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麼治愈癌癥的方法,下面大傢來瞭解一下。

治愈癌癥的方法

1、積極樂觀主動的精神是一切治療的開始

中醫學認為,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復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體臟腑功能損傷,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中醫學中有七情所傷可以“致病”,情志調整可以“治病”的論述。現代醫學心理學傢的許多調查研究也證實瞭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的密切關系。專傢指出,影響癌癥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癥起病前6~8個月,而憂鬱、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癥的先兆。

2、樹立正確的治療態度,懂得分辨真假

很多病人被確診為癌癥後,就自然而然地將治療的事情拱手交給瞭醫生。其實,在癌癥治療過程中,病人應始終保持主導地位,選擇並引導醫生為自己看病。病人在每一次就醫時都要抓住就診的重點,向醫生描述自己當前最為困擾的癥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希望達到的疾病治療期望值等。

3、瞭解真實病情,切莫錯失治療良機

在我國,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傢屬出於善意常會要求醫院對病人隱瞞病情真相,將患癌說成沒患癌,將惡性說成良性,將晚期說成早期。這樣隱瞞病情真相的就診過程,不僅擾亂瞭醫生的正確判斷,還使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掉以輕心,降低治療的依從性。另外,有些病人還因為不能與傢屬及醫護人員真實交流,誤以為自己的病情比實際重,反而加重瞭思想負擔,甚至還可能對治療產生消極心理而錯失治療良機。所以,在就醫之前,傢屬不僅應該向病人告知真實病情,還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詳細解釋。這樣,醫生也能和病人更好地交談,更好地幫助其解決困難與緩解痛苦。

【常見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癌癥治療中最古老的方法,目前仍是對許多癌癥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約60%的癌癥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外科手術日趨完善,並日益重視外科的生物學概念,註重手術方式對腫瘤和患者比勢的影響,提倡保持病人的生活質量。

2、放射治療

用高能量粒子或射線,例如x射線或γ射線,來殺傷癌細胞。放射治療在機制研究、設備和療效方面均有明顯進步,加速器的廣泛使用、適形調強放療技術的開展,使放療的適應癥增加、療效提高而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減少。

癌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癌癥的發病有其先兆,就是我們俗稱的癌癥的早期癥狀,瞭解癌癥的早期癥狀,有利於為癌癥的治療爭取最大的時間。

癌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癌癥的早期癥狀之胃癌: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癥狀,而且比較頑固、進展快;突出的表現為食欲迅速下降、食後腹部飽囘脹感及不適感,同時,體重明顯降低。或者,過去沒出有胃痛(“心窩痛”)的人,突然出現反復的胃痛;以前雖有胃痛,但近來疼痛的強度、性質、發作的時間突然改變,且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無效或欠佳。

癌癥的早期癥狀之食道癌:吞咽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梗噎感,可自行消退,但數日後又可出現,反復發作,並逐漸加重。或在吞口水或吃東西時,總感覺胸骨有定位疼痛。平時感覺食管內有異物且與進食無關,持續存在,喝水及咽食物均不能使之消失。

癌癥的早期癥狀之肝癌:早期肝癌無特異性癥狀,如有亦多是癌前疾病的一些復雜表現。但是如果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右上腹或肝區出現刺痛或疼痛加劇,身體不適,食欲減退,進行性消化不良,伴有頑固性腹瀉及體重明顯下降時,應高度警惕。

癌癥的早期癥狀之直腸癌:凡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出現便秘、腹瀉或者交替出現,有下墜感,且大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疲乏無力,腹部摸囘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結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是結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下墜感明顯伴大便帶血,則是直囘腸癌的信號(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囘腸癌)。

5癌癥的早期癥狀之肺癌: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癥狀,其特點是以陣發性刺囘激性嗆咳為主,有咳不凈的感覺,一般無痰或隻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繼發感染可出現膿痰。如經抗炎治療2周後無改善,應警惕肺癌的可能。或在原有慢性咳嗽基礎上出現咳嗽性質改變,甚至伴有“氣管鳴”、“氣短”應予註意。肺癌的另一警號是間斷性反復少量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此外,還出現胸背痛、胸悶、發熱等癥狀。

老年人如何查癌癥

癌癥是由身體細胞異常增殖的新生物,這種新生物由一群不隨生理需要而自由發展的癌細胞組成。由於它快速而無規律地生長,不但消耗人體的大量營養,而且破壞瞭正常器官的組織結構和功能。腫瘤細胞不斷分裂,形成新的腫瘤細胞,由原發部位向周圍組織浸潤,並向外播散。這種播散如無法控制,會進一步侵犯要害器官,並引起器官衰竭,最後導致患者死亡。

從第一個癌細胞出現,發展到對人的生命構成威脅,需要一個或短或長的過程。早期癌癥生長發展很慢,隻要留心一些早期異常信號,人們就有足夠的時間發現它並迅速加以治療,把它消滅於萌芽階段。下面就是一些癌癥的“報警信號”:

1.反復、無痛的出血 如血尿、陰道出血,大便帶血、涕血、痰中帶血、皮下出血等。

2.包塊 腹部、頸部、乳房內出現不疼不癢的腫塊,質硬,慢慢長大。

3.皮膚黏膜發生改變 如舌頭、頰黏膜、皮膚等處沒有外傷,但出現瞭經久不愈的潰瘍、黏膜白斑或黑痣等。

4.發熱 反復發熱,不明原因,伴有頭痛、乏力。

保護腸道 遠離癌癥

結直腸癌是當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約120萬名患者被確診為結直腸癌,而有超過60萬名患者直接或間接死於結直腸癌。其在各地區的發病率有顯著差異,這與所謂西方式生活有密切聯系。男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高於女性。此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比如發達國傢的結直腸癌發病中位年齡為70歲。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回顧

與肺癌不同,大部分的結直腸癌不隻有一個風險因素。除瞭年齡和性別,還有很多的危險因素值得註意,如結直腸癌傢族史、炎性腸病、吸煙、過量飲酒、食用大量的紅色的加工肉類(主要是指加工的四條腿的動物肉)、肥胖以及糖尿病等。而這些風險因素中又以結直腸癌傢族史和炎性腸病與結直腸癌的關系最為密切。雖然其他的風險因素在理論上可以避免,但現實生活中他們卻更常見,並在結直腸癌發病史中扮演瞭極為重要的角色。

新的證據表明,感染幽門螺桿菌、梭桿菌屬細菌及其他的一些潛在傳染病原體可能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有關。

最後,一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人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與結直腸癌發病呈負相關。但其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

結直腸癌的發病還與遺傳密切相關。根據一項大型的雙生子研究結果,34.35%的結直腸癌風險可歸因於遺傳因素。這個遺傳因素除瞭傳統意義上的結直腸癌傢族史以外,還包括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Lynch綜合征)。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與結直腸癌的關聯並不大。薈萃分析表明,與結直腸癌相關的SNPs隻占結直腸癌風險的很小比例,而且他們在與已知的環境風險因素相互作用時並不占主導地位。

癌癥遺傳幾率是多少

癌癥確實與遺傳有關,不過也不需要太恐慌,疾病(包括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指的就是遺傳基因方面,占到30%左右;外因包括生活方式占60%左右、社會條件醫療條件自然條件占10%左右,可見遺傳隻占到瞭30%屬於比較小的比例,更多的應該是關註外因。

另外,隨著社會進步,特別是世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通過基因檢測手段完全可以實現 腫瘤的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生存率。

科學研究:早期腫瘤治愈率達80--95%,中期為20—30%,晚期則低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