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對寒冷、潮濕、非冰凍環境的異常炎癥反應,組織學上證實凍瘡為一種淋巴細胞性血管炎。暴露於寒冷、潮濕的環境是發生凍瘡的主要危險因素,多發生在秋冬季,尤其溫帶氣候地區冬天降溫急劇並且環境潮濕時,凍瘡較多見。凍瘡需要做哪些檢查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警惕貌似凍瘡的五種病

獲得性“風團”:大多數病人的發病原因不清,有些病人在數月或數年以後對寒冷過敏現象會自行消失,但也有持久不愈者。另外,有少數是由體內其他疾病引起。患者皮膚暴露於寒冷後數分鐘,局部出現癢性水腫和風團,嚴重時泛發全身。

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較常見的累及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障礙,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其確切病因不明,發病機理主要是由於免疫復合物形成。以青年女性多見,其皮膚和黏膜表現類似凍瘡。

結節性紅斑:是由某種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的局限性血管炎,常侵犯雙下肢,小腿內側多見。本病好發於青年女性,一般以秋冬寒冷季節發病為多。表現為肢體雙側對稱性或鮮紅色、或暗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性損害,壓痛明顯,一般不癢。

硬紅斑:又稱Bazin病。多發生於青年婦女小腿的屈側,為結節性腫塊,損害常常破潰。病人常伴有肺結核、淋巴結核或其他臟器結核。硬紅斑有結核樣浸潤,常發生幹酪樣壞死,一直被人認為是一種皮膚結核病,但不能查到結核桿菌,故認為是結核疹之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原因不明,以侵犯四肢血管為主的全身性非化膿性的動、靜脈炎疾病。常見肢體發涼、怕冷、疼痛、有麻木感,足部小腿疼痛、間歇跛行甚或肢端潰瘍和壞疽。病人平臥,抬高下肢,則足和小腿即呈蒼白色,而低垂下肢則呈青紫色或紅色。

凍瘡應該做什麼檢查

主要根據冬季好發,常見於兒童,婦女及末梢血運較差者及皮損好發於手足背,足跟,指趾,耳廓及鼻尖等處,損害大小不一,初起為紅或紫紅色的淤血性紅斑,壓之退色,去壓後紅色雙緩慢恢復,嚴重者可有水郊,破後形成潰瘍,自覺局部腫脹,冰涼,暖熱後有瘙癢,灼熱或疼痛感,愈後常遺留下萎縮性疤痕,本病應與多形紅斑進行進行鑒別,後者好發於春秋季節,皮損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樣損害,常伴有粘膜損害,好發於手足部。

組織病理:皮損處主要表現為真皮乳頭水腫,血管周圍單核細胞浸潤及血管壁水腫和空泡形成,後者稱為絨毛狀水腫,角質形成細胞壞死常見於表皮下半部。

凍瘡的病理跟發病機制有哪些

寒冷是本病發病的最主要原因,能增加冷傳導和對流的因素對本病的形成起促進作用,如潮濕和風速,此外機體組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下降也對本病形成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系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凍瘡是寒冬或初春季節時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癥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現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回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寒冷使皮膚血管收縮,局部皮膚缺血缺氧,代謝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擴張,淤血,血漿滲出引起局部組織水腫,水皰形成,及組織壞死,潰瘍形成,潮濕及風速可加速體表散熱,故冬季潮濕多風地區凍瘡發生率比幹燥地區為高,此外,自主神經紊亂,肢端血運不良,鞋襪過緊,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貧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為本病誘因。

患上凍瘡會有哪些癥狀呢

凍瘡癥狀有哪些?典型皮損為局限性指蓋、蠶豆大小、暗紫紅色隆起水腫性斑塊或硬結,境界不清,邊緣鮮紅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緊張光亮、觸之冰涼、壓之褪色、去壓後恢復較慢。

凍瘡癥狀有哪些?重者腫脹加劇,表面可形成水皰,內含淡黃色或血性漿液、皰破後可形成糜爛或潰瘍。多對稱發生於四肢遠端以手指、手背、足緣、足跟、面頰、耳廓等處多見,亦可單側發生。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年女性,以肢端血運不良及手足多汗者多見。自覺有癢感、燒灼感、腫脹感。癢感受熱後加劇,有糜爛或潰瘍者自覺疼痛。每年冬季發病,天暖後自愈,病程遷延。

表面光澤,質柔軟。按之褪色,去壓後緩慢恢復紅色。嚴重者可有水皰,皰破後形成潰瘍。愈後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疤痕。自覺局部脹癢,遇熱後加劇,潰爛後疼痛。對稱性好發於四肢末端,以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多見。常見於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每當冬季發作,經過緩慢,天暖自愈。

寒冷性多形性紅斑(或稱多形紅斑型凍瘡)為本病的一個特殊類型,皮疹多分佈於四肢末端及面頰,呈多形性,可有典型的虹膜樣皮疹,好發於青年女性,發病較急,病程較短,多於2~4周自愈。

凍瘡的護理方法有哪幾種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回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肝素凍瘡膏:肝素凍瘡膏系肝素鈉與Vit E組成的復方制劑。肝素具有抗凝作用,可降低局部血液黏度,配合Vit E治療凍瘡,療效較樟腦類制劑好。 88.雙嘧達莫乳霜:雙嘧達莫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此乳霜治療286例凍瘡患者,經5~7天,痊愈279例,效果很好。

硝苯地平:凍瘡患者109例,用硝苯地平10毫克治療,每天兩次,口服,多數患者用藥後72小時奏效,疼痛、癢癥狀3~5天消失,效果很好。硝苯地平治療凍瘡的機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經應用多普勒激光速計觀察皮膚血流變化,發現治療後患處皮膚血流量平均增加180%。實驗和臨床觀察認為,可能是與部分抑制α1腎上腺素受體,使皮膚血流量增加,或與抑制5-羥色胺(5-HT)等致敏物質的釋放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釋放有關。

山莨菪堿(654-2):口服山莨菪堿5~20毫克/次,3次/天,肌註20毫克/次,3次/天,或外用0.3%~0.5%的軟膏治療凍瘡很有效,且治愈時間多在7天內。對有潰瘍形成者應與抗生素聯用,如紅黴素、新黴素。

.蛇油凍瘡膏:此藥用途范圍廣,由凍瘡引起的紅腫、疼痛、癢、幹裂、潰瘍,均可使用,效果良好。治療紅腫、疼痛、幹裂患者394例,經3~5天,痊愈 387例;經5~7天,痊愈7例。治療方法:使用前,將凍瘡患處用溫開水加少量食鹽浸泡15~20分鐘,擦幹,取蛇油凍瘡膏均勻塗於患處,輕揉2~3分鐘,每日4次,用量視患處大小而定。

預防措施: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 寒冷季節註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幹燥。

(4) 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6) 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藥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