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藥,在中國大陸,通常指抗生素或抗發炎藥物。如果是針對由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癥,消炎藥實際上指的是抗生素。如果不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癥,醫學上對於抑制炎癥反應,用的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或類固醇。那麼消炎藥吃多瞭會怎麼樣,接下來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消炎藥吃多瞭會怎麼樣

消炎藥是能夠抑制炎癥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藥物,通過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使炎癥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使炎癥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消炎藥對於各種炎癥性的疾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我們平常吃的有牛黃解毒片、六神丸、鼻炎片、婦炎平、草珊瑚含片等都是屬於清熱解毒的消炎藥。

消炎藥吃多瞭會怎樣?消炎藥過多的服用或用的時間太長會導致耐藥性及菌群失調,導致抵抗力下降。過多的服用消炎藥可能會引發不孕不育癥。有的人在兒童時期患有中耳炎,就會吃消炎藥或打點滴,而且大量的使用,結果等到成年之後,就容易引發其不孕不育。所以,長期過量的使用消炎藥,造成的損害不是眼前的,有可能是數十年後的影響。

消炎藥有哪些

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品種很多,按化學結構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青黴素類、頭抱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及其他等。就其主要品種介紹如下:

.青黴素類

常用的有青黴素G、青黴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黴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黴素)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黴素類藥物的主要優點為殺菌作用強,毒副作用少,孕婦及兒童使用較為安全,不影響肝功能。但應註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觸性皮炎等。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頭孢菌素類

可分為四代。第一代頭孢菌素註射用的有頭孢唑啉(先鋒5號)、頭孢拉定(先鋒6號)等,口服的有頭孢氨芐(先鋒4號)、頭孢拉定(先鋒6號)、頭孢羥氨芐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第二代頭孢菌素較第一代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腎臟毒性低。註射用的有頭孢呋辛(頭孢呋肟)、頭孢孟多、頭孢西丁、頭孢美唑等,口服的有頭孢呋辛酯、頭抱克洛等。

第三代頭孢菌素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體內分佈廣、對人體毒性低等特點。註射用的有頭孢噻肟、頭孢他定、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頭孢唑肟、頭孢地嗪等,口服的有頭孢克肟。頭孢泊肟脂、頭孢特侖酯、頭孢他美酯等。可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系、胃腸道感染和敗血癥等。

第四代頭孢菌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廣泛的抗菌譜而優於前三代。因與青黴素發生交叉過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於對青黴素過敏的病人。目前已上市的有註射用的頭孢吡肟、頭抱匹羅。

消炎藥的副作用

少數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副作用如頭痛、惡心、嘔吐、便秘或肚潟等。如情況持續或轉趨嚴重,病人應停止服藥並盡快請教醫生。

有些病人可能會對抗生素有過敏反應,故服藥後如出現紅疹、痕癢或哮喘等癥狀、便應立即停止服藥並攜同有關藥物找醫生治理。如病人以往曾對某種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有過敏反應,應事先告知醫生。

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故準備懷孕、已懷孕或哺乳婦女應先向醫生查詢才可服用。

消炎藥最多吃幾天

中成藥的消炎藥可以吃10天,最多不能超過半個月。西藥的消炎藥吃7天左右,無論是哪種消炎藥,都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能自行用藥。

消炎藥是“俗稱”,即醫學上的解熱鎮痛抗炎藥,它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藥物,多數還有抗炎、抗風濕作用。常用的有阿斯匹林、撲熱息痛、佈洛芬等。除撲熱息痛這一類,其他類大都具有抗炎的作用。它們是直接針對炎癥進行對癥治療的。

消炎藥主要包括兩大類--即甾體類抗炎藥和非甾體抗炎藥。

甾體類抗炎藥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激素”(實際專業術語應該叫“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免疫反應而達到治療炎癥的目的,尤其是要註意,這類藥物副作用比較大,患者不能自行服用,必須應用時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非甾體抗炎藥主要包括一些解熱鎮痛藥,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有阿司匹林、佈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等,些藥物主要是用於物理損傷(如扭傷、挫傷等)、關節炎等非感染性炎癥的治療。其治療主要通過抑制炎癥介質的合成,它們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解熱、鎮痛、抗炎。

消炎藥使用誤區

誤區一:抗菌藥是消炎藥、感冒藥,有病就用。

許多人將抗菌藥等同於消炎藥或感冒藥,一旦有炎癥或“感冒”,就趕緊服用。實際上抗菌藥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其他類型的炎癥,如過敏性炎癥(如接觸性皮炎)、變態反應性炎癥(如過敏性哮喘)等無菌性炎癥無效。同樣,抗菌藥也不宜用於治療病毒性感冒。如果濫用,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這些菌群互相制約,保持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藥物,會殺死體內正常有益細菌,引起菌群失調,招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誤區二:抗菌藥越新越好、抗菌范圍越廣越好、價格越貴越好。

許多人在使用抗菌藥時往往迷信新藥、好藥、貴藥,認為抗菌藥“越新越好”,“越貴越好”。其實每種抗生素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比如紅黴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第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黴素。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也便宜,再加上人們不經常使用,療效反而可能更好。

另外,當我們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時,體內正常菌群同樣會被殺滅或抑制。不過,其受抗生素影響的范圍大小,取決於所選用抗生素的抗菌譜的廣或窄。抗菌譜窄的抗生素隻對一種或少數細菌有活性,如青黴素G,主要隻作用於陽性球菌;廣譜的抗生素可對兩種或較多細菌有活性,如頭孢曲松,可對多種腸桿菌科細菌有效;超廣譜抗生素即對多種或大多數細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有效,而且對厭氧菌也有作用。可見,抗生素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也越多,受殺滅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因此,治療感染應根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來選用窄譜、有針對性的抗生素。這樣既可以有效殺滅病原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減少對正常菌群的殺滅或抑制作用。

.誤區三:療程不當,頻繁換藥,療程過短或過長。

有的病人對抗生素期望值過高,使用某種抗生素一兩天後沒有明顯好轉,就要求醫生換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療時間的長短應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臨床反應和細菌的種類。通常對於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療程一般為5~7天,或癥狀和體征消失3天後方可停藥。如果一個普通的感冒用幾種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還可能造成二重感染。

.誤區四:同時使用幾種抗菌藥。

抗菌藥聯合使用的目的是為提高療效、降低毒性,延緩或減少耐藥性的產生。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不僅不增加療效,反而可能降低療效,增加不良反應或增加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機會,因此聯合用藥應予以嚴格控制。聯合用藥指征:混合感染、嚴重感染、一般抗菌藥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容易出現耐藥的或必須長期治療的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時,應避免聯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