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特別是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病人群,為瞭不要錯過乳腺癌的治療的最佳時機,首先大傢多多瞭解下乳腺癌早期癥狀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乳腺癌的早期癥狀是怎麼樣的呢?這是很多人都想瞭解的,下面就我們一起來瞭解下乳腺癌的早期癥狀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患瞭乳腺癌也能安度更年期

美國研究人員在7月刊的《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和預防》雜志上稱,更年期出現新陳代謝綜合征會增加女性絕經後罹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乳腺癌患者因化療、內分泌治療等抗癌治療導致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往往會出現更年期綜合征。調查表明,乳腺癌患者更年期顯著提前,癥狀發生率是正常更年期女性的6倍,程度也更為嚴重。所以,來自身體、心理和外界的多重作用,使得乳腺癌患者備受更年期煎熬。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適當註意調整,盡量穿棉質、多層、開襟的衣服,既吸汗又易於穿脫,減少潮熱帶來的尷尬。睡覺時蓋多層薄被,潮熱到來時,既容易掀掉,又不易著涼。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忌辛辣。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肥胖,過多的脂肪會把雄激素轉變為雌激素,使人處於高雌激素狀態,不利於康復。保持心情舒暢,遇事往樂觀的方面多想想。不要拒絕性生活。適當的藥物治療能使更年期過得更加平穩,非激素類的藥物是緩解乳腺癌婦女更年期癥狀的首選,而性激素治療是禁用於乳腺癌患者的。

通過適度的心理調適、生活調整和適宜藥物的治療,乳腺癌患者的更年期能夠美好起來。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一般有哪些表現

1、乳頭改變。患者得病之後,乳頭往往會首當其沖的發生變化。當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受病灶的浸潤而縮短,牽拉乳頭,使乳頭偏向腫瘤一側。病變進一步發展可使乳頭扁平、回縮、凹陷,甚至完全陷入乳暈下,看不見乳頭。有時因乳房內纖維組織攣縮,使整個乳房抬高,臨床可見兩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尚。乳頭糜爛時濕疹樣癌的典型癥狀,這些都是乳腺癌的早期癥狀。乳腺癌以乳頭溢液為唯一癥狀者少見,多數伴有乳腺腫塊。一般溢液較多血樣,血性常見。

2.無痛性腫塊。患者的乳房內可出現腫塊,而且因為是無痛性的經常會被忽視。其特點為腫塊呈浸潤性成長。乳腺癌的臨床表現即使腫塊很小,若累及乳腺懸韌帶時也可引起皮膚粘連,較大的腫塊可能有皮膚水腫、橘皮樣變、乳頭回縮或凹陷、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後期出現皮膚衛星結節甚至潰瘍。本病早期應與乳腺良性病變如炎性腫塊、乳腺增生病及良性腫瘤等相鑒別。

專傢指出乳頭溢液並不就是乳腺癌

乳頭溢液溢出的液體為鮮紅色血性,當然,這種液體少數也見於乳腺癌。如果是乳管阻塞的乳腺癌,溢出的液體是紫黑色和棕色的,這是因為出血在乳管內阻塞時間比較長,未能及時排出。要是流出的溢液是黃色或黃綠色,那麼就是乳房囊性增生的表現,偶爾也見於乳癌。如果是乳汁樣溢液,可見於終止哺乳後。如果是漿液性無色液,主要是妊娠早期或者乳房囊性增生的表現。

1、酒窩征,由於乳房深淺部的腫瘤侵犯懸韌帶,將導致其失去彈性、攣縮,進而牽拉皮膚造成局部凹陷,形成酒窩狀。但並不是所有酒窩征都是乳腺癌,乳房慢性炎癥、脂肪壞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靜脈炎與術後瘢痕攣縮也會造成皮膚凹陷,需仔細診斷。

2、橘皮征,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會導致皮膚水腫,但毛囊處皮膚並不會隨著水腫,容易造成乳房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樣。同時不排除炎性乳腺癌的可能,炎性乳腺癌往往范圍更廣,甚至累及全部乳腺。

3、乳房局部隆起,乳房腫塊發展到一定程度,將隆起於皮膚表面,伴有或者不伴有皮膚表面色素沉著。

4、乳頭、乳暈的顏色改變。乳頭的下方出現腫瘤,會牽拉乳頭導致乳頭偏斜、乳頭凹陷;侵犯乳頭會導致乳頭潰瘍、糜爛。乳腺濕疹樣癌的癥狀是乳頭脫屑、結痂、糜爛、反復不愈合。

乳腺癌病的早期診斷方法

首先,乳腺自查,這是最基本的檢查,最好是每月檢查一次,檢查最佳時間為每月月經結束後第5~7天,此時乳房腺體相對松弛,較易觸摸發現異常情況。其具體步驟有:第一步:脫去上衣,站或坐在穿衣鏡前觀看兩側乳房是否對稱,皮膚是否光滑,色澤是否正常,有無靜脈曲張。第二步:高舉兩手,觀看兩側乳房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乳暈的顏色是否一致,皮膚有無點狀凹陷,有無橘皮樣改變,是不是存在酒窩征,乳頭皮膚有無脫落或糜爛,乳頭有無突出或回縮現象。第三步:取彎腰體位,使雙乳略下垂,觀看雙側乳房是否對稱。第四步:雙手叉腰,觀看雙乳形態是否正常,用左手用力叉腰,右手推動左側乳房,觀察乳房是否活動自如,再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右側乳房。第五步:平躺在床上,被檢測手臂上伸,被檢測肩部用枕頭墊高,分別用對側並攏的手指順時針觸摸乳房,檢查是否有腫塊,若發現腫塊,應註意其部位、大小、硬度、活動度等。

其次,影像學檢查是診斷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1)乳腺鉬靶檢查:具有圖像分辨率高,重復性好,不受年齡、體型限制,其診斷準確率可高達98%以上,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鈣化點這一乳腺癌的前期特征的敏感性是其他檢查方法所不具備的。乳腺鉬靶能精細地記錄下不同穿透能力的軟組織留下的影像,特別是能捕捉到對乳腺導管內癌具有重要意義的微小泥沙樣鈣化病灶(小於5mm的癌灶),實現對微小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療,是目前影像診斷中的金標準。但是乳腺鉬靶對40歲以下女性不敏感。(2)乳腺超聲:該檢查經濟、簡便、無創傷、無痛苦、更適宜於年輕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婦女;對鑒別囊性腫塊有優勢。雖然對微小鈣化灶的檢測敏感性不如乳腺鉬靶,但兩者互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診斷率。(3)CT:具有高分辨率,對鈣化病變敏感,空間定位準確,能清晰顯示乳腺的解剖結構和病灶的各種征象,提高診斷準確率,尤其是CT有助於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的術前分析。(4)核磁共振:對於乳腺腫瘤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尤其對微小病變特別是導管內癌的診斷價值已得到臨床的公認。

最後,組織細胞學檢查:對於有乳頭溢液的女性,可以到醫院行乳頭溢液塗片行細胞學檢查,查找異性細胞。根據文獻報道,約5%的乳頭溢液與乳腺癌有關,尤以絕經後婦女較多見。該檢查方法方便,無損傷,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其較高的假陰性率也表明瞭它的局限性。而對於已經發現有乳房腫物的女性,則可穿刺取少量腫物組織標本送組織學檢查,以明確腫物性質,及早診治。

綜上所述,目前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出現下降趨勢,這主要歸功於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及早期診治。現代女性的乳房保健意識增強,對乳腺疾病的認識提高,同時醫療水平的提高及檢查方法的增加,都大大提高瞭乳腺癌的早期發現率和診斷率,也為患者盡早得到個體化治療創造瞭良好的條件,使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得到瞭大大提高。

哪些女性更易得乳腺癌

以下幾類女士更容易受到乳腺癌的困擾,應做好篩查和預防工作,將癌癥拒之門外:

1.傢族中有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尤其是媽媽和至親姐妹患癌。

2.30歲以上仍未生育、40歲之前沒有哺乳過的女性。

3.12歲前月經初潮或55歲仍未絕經的女性。

4.飲食結構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為主,或體脂比例過高的女性。

5.從事的工作會經常接觸到放射源的女性。

6.沒有運動習慣,經常熬夜、抽煙、喝酒的女性。

7.本身患有其他可轉移至乳腺的癌癥,如子宮癌、淋巴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