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是較常見的損傷,以髕骨局部腫脹、疼痛、膝關節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淤斑以及膝部皮膚擦傷為主要表現的骨折。髕骨骨折的發生年齡一般在20~5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1。

髕骨粉碎性骨折

骨折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直接打擊在髕骨上,如撞傷、踢傷等,骨折多為粉碎性,其髕前腱膜及髕兩側腱膜和關節囊多保持完好,亦可為橫斷型骨折。間接暴力,多由於股四頭肌猛力收縮,所形成的牽拉性損傷,如突然滑倒時,膝關節半屈曲位,股四頭肌驟然收縮,牽髕骨向上,髕韌帶固定髕骨下部,而造成髕骨骨折。間接暴力為橫行骨折,移位大,髕前筋膜及兩側擴張部撕裂嚴重。

髕骨骨折主要在以下情況發生:

第一,直接暴力。如運動員在摔倒時,摔倒跪地或膝對撞是最常見的損傷動作,此時,髕骨多出現無錯位的星芒狀的骨折,屬粉碎性骨折。

第二,間接暴力。間接暴力有三種情況可以發生骨折:

(1)四頭肌縱向用力牽拉,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髕骨下端橫形骨折。

(2)四頭肌縱向用力牽拉加膝部外翻的作用力,髕骨發生邊緣部的縱形骨折。

(3)膝內外翻支持帶的被動牽拉會導致髕骨內緣的骨折,屬於髕骨疲勞骨折,即多次較小的髕骨受力所致的逐漸發生的骨折。

髕骨粉碎性骨折治療

髕骨骨折的治療應最大限度地恢復關節面的平滑,給予較牢固內固定,早期活動膝關節,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1.非手術治療

石膏托或管型固定適用於無移位髕骨骨折,不需手法復位,抽出關節內積血,包紮,用長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於伸直位3~4周。在石膏固定期間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去除石膏托後練習膝關節伸屈活動。

2.手術治療

髕骨骨折超過2~3毫米移位,關節面不平整超過2毫米,合並伸肌支持帶撕裂骨折,最好采用手術治療。

髕骨粉碎性骨折康復訓練

髕骨骨折如果沒有移位,可以用石膏固定治療,一般治療時間為6-8周,癥狀較輕微的可以4周就能拆除石膏。如果髕骨骨折移位超過2~3毫米、關節面不平整超過2毫米的話,就要手術治療瞭。

髕骨骨折後的康復訓練主要以鍛煉收縮股四頭肌為主,平時可以適度地練習膝關節屈伸功能,關於適度,這裡要說一下的是,主要依據患者的自我感覺,沒有疼痛感就好。下地走路時如果困難就要借助拐杖。

患者在康復期可以適當的負重練習走路,上下樓梯時註意用健健的肢體帶動患肢,上樓時先邁出好腿,下樓時先邁出患肢。患者治療好之後,定期去醫院復查,拍x光片,然後根據骨折的恢復情況負重走路。

髕骨粉碎性骨折術後護理

術後護理的內容包括一般護理、患肢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麻醉護理、體位護理、夾板護理、並發癥護理和康復護理。

(一)一般護理

手術後回病房,要合理安排,安全將患者抬至床上,抬時要特別註意為患者保溫,保護隱私,並保護各種管道,防止脫落。向患者交代飲食、用藥、鍛煉、疼痛等註意事項,患者術後因臥床,需給予生活上的護理,協助床上大小便和日常洗漱、進食、飯前飯後洗手,將日常用品、信號燈等放於患者易取之處。

(二)患肢護理

術後給予患肢抬高,高度應高於患者的心臟,以利於血液循環,防止患肢腫脹。同時,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皮膚溫度、神經感覺情況、踝及足趾的活動、末梢循環的充盈度、傷口有無滲血和患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另外要囑患者麻醉過後即開始進行踝泵練習,防止靜脈炎的發生。術後第一次下床時,護士要給予幫助和指導,入廁時要教會患者做馬桶的方法,將患肢抬高墊於腳凳上,高度為與髖關節成90度,以確保患者在排便時的體位舒適。

(三)疼痛護理

需要區分膝部的疼痛,是術後切口疼痛還是術後敷料包紮過緊引起的疼痛。若術後切口疼痛可根據醫囑給予止痛劑,如杜冷丁、美菲康等,給藥時必須足量早期,以保證療效;如果是術後腫脹導致繃帶包紮過緊的疼痛,給予止痛劑往往療效不好,此時檢查術區可感緊張,張力過高,必須立即松解繃帶,觀察肢體的血液循環,很多病人松解繃帶後疼痛迅速緩解,不需要用止痛藥。

(四)引流管護理

引流管要放置合理,禁止打折,定時擠壓。平時要仔細觀察,如發現漏氣,應及時更換,更換時,要嚴格消毒,嚴格記錄。拔管指征:引流24~72小時後,如24小時量不超過50毫升,引流液呈黃色,即可拔除引流管。

(五)麻醉護理

手術以後,要按麻醉的要求給予去枕平臥,禁食6小時。當患者口渴嚴重並引起不適的情況下可隨時給予少量溫水,以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另外,要檢查麻醉針眼處有無滲出,如有滲出要給予敷料的及時更換。如患者有寒戰屬麻醉術後的反應,不必緊張;如有頭痛頭暈等不適一定要及時通知醫生;如有惡心頭要偏向一側防止誤吸。

(六)體位護理

術後6小時患者可做起,坐起時不必將患肢抬高,平臥時如有不適,其他關節可適當的活動。第一次下床,要註意防止因體位改變引起的意外,護士要給予協助。

髕骨粉碎性骨折飲食

【飲食護理要點】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保證新鮮水果、蔬菜及水的攝人,忌生冷、酸辣、油膩及發物,預防便秘。

1,氣滯血瘀 宜食理氣活血之品,如蔬菜、水果、蛋類、豆制品、瘦肉等。食療方:紅棗桂圓湯(紅棗、龍眼肉)。

2,氣血不和,筋脈瘀阻 宜食補益氣血之品,如牛奶、雞蛋、紅棗、木耳、瘦肉等,忌食肥甘、煎炸之品。食療方:蓮子紅棗粥(蓮子、紅棗、粳米)。

3,肝腎虧虛 宜食補肝腎之品,如構杞子、山藥、蘑菇、雞湯等。食療方:黃芪燉雞湯(黃芪、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