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腫瘤主要因前庭大腺急或慢性炎癥控制後,遺留下腺管粘連閉鎖,分泌物瀦留形成囊腫;亦會再感染或復發,轉為前庭大腺炎或膿腫等炎癥表現。外陰陰道腫瘤不多見,可能影響妊娠的為數亦較少。那麼,外陰腫瘤的誘因有哪些?

四種方法治療外陰腫瘤

一、手術治療 為主要治療方法。手術的范圍取決於臨床期別、病變的部位,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與浸潤的深度,患者身體狀況以及適當考慮患者年齡。目前公認的是外陰原位癌可僅作單純外陰切除。浸潤癌則需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及病變期別合並考慮。一般需作根治性外陰切除加上區域淋巴結切除術。因為即使病灶隻侵入3~5mm,細胞分化不成熟者或發現血管有侵犯者,已可有轉移。局部單純切除隻限於個別身體情況不能經受大手術者。

(一)外陰原位癌 因具有多中心性(Wilkinson EJ等,1981)或多灶性(Di Saia PJ等,1981),病變范圍常較廣,絕大多數病人的病灶占外陰面積的3/4,病灶在20個以上,且呈大片融合。故外陰切除范圍較廣泛。但因病變為原位癌,病變局限在表皮內,所以切除深度可限於表皮及真皮層,而保留大部皮下脂肪(浸潤癌的邊緣可能有原位癌病變)。值得註意的是上皮非典型病變,往往超出大體病變范圍,故需在切除標本邊緣作 冰凍切片。如邊緣有非典型病變,則應擴大切緣組織,否則日後會有復發。如病變范圍大,皮膚切除范圍廣,縫合過緊,創面可行植皮。經由大腿內側取整塊同形同厚的皮膚縫蓋於外陰創面上。Rutledge及DiSaiaPJ等認為外陰皮膚切除術及植皮效果較好。植皮上作小切口多處達皮下組織,以利引流。植皮成活率達85~95%,4周可完全愈合。8周後可性交。半年後皮膚感覺恢復。MorleyGN(1981)認為外陰原位癌不一定都是多灶性的,當病變局限於某一特殊區域時,可采取廣泛局部切除或部分外陰切除術,術 後密切觀察。若病變稍大但仍局限時,則用次全或全外陰切除,如果未累及陰蒂可不作陰蒂切除。

由於術前難以確定外陰原位癌是否為多灶性,故我們認為作單純性廣泛外陰切除比較適宜,包括2cm以內的陰道粘膜,皮膚切緣須距腫瘤3cm。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志毅報道8例復發病例中,有1例外陰後聯合白斑癌變,切緣距腫瘤1.5cm,三年後局部復發。

由於陰蒂皮膚是外陰癌的好發部位,但年輕者為瞭保留性功能,手術往往不切除陰蒂及包皮,這點應慎重考慮,應以手術需要為準,且應做切緣的冰凍組織切片,前已述及。

(二)外陰浸潤癌的手術治療 應做廣泛的外陰切除,深度需達筋膜層,並應清掃腹股溝淺深淋巴結,盆腔淋巴清掃不列入常規,因為一般皆經腹股溝淋巴結而轉移到盆腔。其次,腹股溝淋巴結情況可預示盆腔轉移的可能性。在一組85例患者中,11例盆腔淋巴結陽性者,10例腹股溝組臨床懷疑(N2)或觸診(N3)為轉移,另1例股深(Cloquet)淋巴結為陽性;在這一組患者中,55例股深淋巴結組織切片中,5例為陽性,2例有盆腔淋巴結轉移;50例陰性者,無1例有盆腔淋巴結轉移;所以,在手術前及手術時腹股溝淋巴結檢查可大致反映盆腔淋巴結有無轉移,除股深淋巴結外,也可對其他腹股溝淋巴結做冰凍切片檢查,一般盆腔淋巴結陽性率為8.5~16%。鑒於盆腔淋巴結轉移率較低,是否清掃盆腔,應個別對待。對身體情況差者更屬重要,盆腔淋巴結陽性者,其生存率為12。5~25%。即便部分盆腔轉移能治愈,也僅為很少一部分,故預測盆腔有無轉移,不僅對身體情況差的確定手術范圍有利,也有助於是否放射治療。

1.病灶局限於外陰,臨床腹股溝淋巴結無轉移,適當治療後,矯正生存率高達90~95%。所謂適當治療系指外陰根治性切除及腹股溝淋巴清掃,因為癌細胞入侵3~5mm就有可能轉移,單純切除外陰,應計為不完全治療,有一定適應癥時方可實行。MorleyGN(1976)報告一組外陰癌I期的手術治療,單純外陰切除及外陰切除加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60%及85.5%;經矯正死亡率後,生存率分別為81。3%及88。3%。故在高危患者為N0及N1者,可僅做外陰根治性切除。

另有人隻做外陰根治術而密切隨訪腹股溝淋巴結有無脹大轉移征,在N0及N1患者 估計有10~15%日後可能發生轉移,隨訪中發現有轉移再進行清掃,其生存率較一開始實行清掃者低20%。所以,如無禁忌癥仍應開始時就清掃淋巴。一旦臨床懷疑或確診已有淋巴結轉移,盆腔及遠處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增加,即便實行盆腔淋巴結清掃或照射,預後也不佳。

2.對於Ⅲ期癌(累及尿道、陰道或肛管的浸潤癌,但無臨床淋巴結轉移征或腹股溝淋巴結疑有轉移)適當治療,5年生存率尚可達40~60%。

3.鄰近尿道或其外口受累者可行部分尿道切除,若尿道切除在2cm以內,術後不影響控制排尿功能,不會出現尿失禁。據山東省立醫院手術的例證,於尿道部分切除後,遊離大部分陰道前壁向外牽引,於遊離部前緣適當部位做一小縱切口固定尿道橫斷切緣,既可避免尿道口部感染,又有助於排尿的控制。

張志毅(1981)、林巧稚(1982)提出累及肛門的病例,做Lock-Hart Mummery手術,可減少或避免復發,達到根治的目的。他們作瞭對比,由於這種手術徹底,術後存活迄今已6~15年。總之,外陰癌侵犯鄰近器官時必須擴大手術范圍,以減少局部復發,達到根治的目的。

4.Ⅳ期癌,癌已侵犯膀胱粘膜或癌已累及肛管,做膀胱、尿道或/及直腸切除,及尿、糞分流手術。盆腔器官切除術成功治愈率為50~70%。手術范圍大,需征得傢屬及本人同意,並做好充分準備。

外陰癌低度惡性者可生長得很大,但無轉移,可經徹底治療而痊愈。

(三)手術中的有關問題 外陰浸潤癌首先行雙側股或/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後行廣泛性外陰切除術。手術力求一期完成。如因年老體弱不能勝任一期者,則應做廣泛性外陰切除術,待外陰切口愈合後再行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或在無臨床轉移征象者,僅做外陰根治術。

1.手術的皮膚切口 常用的有:

(1)蝶形切口 自雙側髂前上棘向陰蒂上2.5~5cm處作蝶形切口,兩側斜向腹股溝韌帶或大腿內側,連同外陰一整塊切除,此切口縫合張力不大,利於傷口愈合。

(2)弧形切口 由一側髂前上棘稍下方向另一側髂前上棘,通過恥骨聯合上方作弧形切口。此切口不影響暴露,傷口血液循環受影響較少。

(3)腹部股部雙側直切口 於髂前上棘內側3cm處,沿股動脈走行達股三角尖端作切口。此切口利於股淺、深以及髂淋巴結清除術,不影響傷口愈合,且可兩組手術同時進行,縮短手術時間,然後實行縫匠肌的移植。

2.股管前三角區組織缺損的處理 腹股溝淺、深淋巴脂肪組織徹底切除後,股管前三角區的股動、靜脈完全裸露,且有一定程度之凹陷,如果這時隻縫合表面的皮膚,可因此處皮膚血運差,下有死腔積液而不易愈合,或發生感染,使股血管暴露於皮膚外,即便不發生裂開,皮膚與股管前三角動靜脈粘連形成疤痕而壓迫其血管。為解決這一問題,山東省立醫院多年來采用腹股溝雙側直切口清除淋巴脂肪組織後,將縫匠肌移植,以填充於股三角動靜脈前之凹陷。因切口便於操作,故移植方便無張力。

3.外陰廣泛切除後縫合困難的問題 外陰廣泛切除,如病灶不大,按照皮膚切口距病灶3cm,陰道距病灶切除2cm,切除後皮膚縫合多無過大張力,故不影響愈合。如果病灶過大,則因切除廣泛,皮膚縫合張力過大及影響血運,使傷口不易愈合,易感染裂開,日後疤痕形成,增加患者的痛苦。為減少傷口縫合張力,可行局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根據組織缺損的部位,就近選取。如填補不大,可取外陰部皮膚。此切口應切至深筋膜,但基底部少作遊離,因距填充處較近,隻需向原傷口牽拉縫合。新切口作減張Y形縫合。如填充較大,皮瓣應取自股內側或臀部。

4.引流問題 腹股溝或盆腔淋巴清除後,還需解決因剝離組織廣泛、創面滲液積存的問題,以利傷口愈合,減少感染。故於手術結束時常規放置引流。盆腔淋巴結清除後於腹膜外盆腔放置塑料管負壓引流;股三角部放矽膠管負壓引流或放置橡皮片。或周圍剝離皮膚用刀片刺通。為減少滲液,腹股溝及外陰部應加壓包紮2~3天,使剝離面皮膚組織緊貼下部組織消滅死腔。如因引流不佳而存液者,應及時拆除1~2針縫線以排除積液。

二、放射治療 照射外 陰腫瘤或腹股溝、盆腔淋巴 結並不適宜,主要因為外陰 皮膚、肛門及尿道正常組織 不能耐受射線。該區域潮濕, 皮膚受射線刺激反應大,表皮脫落。如射線以正切線或平行線前後相對兩野,照射外陰及會陰部皮膚,使真皮接受最大深部劑量,會陰野往往更為適合。即便這樣,由於皮褶,尤其在肥胖婦女,接受射線過多,皮膚濕潤,耐受力降低。所以,皮膚反應仍大,往往迫使治療停止。治療後局部上皮廣泛萎縮,如外照射配合組織放射針埋藏應用於少數選擇性的患者,尤其病變侵犯下1/3陰道者。Frischbier等報道外陰腫瘤及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應用高能量電子照射,可控制腫瘤發展,但發生長期合並癥,如皮膚潰瘍、疤痕、瘺管形成,膿腔以及尿道狹窄等。所以不宜單獨使用放射治療,而宜放射與手術治療合並應用。腹股溝淋巴結有轉移者,因為20~40%可能有局部復發,故在術後可實行盆腔照射以控制該部淋巴結。局部病變較廣泛,或病變累及會陰、肛門者,術前照射可使原不能手術患者變為可手術者,或避免不必要的超根治手術和永久的功能損害。

三、復發的處理 復發的處理最為棘手。如系原手術切除范圍不足,50%可再次實行手術(附加或不附加放射治療),手術范圍遠較第一次廣泛,有可能切除尿道、肛門或骨。腹股溝部復發者,如已實行過淋巴結清掃,局部傷口不愈合,呈現紅色肉芽組織,經細胞學和組織切片檢查證實為癌,可考慮使用化療,甲氨蝶呤、環磷酰胺、daunomycin及博萊黴素等,隻是有可能暫時緩解病情。未曾實行過淋巴清掃者,可實行清掃,但有可能促進盆腔及遠處轉移。

四、基因療法 采用生物基因療法,靶向殺死癌細胞,目前我國醫學專研制的羥基它裡寧對殺死癌細胞,效果顯著,成分bufotanine,為21世紀聰明的抗癌新藥成分。

外陰腫瘤的誘因有哪些

導致外陰腫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外陰腫瘤通過通常會陰道性傳播疾病,如果出現有滴蟲感染時,一般會同時出現泡沫狀陰道分泌物,外陰感覺很瘙癢。

導致外陰腫瘤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會出現外陰巴氏腺膿腫。

2、由於機械刺激比如不良衛生習慣、外陰污垢、內褲太緊、汗漬刺激等。

3、因為過敏性外陰炎由洗滌劑、化妝品、陰莖套和藥具等引起的過敏皮炎。

4、通過外陰感染比如性傳播性疾病,細菌、滴蟲、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外陰炎。

外陰腫瘤引發什麼疾病

1、外陰水腫:外陰水腫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水腫,前者因先天性淋巴管發育異常引起,後者由於全身疾病如惡性腫瘤轉移至淋巴結或絲蟲病阻塞淋巴管引起。腹股溝或盆腔淋巴清掃術後,淋巴回流受阻及炎癥所致淋巴管炎引起循環障礙均可致外陰水腫。

2、外陰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外陰靜脈曲張平時可見皮下靜脈,若久站者或妊娠後期,靜脈隆起,如蚯蚓狀盤曲,主要由於循環障礙、血管長期擴張引起。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必要時應適當休息,抬高下肢,用彈性繃帶包紮,以防破裂、出血及感染。

3、外陰象皮腫:外陰感染絲蟲後,雌蟲在人體淋巴管內不斷產生微絲蚴,其寄生於淋巴系統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管阻塞,最後阻塞的淋巴管發生曲張,所轄部位的皮膚營養發生障礙,皮膚慢性增厚,形成外陰象皮腫。此外,反復發作的外陰蜂窩組織炎、外陰的慢性炎癥,如結核、梅毒,可引起結締組織纖維化,從而使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最後導致外陰象皮病。

外陰腫瘤能徹底治愈嗎

中西醫對外陰腫瘤都有相應的應對方法和技術手段,西醫以手術為主,中醫以用藥為主,患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用何種方式治療。

西醫應對外陰腫瘤的方式:

治療大致有藥物、激光、放療和手術方法。藥物治療是用5%的5-氟尿嘧啶軟膏塗於病灶處,但失敗率為50%。激光治療主要是用二氧化碳,可保持外陰的外觀,療效較好,但也有1/3的復發率。對於有手術禁忌癥或晚期不宜手術的患者,放療可有一定療效。

手術為首選方法,采用外陰廣泛性根治術和雙側腹股溝深、淺淋巴結清除術,療效良好。惡性黑色素瘤---一般多發於小陰唇和陰蒂。可能與外陰部經常受摩擦和刺激有關。表現為外陰瘙癢,色素痣擴大,色素增加,表面潰瘍,有血性或漿性滲出物。治療與外陰鱗狀上皮癌相同。

治療外陰腫瘤的偏方有哪些

1.生地12g,白芍、當歸、柴胡、黃芩、山梔子、連翹、天花粉各9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30g,防風、牛蒡子、川芎各69。適用於濕熱下註型。水煎服,每日l劑。

2.川芎、當歸、龍膽草各6g,黃芩、山梔子、木通、天花粉、柴胡、澤瀉各9g、金銀花、全瓜蔞、石打穿各24g,白芍12g,生地15g。適用於肝經鬱熱型。水煎服,每日1劑。

3.黃連、黃芩、黃柏、丹皮、赤芍、山梔子各9g,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各24g。適用於火毒熾盛型。水煎服,每日l劑。

4.草河車12g,紫背浮萍l2g,忍冬藤15g,紫花地丁15g,虎杖15g,連翹9g,青橘葉12g,水紅花子12g,半枝連30g,半邊蓮30g,白英30g,蒲公英15g。水煎服,每日1劑。

5.以五虎丹(水銀180g,白礬1809,青礬 180g,牙硝180g,食鹽90g)為主,局部外塗,治療體表惡性腫瘤115例,總有效率為 79.1%,其中收治惡性黑色素瘤6例,均獲滿意療效。

6.甘草、黃柏各100g,水煎熏洗坐浴,每日1次。

7.生馬錢子6g,枯礬15g,鴨膽子10g,生附子6g,硇砂15g,雄黃15g,密陀僧 6g,青黛IOg,輕粉39。共研細末,摻於腫塊局部,周圍用凡士林紗佈保護正常組織,每日換藥一次,連用5次。若腫瘤未消盡,仍可再用。

8.新鮮農蒺藜全草,洗凈搗爛如泥,敷於病灶上,每日2次,直至瘡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