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過這樣的定義:健康不但意味著不生病,不虛弱,而且意味著身心及社會生活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要達到健康的標準,那麼,身體健康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身體健康的五大標準

第一是心肺功能好

心臟和肺臟是主要的內臟器官。健康的心臟,心肌發達,心容量大,每跳動一次能排出血液80-100毫升,比一般人多20-30毫升。由於身體在一定的時間內,需要的血液是一定的,心跳一次的排血量增多瞭,心臟跳動的次數就要減少,一般來說,心跳減慢是一種好現象,能使心臟在跳動後有較長的時間進行休息,不容易發生疲勞,可以為參加體力勞動儲備力量,即使擔負重體力勞動,也不致心跳過速而發生心慌頭暈等不舒服的感覺。健康的肺臟,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內氣體交換良好,胸廓發達,呼吸肌強壯、呼吸緩慢而深沉,每分鐘呼吸10次左右就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這種功效高,用力省的呼吸方法,能夠防止呼吸器官過度勞累,發生呼吸道疾病。當心臟功能、肝臟、胃腸等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旺盛,營養供應充足,也處於健康狀態。

第二是生長發育良好

健康的人,身體發育比較好,表現為個子高大,身材勻稱,肌肉豐滿,四肢有力。同樣年歲的兩個人,如果這人比那人身高、體重、胸圍、呼吸差、肺活量、握力、彈跳力的指標高,說明這個人比那個人身體健康。當然,身體發育的好壞,還和地區、遺傳、種族、營養等有關系,不能單從這一方面來判斷。

第三是身體素質好

人們的勞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運動。肌肉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差別,能夠反應出人的神經系統和內臟的功能。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標志。健康的人,肌肉的體積大,力量大,可占體重40-50%。

第四是神經系統的功能好

大腦是身體的主宰,指揮著身體的一切活動。不管是工作、學習、思考、判斷,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行動都受大腦的支配。平時吃得香,睡得甜,不頭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無疑是一種健康的表現。

第五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和抗病能力強

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體必須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當外界氣溫升高時,身體通過皮膚毛細血管的擴張向外散熱;當外界溫度降低時,身體通過肌肉產熱,皮膚血管收縮,減少向外散熱,以便保持體溫的平衡。健康的人,天熱瞭不易中暑,天冷瞭不易感冒就是這個道理。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樣,身體健康的人,血液中的抗體多,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容易得傳染病。

中醫衡量身體健康的標準

1、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2、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3、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註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

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隻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齒堅固

所謂的口腔健康,就死沒有什麼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我們的牙齒是我們骨骼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如果腎精充足,那麼牙齒就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6、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7、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建議大傢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

8、體形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病。

9、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於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節,才是健康的表現。

怎麼樣做能夠讓身體健康

控制飲食。 少食多餐可避免吃得過多;早餐應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少量脂肪;用水果代替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會讓你精力更充沛。但是,不要為瞭減肥節食,並且可以偶爾放松一下飲食約束。

堅持運動。 如果你想保持健康,就得騰出時間來堅持鍛煉,每周應抽3-4天時間,做一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宣泄情緒,是很好的減壓方式。

多多交際。 拋開手機和電腦一段時間對提高生活質量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與伴侶、傢庭成員和朋友的交流,可以培養你的交際能力,讓你告別孤獨。

保持樂觀。 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你的身心健康有著最積極的影響。樂觀的人擁有更健康的心臟,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也能降低中風的風險,在充滿感恩的那一刻,積極的情緒具有最健康的屬性。

1.搓手雙手先對搓手背50下,然後再對搓手掌50下。註意,一定要將雙手搓熱。經常搓手可以促進大腦和全身的興奮樞紐,增加雙手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抗寒性,還可以延緩雙手的衰老。

2.搓額左右輪流上下搓額頭50下,經常搓額可以清醒大腦,還可以延緩皺紋的產生。

3.搓鼻用雙手食指搓鼻梁的兩側。經常搓鼻可以使鼻腔暢通,並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4.搓耳用手掌來回搓耳朵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促進全身的健康,並可以增強聽力。

5.搓肋先左手後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6.搓腹先左手後右手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7.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

8.搓足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經常搓足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激化和增強內分泌系統機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並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好的精氣神讓你更加健康

人類心理活動與生理功能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心情好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就處於最佳狀態,而心煩意亂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隨之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多種疾病。而良好的情緒則可以幫助人們戰勝疾病,培養良好的情緒就是“神補”。

所謂神,就是人體生命活力現象的綜合與概括。簡而言之,即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神補就是通過精神的愉悅,而使大腦皮質血管舒張,皮下中樞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協調,各種腺體分泌正常,從而促進身體健康,其作用是任何藥物和營養品所不能比擬的。再者,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從飲食中攝取的營養量基本達到或超過身體所需,如果再食用補品,必然會適得其反。所以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神補是最好的補養方式。

神補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年人工作、生活都非常緊張,往往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因此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老年人因為喪失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精神方面更為敏感,對外界的不良刺激承受能力減弱,就連秋冬季節的草木枯黃都能引起老年人的垂暮傷感之情,甚至誘發輕生之念。對於以上這些心理病態,任何藥物都無濟於事,唯獨可以用神補來驅散心中的苦悶和惆悵。

神補的范圍很廣,比如美容、社交就與神補有關。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不僅是一種生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需求。通過美容可以使人從外表上變得更為年輕美貌,同時使心理上也變得年輕,從而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可以消除中年人因整日操勞而帶來的疲憊感和老年人那種落日秋葉的憂傷感,對促進身心健康極為有益。

良好的情趣與愛好的培養更是神補的最佳方式。像書法、繪畫、寫作和養鳥等等愛好都是神補的好措施,隻要自己喜歡,能夠陶冶性情,便不拘泥於何種形式。就拿練習書法來說,要求精神高度集中,頓筆裹鋒、筆走龍蛇,眼、手、心並用,練到一定程度,便可溝通內氣運於筆端,達到練氣功的作用。

鍛煉也是神補的一種方式,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等。但不論選擇哪種運動項目,運動量都不要太大。打太極拳和練氣功最好在音樂中進行,隨著優美的旋律完成每一個動作,在和諧之中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這樣既鍛煉瞭身體,又調理瞭情緒,其神補效果更佳。

二便通暢保身體健康

一、大便

古代著名中醫張仲景將長期沒有排除體內的大便稱為“宿食”,這些長期沒有排除體外的糞便是人體中可以看得見的垃圾,它們會引發很多並發癥,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食物經過消化之後沒有及時排除體外,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會導致靜脈回流受阻,讓患者出現失眠、煩躁、惡心、口臭、腹脹、食欲下降等癥狀,長期如此,會導致排便肛裂、痔瘡等問題,還會誘發腸癌、腦中風等疾病,因此,這些腸中廢物一定要重視。那麼,怎麼才能保證大便正常呢?

1、定時排便。養成一個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防治便秘,時間最好選擇在早起後或早餐後,不管有沒有便意都要定時去廁所,時間長瞭我們就會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2、葷素搭配。飲食均衡對排便也有很重要的意義,葷食和素食都要適當的攝入,這樣不僅能保證身體營養攝入,還有益於排便,當然,油膩的食物還是要少吃一些為好,水果則要多吃。

3、喝水。便秘的人往往大便幹結,日常多喝些水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每天無論多忙,都要喝水。

4、適當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增強體質,預防便秘,一般堅持運動鍛煉的人腸胃都比較好。

5、中醫按摩。按摩同樣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防治便秘,方法很簡單,雙手交疊在一起,手心向下,左右各大圈按摩30次,睡前、早起都可以做,但是要註意餐後要等2小時後再按摩。

推薦食譜

白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白薯3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小米洗凈,同白薯倒入鍋裡,加水,煮熟,加白糖即可。早晚服用。

香蕉

香蕉去皮,塗上蜂蜜後食用,選擇在每天早晨空腹的時候吃,吃完後再喝200毫升的溫開水。

二、小便

相比於大便的通暢與否,小便的通暢往往更容易被人們忽視,其實養生也要註意小便的排泄,要保持小便的通利。

1、不要憋尿。工作忙起來的時候連小便的時間都要省,這是很多工作者常見的現象,長期憋尿對身體危害是很大的,憋尿時我們的逼尿肌和括約肌會處在緊張狀態,長期如此的話會使膀胱頸受阻,導致排尿不暢、尿失禁、漏尿等問題,還會引發急性膀胱炎,讓你出現尿痛、尿頻的現象,有研究發現,經常憋尿的人患上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不憋尿的人整整高出瞭五倍。

2、多喝水。想要小便通利,也要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幫助我們稀釋尿液,這樣尿液中的有毒物質就會變少,對膀胱的刺激會變小,對膀胱和腎臟都有好處。 每天要喝1.5升左右的水量,在高溫天氣裡,喝水量還需要適當的增加。

3、小便時不要用力。小便也要順其自然,不能“強尿”,自然排尿是不需要用力的。身體虛弱的男性,可以蹲下來小便,這樣有利於尿液排出。

利小便的食物

1、冬瓜

冬瓜是利尿食物的代表,它入大腸、小腸,含有豐富纖維和維他命B1,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腫功效,能幫助身體排毒。

2、西瓜

西瓜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它含有蘋果酸、谷氨酸、蔗糖、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具有很好的利尿功效,高溫工作者可以多吃。

3、黃瓜

黃瓜的含水量高達96%~98%,氣味甘寒,它含有的一種異檞皮苷有不錯的利尿功效,另外,黃瓜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力。

4、山楂

山楂能通便利尿,將新鮮山楂洗凈,拍扁,用沸水沖泡飲用,就有利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