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骨折怎麼辦 三個方法可解決老年人的身體都是很脆弱的,一般都會出現缺鈣的現象,因此在平時如果不小心就會容易出現骨折的現象,一旦老年人出現瞭骨折的現象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個時候傢人都要能夠很好的進行護理,如果護理不得當老年人就會很痛苦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高齡老人骨折怎麼辦。

高齡老人骨折應該怎麼辦

1、老年人應避免摔跤,如不慎摔跤,應註意髖部尤其是腹股溝處是否疼痛,如有上述情況,切忌自行站起,勉強行走,以免發生移位,應及時抬送至醫院。

2、如發生瞭髖部骨折,亦不必過於緊張,應盡量配合醫生,隨著醫療技術的改進,特別是人工關節技術的日臻成熟,基本上可以在1個月內讓患者重新走路,恢復肢體80%以上的功能。

3、胸腰椎骨折應將患者平臥於硬板床上,及時送醫院,不可盲目背、拉、拖等自救,因為這樣的動作,可能使骨折碎片向後移位,損傷背髓、神經等。

4、胸腰椎骨骨折發生後,需要長期臥床,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對於移位較多的患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5、對於沒有明顯外傷但腰痛明顯的患者可以采用經皮椎體成形等微創手術進行恢復。預防骨質疏松、帶腰圍是預防老年人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

6、腕關節骨折發生後可見腕部疼痛、腫脹、不能活動,此時切不可擅自按摩等,應及時行X線片檢查以確定骨折。這類骨折治療相對簡單,通過及時復位固定,多可獲得滿意效果。

7、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鬱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臥床病人更多見。

8、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的食物。

9、必要時服用通便藥物,如麻仁丸6克~9克,每日1次或2次,或液體石蠟20毫升~30毫升,每晚1次。

10、臥床病人易發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宜適當多飲水利尿。

老年人骨折吃什麼水果好

骨折折後可以吃的水果有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食物應該切小切細,高火煮過才好,老人容易吸收和容易消化。然後去買殺毒消菌的藥水洗房間,最後摘多點老人喜歡的花放在房裡,盡量不使用空氣清新劑。

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愈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藥物。

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愈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藥物。

老年人看完這篇文章介紹的骨折後應該吃什麼水果,你們應該都知道老年人骨折最好是吃一些含有鋅元素以及鈣元素的水果。對於老年人的飲食問題,我們建議老年人在生活中可以引起重視,建議你們可以多吃一些動物內臟以及麥片。

老年人骨折的癥狀

這骨折多半是因為外物的沖擊或者走路不穩摔倒所致,當然也有例外的,就是過於勞累,遠距離的行走也會導致骨折,這骨折有什麼癥狀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骨折的癥狀吧。

1.全身表現

(1)休克對於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並發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2)發熱 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現

骨折的局部表現包括骨折的特有體征和其他表現。

3.骨折的特有體征

(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成角、延長。

(2)異常活動 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撞擊,可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種體征隻要發現其中之一即可確診,但未見此三種體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縫骨折。一般情況下不要為瞭診斷而檢查上述體征,因為這會加重損傷。老年人的筋骨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骨折,所以老年人要多加小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補充鈣,加強鍛煉。在骨折期間,適當的鍛煉也是不可少的,這樣有助於恢復,痊愈後才可以接著行走,不會落下太多的病根。

處理老人骨折要註意哪些事項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閉合性骨折指皮膚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應盡量減少患處的活動,轉送時盡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後急救的5個原則。

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嚴重或多發骨折及合並有其他創傷病人更易休克,要註意預防,更要早發現,早處理。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 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鐘應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院救治。

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幹凈的佈片、衣物覆蓋傷口,再用佈帶包紮;包紮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以防傷口繼續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如遇骨折端外露,註意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復位瞭,應給予註明,並在送醫院時向醫生交待清楚。

簡單固定

現場急救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可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同時也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準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準。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佈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

下面介紹幾種骨折肢體臨時固定方法:

1、上肢骨折主要用夾板固定,用三角巾懸吊,並將傷肢用繃帶固定在胸壁上;

2、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環托馬斯架固定或綁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夾板上;

3、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損傷時,應盡量避免骨折處有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損傷。在搬動時,最好3人站在同側,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於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癱;

4、無論病人是仰臥或俯臥,盡量不變動原來位置將四肢理直,準備好硬板擔架後,由兩人輕輕將病人滾翻到木板上仰臥,用寬佈帶捆在擔架上;

5、如骨折位於頸部,則一人必須把住下頦和枕部略加牽引。滾翻時脊柱應保持中立位。腰或頸下墊一小佈卷則更好。

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如口服止痛片,也可註射止痛劑,如嗎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註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註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註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

註意事項:

受傷後貿然接受推拿、按摩,很可能使本來沒有錯位的骨折發生錯位,造成二次損傷。因此,一旦發生骨折,應盡早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另外,很多人喜歡用熱毛巾對傷處進行熱敷。其實這樣隻會使血管的損傷或腫脹加劇,對後期的處理和恢復都是不利的。為瞭止痛,在24小時內可以進行冷敷,千萬不要熱敷。

骨折後飲食:

骨折後要想使傷骨盡早愈合,首先必須在飲食上保證斷骨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不過,在骨折後的不同階段,對飲食的要求可是不一樣的。

骨折早期(傷後1~2周)

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民間常用的黃豆骨頭湯較肥膩,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此外,臥床患者易發生尿路感染,宜適當多飲水利尿。

食療方法:可用三七、當歸各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傷後2~4周)

此階段患者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從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上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等食物。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食療方法:可用當歸、續斷各10克,骨碎補15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傷後5周以上)

飲食上無禁忌,可食用各種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此期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腎湯、羊腎湯、鹿筋湯、魚湯等。

食療方法:可用枸杞子、續斷各10克,骨碎補15克,薏苡仁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15~20分鐘去渣,再加入枸杞和薏苡仁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此外,不能忘記的是,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物質之一,患者在康復全過程中都必須積極補鈣,並同時補充維生素d及鋅、鐵、錳等微量元素。

老年人血液中少鹽易骨折

老年人血液中少鹽易發生骨折,這是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的鈉含量偏低,就會增加他們發生骨折和跌倒的概率。

對於老年人來說,跌倒會嚴重損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約50%的老年人死亡都是由於跌倒受傷而引起的。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5200多名55歲以上的荷蘭中老年人連續6年的醫療記錄進行瞭研究,研究人員分析瞭他們血液中鈉的最初水平,以及發生跌倒和骨折的情況。

研究中約有8%的人血液中鈉含量偏低,多數是因為患者的腎臟滯留過多水分,而這8%的人也較易出現糖尿病,或使用利尿劑。

老年人血液中少鹽易發生骨折,而且研究發現,在血液中鈉含量偏低的患者中,約24%的人在研究期間有過摔跤經歷,而其他人的跌倒發生率約 16%。血液中鈉含量偏低的老年人出現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高達61%以上,患者發生髖關節骨折等非脊椎骨折的風險也較大,概率達39%以上。

在6年研究期間,血液中的鈉含量偏低的患者死亡率也較高,死亡率約增加瞭21%。

老年人血液中少鹽易發生骨折,研究人員指出,老年人應該定期測量血液中鈉的濃度,發現血液中的鈉含量偏低癥後應盡快治療,這樣就可預防骨折,這一方法也許會成為未來預防骨折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