的接種需視具體情況並遵醫囑進行,接種疫苗後一般反應輕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現低熱、接種部位紅腫、壓痛等癥狀,一般均在1~2天內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證。從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種者的抗體陽轉率在90%以上,接種疫苗後三年,保護率在80%以上;而且,隻要疫苗合用方法適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夠並穩定,疫苗免疫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1.之前尚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種者,接種疫苗前需進行化驗,如果乙肝三系統檢查均為陰性,轉氨酶正常,應按0-1-6程序全程接種乙肝疫苗,接種完第一針乙肝疫苗間隔一個月後接種第二針,間隔6個月後接種第三針乙肝疫苗。對於新生兒,如果父母雙方均無乙肝,應在該新生兒出生後盡快(24小時內)註射第一針,1個月後打第二針,6個月後打第三針。

2.之前結果過乙肝疫苗者,乙肝疫苗的續種時間,則應參考機體乙肝保護性抗體的強弱程度(主要是因為接種乙肝疫苗產生的乙肝保護性抗體,並不會終身存在):如乙肝保護性抗體滴度≥10國際單位/毫升時則可不必接種;但如果乙肝保護性抗體滴度<10國際單位/毫升,特別是<5國際單位/毫升時則需及時補種乙肝疫苗,以增強抗體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一般來講,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完3針1個月後97%的接種者都可測到表面抗體,且在第2年抗體滴度也不會明顯減弱,仍會保持在這一較高水平,但到第3年乙肝保護性抗體維持率就會降到74%左右(且抗體滴度也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乙肝疫苗接種3年後抗體滴度已開始逐漸下降(但也有些人接種後可維持1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乙肝疫苗接種者需定期復查乙肝抗體滴度,以判斷是否需要及時補種,如抗體滴度較弱或無抗體時(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小於或者等於10國際單位/毫升時)需及時補種乙肝疫苗以加強免疫,從而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種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患急性傳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等待病愈後方可進行乙肝疫苗接種;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癥、癲癇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後再乙肝疫苗接種;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黴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發熱、體溫超過37.5℃應暫緩乙肝疫苗接種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乙肝疫苗接種;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種。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對乙肝疫苗成分過敏不宜接種乙肝疫苗;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妊娠期婦女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打乙肝疫苗前的註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有支氣管哮喘和血清病的人、對青黴素等藥物過敏者和過敏性蕁麻疹患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2、成年人接種乙肝疫苗最好註射在上臂三角肌處,此處的接種成功率最高

3、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不需要接種乙肝疫苗

4、非正常出生的嬰兒(包括剖腹產)和出生後體質較差的嬰兒最好推遲接種時間

5、發燒患者和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或某些重癥患者,應根據醫院判斷是否接種乙肝疫苗

6、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接種,越早越好;除新生兒外,打乙肝疫苗需先做乙肝五項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是否需要註射乙肝疫苗。

7、打乙肝疫苗時,應做好登記,因乙肝疫苗需按接種程序註射。

8、乙肝疫苗註射時一定要放松心情和保持肌肉不緊張,否則可能會導致註射不順暢,吸收不好等問題,以及藥物進入體內不適應而產生眩暈,臉色蒼白,也就是俗稱的暈針。

9、註射後局部應保持衛生,最好三天內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10、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註射,即第一針後1個月接種第二針,6個月後接種第三針。為達到最佳的效果,應按時全程接種。

接種乙肝疫苗後不產生抗體怎麼辦

接種乙肝疫苗從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種者的抗體陽轉率在90%以上,接種乙肝疫苗後三年,保護率在80%以上;但是有一部分人接種乙肝疫苗後不產生抗體應該怎麼辦呢?肝病專傢指出,註射乙肝疫苗後又沒有產生抗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更換疫苗。對接種血源性乙肝疫苗無應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組乙肝疫苗接種,使之成為低應答者;對接種無前S蛋白乙肝疫苗後無應答者,可改用有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2)增加接種次數。有些人抗體產生較晚,稱為應答遲緩。對此可加註1~2針,或者重新接種疫苗,並且適當增加劑量。可采用0、1、2、12個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合用小劑量的白細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對乙肝疫苗的免疫應答,可配合使用。

(5)改變接種途徑。有人對肌肉註射疫苗後無應答者可改為皮內註射,每兩周一次,直到遲發型變態反應呈陽性為止。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絕對的和一勞永逸的。接種後一定要檢驗接種效果和乙肝抗體滴度,並根據乙肝抗體滴度情況適時復測,當滴度小於保護值時,要及時補種,使體內經常保持有效的乙肝抗體滴度,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達到預防乙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