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異常是女性生殖器炎癥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女性生殖器炎癥的報警器。女性生殖器有不同炎癥時,異常的白帶在質量、顏色、氣味等方面是有區別的。臨床上引起白帶異常的婦科炎癥主要有以下幾種:

白帶異常的飲食療法

●白帶異常食療方法

(1)墨魚100克,瘦豬肉200克,淮山藥10克,蓮子4克。將墨魚,豬肉切碎,與山藥、蓮子同燉。食肉飲湯。適用於白帶過多。

(2)黑木耳、紅糖各適量。將黑木耳焙幹,研末,用糖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2克。適用於赤白帶下。

(3)鮮馬齒莧200克,生雞蛋2個。將馬齒莧搗爛濾汁,生雞蛋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攪勻,開水沖服,每日1次。適用於白帶過多。

(4)冬瓜子90克,冰糖90克。將冬瓜子搗爛,加入冰糖,開水燉服,早晚各1次。適用於白帶過多。

(5)藕汁半碗,紅雞冠花3朵,水煎,調入紅糖服,每日2次。

(6)白扁豆250克。將白扁豆炒黃,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米湯送服。適用於白帶過多。

(7)韭菜根適量,雞蛋1個,紅糖10克。將韭菜根洗凈,水煎,調紅糖煮熟後共食用。每日1 劑,連服7天。適用於白帶過多。

白帶異常 因什麼而出現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白帶呈奶酪或豆腐渣樣;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紅腫並附有白色偽膜,去除該膜後基底部出現糜爛或淺表潰瘍;嚴重者小陰唇高度水腫,外陰明顯瘙癢;部分患者排尿時有燒灼感,伴尿頻、尿痛及性交痛;也有少部分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白帶真菌鏡檢找到孢子及假菌絲即可確診。

陰道毛滴蟲病

白帶增多,為黃綠色或乳白色泡沫狀白帶,有臭味,自覺外陰、陰道劇癢,有蟻走感,間有燒灼及疼痛感,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陰道及宮頸黏膜呈草莓狀外觀。白帶直接鏡檢(濕片法、懸滴法)或培養找到陰道毛滴蟲即可確診。

女性淋病

白帶增多,表現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有異味。尿道感染則出現尿頻、尿痛及排尿燒灼感,尿道口紅腫,有少量膿性分泌物;宮頸感染則表現為宮頸紅腫糜爛、觸痛;前庭大腺感染則表現為腺開口部紅腫、疼痛,重者可形成膿腫。部分患者伴外陰瘙癢,據統計60%以上女性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但她們是重要的傳染源,應積極給予治療。淋球菌培養陽性可確診。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由沙眼衣原體或解脲支原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不少女性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少數患者因白帶增多,色黃或帶血性,有異味,伴外陰瘙癢就診。子宮是主要感染部位,宮頸水腫、潮紅、糜爛,表面有肥大性濾泡是該病特有的外觀。沙眼衣原體感染依據病史和衣原體抗原檢測可確診;支原體感染依據病史及培養出“油煎蛋”狀菌落可確診。

細菌性陰道病

白帶量多,呈灰白色稀薄、均質、面糊樣改變,無膿性分泌物,有特殊的令人惡心的爛魚蝦腥臭味,性交時或性交後臭味加重;陰道炎癥不明顯,因而稱為陰道病而不叫陰道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陰道灼熱感。

老年性陰道炎

又稱萎縮性陰道炎,發生於絕經後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抵抗力低,易引起致病菌侵入而導致陰道炎癥。表現為白帶增多,呈黃水樣或血性、膿性白帶,伴外陰瘙癢、灼熱、疼痛。

教你辨別白帶是否正常

原來,子宮頸,子宮內膜和腺體都能不斷地向外分泌粘液,陰道壁同時也向外分泌粘液,加上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周期性脫落。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分泌的粘液混合在於盧,就成瞭綿綿不斷的白帶。

生理性白帶:為白色稀糊狀液體,一般無味。正常情況下,白帶起濕潤陰唇皮膚及陰道的作用。陰唇皮脂腺分泌粘稠乳汁樣液體;前庭大腺分泌無色清亮酸性液體;陰道上皮並無腺體,其白色稀糊樣液體系陰道粘膜的滲出液,呈酸性;宮頸粘液呈堿性,如雞蛋清樣;子宮內膜分泌物較宮頸粘液稀薄,量少。白帶量多少不等,與年齡、雌激素水平高低及生殖器官充血情況有關。

因為陰道脫落的上皮細胞有糖,被陰道桿菌分解為乳酸,所以才使陰道保持酸性的環境。各種致病菌,如大腸桿菌,黴菌等,就無法在陰道內生長繁殖,故白帶被生理學傢贊喻為婦女防病保健的“天然屏障”,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國外一些婦科專傢和性醫學傢發現,白帶分泌的多寡與月經周期和性意念,性生活息息相關。更年期白帶的分泌稀少淡薄,育齡婦女,妊娠期婦女白帶增多,女性在新婚蜜月,性生活頻繁,也自然激發白帶分泌增多,上述這些政審的白帶分泌和白帶增多現象,都是婦女健康生理的顯示,不必多慮。倘若白帶分泌過多,且發生氣味,色澤,性質的變化,並伴有一些癥狀,就是異常的白帶瞭,醫學上稱為“帶下病”。

常見的有以下五種病理白帶:

無色漿糊樣白帶:

白帶像漿糊發粘,量多,常浸染於內褲。患者除感到腰酸外,無其他癥狀,多見於慢性子宮頸炎,另外,使用雌激素制劑較多的婦女也可出現這種白帶。

豆渣樣白帶:

白帶量多,狀如豆渣呈絮狀,學伴有陰道奇癢,此種白帶多因陰道有黴菌感染或患糖尿病引起。

泡沫樣的白帶:

白帶呈泡沫狀,量多,伴有外陰和陰道瘙癢,如果做陰道白帶塗片檢驗,可查到活動的滴蟲,這是因為洗盆浴,池浴或坐浴,浴水不潔感染上滴蟲所致。此病常因陰道口奇癢搔抓,又起化膿性感染,白帶變為黃膿泡沫狀。

膿性白帶:

白帶呈黃色或綠色膿樣,多伴有周身無力,低熱等癥狀,很可能是得瞭急性陰道炎或宮頸炎,化膿表明有細菌感染,應及時求醫。

水樣白帶:

白帶清澈如水,常濕透內褲,有一股臭味,多是輸卵管腫瘤的征兆。

婦女若發現上述白帶變化,切莫掉以輕心,應及時到醫院婦科檢查和治療。

白帶異常檢查診斷

1、陰道清潔度:

Ⅰ度:顯微鏡下見到大量陰道上皮細胞和大量陰道桿菌。

Ⅱ度:鏡下見有陰道上皮細胞,少量白細胞,有部分陰道桿菌,可有少許雜菌或膿細胞。

Ⅲ度:鏡下見有少量陰道桿菌,有大量膿細胞與雜菌。

Ⅳ度:鏡下未見到陰道桿菌,除少量上皮細胞外主要是膿細胞與雜菌。

其中Ⅰ~Ⅱ度屬正常,Ⅲ~Ⅳ度為異常白帶,表示陰道炎癥。

2、pH值:

青春期後由於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細胞內含有豐富的動物淀粉,經陰道桿菌分解作用後變成乳酸,以致陰道內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這是陰道的自凈作用。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堿度,正常時pH為4.5,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時白帶的pH值上升,可大於5~6。

3、線索細胞:

線索細胞是指細菌性陰道炎患者有許多桿菌凝聚在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在懸滴塗片中見到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呈顆粒狀或點畫狀致使模糊不清者即為線索細胞,它是細菌性陰道病的最敏感最特異的體征,臨床醫生根據胺試驗陽性及有線索細胞即可做出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

4、黴菌與滴蟲:

白帶經過處理後在顯微鏡下可以根據其形態發現有無滴蟲或黴菌,如存在滴蟲或黴菌不論其數量多寡均用“+”來表示,“+”這一符號隻說明該婦女感染瞭滴蟲或黴菌,並不說明其感染的嚴重程度。

5、胺試驗:

患細菌性陰道病的白帶可發出魚腥味,它是由存在於白帶中的胺通過氫氧化鉀堿化後揮發出來所致。

白帶異常治療護理

一、大量使用洗液破壞自身抵抗能力

陰道炎白帶異常作為最常見的婦科病,40%以上的患者都是因為清潔方法不當造成的。女性陰道為酸性環境,有自凈作用,女性長期用洗液清洗下身,會殺死對身體有益的陰道桿菌,使局部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機會,反而降低瞭陰道的清潔度。

二、各種婦科炎癥不分盲目治療

感染的病源不同,白帶異常的治療應有所不同。如陰道炎、慢性宮頸炎雖然都屬於炎癥,性質卻大不一樣,治療時更要區別對待。陰道炎以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的炎癥居多,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療;慢性宮頸炎則是內分泌改變、外界刺激、人類乳頭狀病毒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很少使用抗生素治療,無論是治療方案,還是治療藥物,都和陰道炎大相徑庭。患瞭宮頸炎,還要排除癌變和癌前病變的可能。

三、治療不按療程造成疾病反彈

大多數女性發現白帶出現各種顏色白帶,如咖啡色,膿性白帶,粘稠白帶時進行自我藥療時,往往憑主觀感覺:癥狀好瞭、白帶正常瞭就認為病好瞭,於是趕快停藥。婦科專傢指出,對於婦科炎癥的治療有一個較為嚴格的療程概念,見好就收,不遵守療程,沒有“剩勇追窮寇”,感染大多還會再次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