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介紹,對於女性而言,不孕讓她們苦不堪言,給身心都造成瞭很大的負擔。不孕不育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宮頸性不孕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導致女性宮頸性不孕的五類子宮疾病有哪些呢?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宮頸性不孕如何治療

1:宮頸管閉鎖與狹窄子宮頸發育不良主要采用擴宮治療。在月經幹凈後或排卵前進行,先用消毒探針探入宮腔,再用宮頸擴張器由3號順序擴張到7號。先天性子宮頸發育不良可同時使用人工周期治療,或大劑量孕激素作假孕療法。先天性宮頸粘連或狹窄擴宮治療後頸宮內放置引流管,以防再粘連。

2:宮頸位置異常本病無良好的治療方法。可試用下列方法:①後臀訓抬高:時或後在女方臀部墊置2個枕頭,使女方呈頭低臀高位,可使精液盡量積聚在後穹窿,相對使精液水平面增高,從而有利於子宮頸浸泡在精液中;②後俯臥:采用本方式的目的,是在後促使精液向陰道前穹窿積聚,可使上翹的子宮頸容易浸泡在精液中;③上述方法無效時,可采用宮腔人工受精法。

3:宮頸肌瘤手術是治療宮頸肌瘤的主要措施。小肌瘤可采用陰式肌瘤摘除或剜出術。較大肌瘤需行腹式切除術。對不孕患者,手術的原則是盡量保持宮頸的功能,預防宮頸管粘連或狹窄。亦可用冷凍療法,冷凍頭為鉛筆或針頭形,刺入肌瘤內或基底部,每次冷凍2-3min,每周1次,經期不做。經5-10次治療,肌瘤萎縮變小或從基底部脫落。

4:慢性宮頸炎宮頸炎治療方法較多,但任何方法均需註意勿損傷頸管,以免腺體損傷而影響宮頸粘液的分泌及頸管粘膜。

導致女性宮頸性不孕的五類子宮疾病

一、宮頸管發育不良

宮頸管發育不良可伴子宮發育不良。嚴重發育不良的宮頸呈細長形。宮頸發育不良可導致宮頸腺體分泌功能不足。

二、宮頸管閉鎖

後天性宮頸管閉鎖與狹窄多見於後或宮頸炎電灼、冷凍治療後。臨床表現為人工流產後或後出現伴有周期性下腹痛。婦科檢查發現陰道呈紫藍色,宮頸舉痛明顯,宮體稍飽滿、活動,有壓痛。

三、宮頸肌瘤

宮頸肌瘤造成不孕原因主要是頸管發生變形、狹窄,影響精子通過。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增多,白帶增多或膀胱、直腸癥狀。部分患者無癥狀。

四、宮頸粘液異常

宮頸粘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及其它營養物質對穿越宮頸時的精子的生存和活動力有很大影響。因為精子本身僅儲存少量糖原,在它停留及穿越女性生殖道時必須依靠細胞外的營養物質來滿足自身能量的需要。卵巢激素調節宮頸粘液的分泌,宮頸粘液的物理特性及某些化學組成呈周期性改變以利於精子的穿透、營養及生存。

五、慢性宮頸炎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病,一般不影響受孕。但是當炎癥經子宮骶韌帶擴散至盆腔時,則肯能導致不孕,表現為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及痛經等,每於月經、排便或性交時加重。檢查時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有時變硬,見息肉、裂傷、外翻及腺體囊腫等病變。

宮頸性不孕預防方法主要有哪些

1、宮頸性不孕預防需避免陰道感染。女性對於宮頸性不孕疾病預防,主要在於預防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特別是陰道感染,是諸多生殖系統疾病的關鍵性“門戶”,重視生殖系統的保護,註意性生活衛生,防止性傳播疾病,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2、宮頸性不孕預防需謹慎對待人工流產。人工流產時由於機械或藥物刺激,子宮平滑肌強直性收縮,宮腔內容物不但向宮口方向移動,同時也會進入輸卵管腔,進入輸卵管腔的組織很容易滯留機化,如果輸卵管腔被完全阻塞則形成不孕,如果形成半阻塞狀態,輸卵管通而不暢則易形成宮頸性不孕。

3、宮頸性不孕預防需註意月經初潮遲的女性盡量不要早婚。有些女性的月經初潮來得比較遲,甚至18到20歲後才出現月經,這說明患者發育較遲,生殖系統的功能也比較弱。對於這類患者,建議經常鍛煉身體,輔以中藥調理,而且晚婚會比較合適。

4、宮頸性不孕預防需避免婦科炎癥。婦科炎癥是導致宮頸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包括輸卵管炎引起的輸卵管管腔的堵塞和盆腔炎引起的傘端堵塞。因此須註意生殖系統的衛生、預防各種細菌和病原體的感染。

5、宮頸性不孕預防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發現宮頸性不孕癥狀後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檢查方式主要有:輸卵管通氣試驗,輸卵管通水試驗,子宮輸卵管造影,子宮輸卵管超聲檢查,內腔鏡檢查,放射性核素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檢查等。早期明確診斷,對控制宮頸性不孕病情繼續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女性患瞭宮頸性不孕應做哪些檢查

1、藥物撤退試驗:

①孕激素試驗(黃體酮試驗)。為評估內源性雌激素水平的簡單、快速方法,若孕激素試驗無撤藥出血,說明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低下。

② 雌激素試驗。無撤藥性出血時應重復一次雌激素試驗,若仍無出血,提示子宮內膜有缺陷或被破壞,可診斷為子宮性閉經。

2、子宮鏡檢查:在直視下觀察子宮腔及內膜、診斷有無宮腔粘連、可疑結核病變,應常規取材送病理學檢查。

3、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瞭解子宮腔形態、大小及輸卵管情況,用以診斷生殖系統發育不良、畸形、結核及宮腔粘連等女性不孕病變。

4、診斷性刮宮:適用於已婚婦女,用以瞭解宮腔深度和寬度,宮頸管或宮腔有無粘連。刮取子宮內膜作病理學檢查,可瞭解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反應,還可確定子宮內膜結核的診斷,刮出物同時作結核菌培養。

5、B超:

①檢查子宮的形狀、位置、大小,測量子宮的長度、寬度、厚度等,用來觀察子宮發育不良的程度及是否為幼稚子宮。

②可檢查有無腫瘤,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囊性畸胎瘤等。

③子宮畸形,如無子宮、痕跡子宮、雙角子宮、單角子宮、殘角子宮等可用B超檢查。

④可發現子宮內膜息肉。

6、X光平片:主要用於子宮肌瘤。肌瘤鈣化時,表現為散在一致斑點,或殼樣鈣化包膜,或邊緣粗糙及波浪狀的蜂窩樣。

宮頸性不孕選哪種手術

因此在臨床上,對主訴不孕的婦女,如果輸卵管通暢、基礎體溫雙相,子宮內膜反應良好,房事後試驗正常者,應考慮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婦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宮骶骨韌帶、子宮下段後壁漿膜層、子宮直腸陷窩以及乙狀結腸的盆腔腹膜等處,亦可在子宮肌層發生,故臨床上將子宮內膜異位癥分為外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內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癥。

患者常主訴不孕、痛經及盆腔疼痛而就診。國內外報道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不孕率達40%左右。本癥和不孕的關系,已為臨床所關註,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臨床上,對主訴不孕的婦女,如果輸卵管通暢、基礎體溫雙相,子宮內膜反應良好,房事後試驗正常者,應考慮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

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多在生育年齡,與不孕密切相關,因此治療的目的為治愈疾病,防止復發,促進生育。治療方法按病變部位、范圍及對生育的要求而異,一般分為藥物及手術治療。

手術對解除疼痛、促進生育功能效果較好,所以是治療內異癥的主要措施。對重癥患者如病灶較大,纖維化多,粘連緊密,一般藥物無效。較大卵巢內膜樣囊腫,子宮肌腺病藥物治療無效者,以及藥物治療失敗的病例。

手術方式如下:

保守性手術:

主要用於年青要求生育的患者,保留子宮及附件,至少保留一側附件。主要為切除病灶,分離粘連,重建卵巢,修復組織。近幾年應用顯微外科手術切除異位灶,仔細縫合創面,重建盆腔腹膜,避免粘連,仔細止血,徹底沖洗,提高瞭手術成功率,保持手術後妊娠率為60%一80%,復發率為27%~40%。

①腹腔鏡下手術:目前國外普遍采用腹腔鏡下應用電凝,燒灼和切除術治療內異癥。腹腔鏡下應用特種設計的刀、剪、鉗等進行手術操作。1979年Bruhet和Tadir等為243例內異癥行腹腔鏡治療,通過裝有電視攝影,放大和控制設備的腹腔鏡進行診斷及病灶切除,氣化和分割粘連等治療,不用縫合以減少手術後的粘連,妊娠率為69.1%,治愈率為74.7%。

國內應用腹腔鏡穿刺治療卵巢內膜異位囊腫、經腹腔鏡穿刺吸出囊液,生理鹽水沖洗,術後加用藥物治療、其優點為手術創傷小,如復發後再次保守手術較易成功,且穿刺對保留生殖腺具有更大把握。其缺點為穿刺術後的妊娠率低於剝出術,對多發性囊腫難以逐個穿刺,如囊腫周圍粘連嚴重,解剖不清,宜慎重。

B超下進行卵巢內膜樣囊腫穿刺術,方法同上。

剖腹保守性手術:應用於腹腔鏡下難以處理的病灶和粘連,則需開腹手術,分離粘連後行卵囊剝出術或切除術,其他如輸卵管粘連松解術,圓韌帶縮短及子宮懸吊術,骶前神經切斷術等。目前多數學者主張保守性手術後應用藥物治療。術前給藥可以縮小病灶,軟化粘連,有利於手術分離及減少損傷。術後短期用藥有助於消除殘餘小病灶,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復發,但可抑制排卵,月經周期恢復晚,降低保守術後的受孕率。

半保守手術:

對無生育要求或病情需要切除子宮而較年青者,盡可能行保留卵巢功能的半保守性手術。以免術後出現絕經期綜合征,一般都認為半保守性手術復發率低,後遺癥少。

根治性手術:

當病情嚴重,年齡較大,應選擇根治性手術,即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術後絕經期綜合征發生率高,但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