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濕疹這種疾病很多時候不僅僅診斷困難,甚至連治療都是個難題,所以很多陰囊濕疹患者都擔心自己的陰囊濕疹疾病不能被治愈。其實面對陰囊濕疹疾病,現在有很多種治療方法,所以大傢一定要認真選擇,那麼如何治療陰囊濕疹?一起看看吧。

如何治療陰囊濕疹

因為陰囊濕疹不是癬,故不能按癬來治。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燙洗等,凡熱水、肥皂、鹽水、堿水等皆不宜應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癬藥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隻要能保證做到不抓癢、不刺激皮膚,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轉。本病與情緒有關,保持心情舒暢、充分的休息及對疾病的必勝的信心,亦是關鍵環節,飲食上要能做到忌食辛辣發物、如蔥、薑、蒜等。

陰囊濕疹西醫治療方法

由於陰囊濕疹和其他部位的濕疹一樣與過敏有關,所以用於治療過敏的藥物都可以用來治療陰囊濕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組織胺藥,常用的有賽庚啶 2mg,每日3次;撲爾敏4mg,每日3次;克敏嗪25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外用藥主要是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去炎松軟膏、膚樂軟膏、尤卓爾軟膏等。

陰囊濕疹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治病主要是辨證施治。中醫常把陰囊濕疹分為濕熱下註證和陰虧血燥證兩型來治療。濕熱下註證相當於急性陰囊濕疹,陰虧血燥證相當於慢性陰囊濕疹。

(1)濕熱下註證:可見陰囊起粟米大小的丘皰疹和小水皰,皮膚有灼熱感,搔抓後,滲液較多,糜爛結痂,常浸濕內褲。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這是由於濕熱之邪循經下註於陰部所致。治療宜清熱除濕。常用方藥為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10g,黃芩10g,柴胡10g,赤芍10g山梔子10g,苦參10g,澤瀉10g,木通10g,地膚子2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2)陰虧血燥證:可見陰囊皮膚皺折變粗變深,搔破後滲出血水,夜間瘙癢劇烈。舌紅,少苔,脈細滑。這是由於濕熱之邪日久傷及陰液,致陰虧血燥所致。治療宜滋陰養血潤燥,常用方藥為當歸飲子加減:當歸10g,熟地20g,白芍10g,川芎10g,玄參10g,荊芥10g,防風10g,白鮮皮 30g,白蒺藜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3)真菌感染性:苦參50g,黃柏30g,地夫子50g,蒼耳子50g,白鮮皮40g,荊芥50g,明礬10g。本藥方為治療真菌感染性陰囊濕疹的良方,此藥方為藥用洗劑,水煎一小時,一天兩次,每劑兩日。一個療程三劑。並且配合使用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使用,效果會更好。

溫馨提示:有些患者反復治療卻反復發病,其實這和發病部位的特殊性有關。陰囊部位潮濕,易出汗,本身就易誘發疾病。若此時患者飲食、生活習慣不註意,如飲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愛穿緊身內褲、缺乏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等,就易導致該病復發。

陰囊濕疹要註意的飲食

陰囊濕疹會讓原本柔軟而薄嫩的陰囊皮膚,變得皺紋深闊,肥厚幹硬;原本紅潤光滑的陰囊皮膚,變得滿是斑斑點點的灰黑色,不時還有灰白色細碎皮屑脫落。那麼,對於陰囊濕疹患者來說,在平時的飲食中,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呢?

⑴盡可能追尋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療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病、糖尿病、精神神經異常、小腿靜脈曲張等。

⑵吃藥的同時瞭解一些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要不明不白地亂用藥,尤其是皮質類固醇激素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應用,不要認為任何藥都是萬無一失的,當每用一種新藥時,一定要向醫生咨詢清楚再用。

⑶一般濕疹患者應以素食為主,易於消化,不礙腸胃,大便應日日通暢,忌食辛辣刺激、腥發動風的海產品和牛奶、雞蛋等食物。常用一些健脾除濕的藥膳,如冬瓜蓮子湯、綠豆赤小豆湯等,對濕疹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河產品如蓮子、藕、荷葉、菱角等,對皮膚亦有好處。

⑷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蔥、薑、蒜、濃茶、咖啡、酒類及其他容易引起濕疹的食物,如魚、蝦等海味。

通過介紹,提醒我們要時刻註意自己身體的健康,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加強鍛煉、保證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疾病才會遠離 我們,我們才會獲得健康。最後,祝大傢身體健康!擁有快樂好心情!

如何預防陰囊濕疹

相信大傢對陰囊濕疹都比較熟悉瞭,這是一種男性特有的疾病,屬於濕疹的一種典型癥狀,同時該病也是屬於較難治療的男科疾病。因此,陰囊濕疹的預防和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幾點是預防措施的介紹。

1內褲宜寬松舒適,最好為純棉制品,不要穿過緊的內褲。及時換洗內褲,尤其是運動後,要及時清潔換洗內褲。

2飲食上,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

3有陰囊瘙癢時,要積極治療,勿過度搔抓和燙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燙洗。

本病對稱發生、常波及整個陰囊、患處奇癢,病程持久,反復發作,屢治不愈。急性期可有丘疹、小皰、膿瘡、糜爛、滲出、結痂等多種變化。在慢性期則表現為皮溝加深、皮膚肥厚、陰囊皮膚粗糙如革,即民間所說的“繡球風”,若遷延失治或治不得法,可出現急性期與慢性期互相轉變,遷延多年。

值得重視的是一旦出現陰囊的奇癢、滲出、結痂、肥厚等情況,且久治不愈,均應想到是本病所致。

因為本病不是癬,故不能按癬來治。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燙洗等,凡熱水、肥皂、鹽水、堿水等皆不宜應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癬藥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隻要能保證做到不抓癢、不刺激皮膚,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轉。

本病與情緒有關,保持心情舒暢、充分的休息及對疾病的必勝的信心,亦是關鍵環節。

飲食上要能做到忌食辛辣發物、如蔥、薑、蒜等。藥物治療,急性期以冷敷為主,每次可用約3000毫升凈水,不加任何藥物,或加明礬3克。或用10%黃柏溶液或蒲公英30克、 野菊花15克煎湯待冷後濕敷。若合並感染,則加 1克 洗必泰或 0.1克高錳酸鉀化開入3000毫升凈水,這些方法對陰囊奇癢和滲出效果很好。

慢性期傳統療法可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加熱烘療法更好,亦可用煙熏法或苦參湯藥浴。西藥治療以強的松類軟膏外用為主,堅持用藥至少1~2個月,早晚各一次塗於患處,不需包紮,越薄越好,下一次塗藥前不必清除前一次藥物,對有感染的濕疹用時可塗用抗菌性藥膏。對較肥厚的陰囊濕疹尚可塗用焦油類藥膏,如5 %煤焦油軟膏、5%松餾油軟膏、5%豆餾油軟膏等。

以上內容為大傢詳細介紹瞭陰囊濕疹的預防措施,希望能給男性朋友帶來些幫助。而對於已經患上陰囊濕疹的人,一定要引起對其治療的積極性。濕疹出現後,瘙癢是常見癥狀,但需要提醒大傢的是,千萬不要用手抓,以免造成感染。

陰囊濕疹日常護理的註意事項

陰囊濕疹是陰囊最常見的皮膚病,屬於過敏反應,也是男子常見的性器官皮膚病。它俗稱“繡球風”、“胞漏瘡”等,不是性傳播性疾病。此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不易根治,陰囊濕疹給男性帶來的痛苦,是一種無法言語的苦楚。

預防陰囊濕疹四種飲食習慣要不得

導致陰囊濕疹的原因比較多,不良的飲食習慣首當其沖。若想盡量離陰囊濕疹遠一些,以下的四種飲食習慣要不得:

1、喜好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蔥、生蒜等。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直腸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擴張,造成排便時的刺痛和墜脹感,從而加劇或誘發痔瘡。酒精會引起痔靜脈充血、擴張以及痔核腫脹。

2、是有暴飲暴食習慣。許多人養成瞭“看菜吃飯”的不良習慣,菜差少吃,菜好就猛吃,如此饑飽不勻,影響胃腸功能,使脾胃受損,以致濕熱痰濁內生,氣血壅滯,常可發生痔瘡出血,尤其暴飲暴食以後,把腹部撐得大大的,腹腔壓力增大,使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到影響,而加重病情。

3、對食肥甘厚味食物情有獨鐘。如巧克力、肥肉、豬爪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這些食品可刺激直腸肛門部的粘膜皮膚、使充血明顯、加重痔出血、脫出。

4、飲酒過量。過度飲酒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相信不需要借助百度,大夥也該有所耳聞。

亂抓“蛋蛋”可能加重陰囊濕疹

陰囊濕疹具有反復發作的特征,給廣大男性患者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諸多煩惱。而最惱人的是,對於陰囊濕疹引發的“蛋蛋”瘙癢危機,我們卻不能通過抓一抓來舒緩。

陰囊濕疹十分頑固,“蛋蛋”越抓皮膚就越受傷,然後皮膚就越變越厚,瘙癢狀況更加明顯,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患者常因搔抓、不適當刺激引起疼痛或繼發感染。

對陰囊濕疹做適當的防護是非常必要的。防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內褲宜寬松舒適,最好為純棉制品,不要穿過緊的內褲。及時換洗內褲,尤其是運動後,要及時清潔換洗內褲。

2、飲食上,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

3、陰囊濕疹治療一定要積極,勿過度搔抓和燙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燙洗。

暴飲暴食誘發陰囊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濕疹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面部、頭部、耳周、小腿、腋窩,肘窩、陰囊、外陰及肛門周圍等部位,過敏體質可能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一是喜好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蔥、生蒜等。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直腸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擴張,造成排便時的刺痛和墜脹感,從而加劇或誘發痔瘡。酒精會引起痔靜脈充血、擴張以及痔核腫脹。

二是有暴飲暴食習慣。許多人養成瞭“看菜吃飯”的不良習慣 ,菜差少吃 ,菜好就猛吃 ,如此饑飽不勻 ,影響胃腸功能 ,使脾胃受損 ,以致濕熱痰濁內生 ,氣血壅滯 ,常可發生痔瘡出血 ,尤其暴飲暴食以後 ,把腹部撐得大大的 ,腹腔壓力增大 ,使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到影響 ,從而加重病情。

三是對食肥甘厚味食物情有獨鐘。如巧克力、肥肉、豬爪等高熱量 ,高脂肪的食品,這些食品可刺激直腸肛門部的粘膜皮膚、使充血明顯、加重痔出血、脫出。四是飲酒過量。中醫認為痔瘡多屬濕熱 ,飲酒可助其濕熱為患 ,而且酒可使痔靜脈充血 ,擴大而舒曲 ,使痔核腫脹 ,臨床上發現多數痔瘡病人對酒特別敏感 ,一般在飲酒後半小時就會感到肛門不適 ,次日即可便血 ,如酗酒 ,其後果更嚴重。因此患痔瘡者最好應該忌酒。其他的,也包括長期穿著緊身牛仔褲、在濕熱的環境中久坐不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