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年齡較小的話消化系統可能會不是特別的完善,特別是腦癱患兒的發育要比正常的孩子更慢,所以我們在孩子的飲食上面一定要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我們大傢在生活中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尤其是一些小孩子,總是遇到疾病的侵襲,比如說小兒腦癱,對於此病,在治療上,良好的飲食習慣會給患兒的身體康復有一定的好處的,那麼我們在生活當中該如何來註意小兒腦癱患者的飲食措施呢?

護理小兒腦癱的一些註意事項

小兒與成人不同,皮膚嬌嫩,肢端位小,又不配合,所以在腦癱的護理中隻有熟練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熟練手法除著重練用力均勻,穩妥著實,持久有力,使之達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兼的程度以外,還必須註意手勢得當,否則也會影響施術。

小兒推拿與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雖與成人相同,但動作姿勢卻不一樣,特別是腦癱患兒推拿不包括矯形動作。如推法,小兒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一個方向推抹或同時向相反方向直線分推;而成人推法則是以拇指端著力,以拇指末節作屈伸活動,逐漸向前移行。兩種推法無論動作手勢和感覺上均不一樣。

腦癱的護理中常用的推拿與按摩手法:推、運、揉、摩掐、搓、理、擦、捏、擠、搖、抖、矯形等十幾種。這些手法實施於5歲以下的患兒,年齡越小越易奏效。5歲以上的患兒可配合矯形手法同時進行。

小兒腦癱飲食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系,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增強食欲,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障礙。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爛,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餃子、菜泥、菜湯,教育孩子養成吃蔬菜的習慣。

4、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欲。

5、每日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讓陽光照射皮膚,可增進食欲,幫助吸收。

6、飲食的特點應具備四大特點,“爛”、“細”、“鮮”、“軟”。

7、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纖維素,還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還應補充鈣與維生素a和d,以防止骨質脫鈣、疏松。

8、嬰幼兒腦癱的腦細胞發育離不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

9、少食多餐,每天飲1-2次淡鹽水,以補充水和電解質。

小兒腦癱形成原因有哪些

1、腦癱的發病誘因可能是父母親吸煙、酗酒、吸毒,孕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陰道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早期絨毛膜、羊膜及胎盤炎癥、前置胎盤、先兆流產。還可能與服用避孕藥、治療不孕的藥物、保胎藥等因素有關;高產次,高孕次,有死胎死產史,早產、流產史,雙胎或多胎,胎兒發育遲緩,宮內感染,宮內窘迫,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良,妊娠反應重、臍帶繞頸、急產,不恰當助產,產鉗分娩,臀位產,產程長等原因。

2、急性胎兒宮內缺氧,主要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發生的急性缺氧,所致的新生兒窒息。常見的原因有產力異常;臍帶異常(臍帶過長或過短、打結、纏繞、脫垂、扭曲以及臍帶附著異常等),胎盤附著異常如前置胎盤,以及難產、急產、異位產、異常先露、內倒轉術、產鉗、胎吸助產、頭盆小稱以及催產索、止痛藥與麻醉藥物使用不妥等,都可能引發小兒腦癱。

3、胎兒宮內慢性缺氧,胎兒期缺血、缺氧是小兒腦癱,重要的危險因素之。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重度貧血、各種心、肺、肝、腎疾患、糖尿病以及並種感染等疾病影響,胎盤血流灌註均有可能,導致胎兒宮內慢性缺氧。

4、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驚厥、外傷、顱內出血、呼吸窘迫綜合征、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癥、吸入性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兒的心、肺發育異常所致的新生兒期,呼吸障礙等均與,小兒腦癱明顯相關。

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

1、手足徐動型: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入睡後多動消失。

多動癥狀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後方,搖動,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表情怪異。協同運動能力極差。由於顏面肌肉、舌肌及發聲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語言障礙。

2、痙攣型:腦癱患兒大多數屬於這種類型的,也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豎立抱起時兩下肢伸直、內收並內旋,兩腿交又呈剪刀狀。行走時呈剪刀狀”痙攣性癱瘓步態,足尖著地。上肢表現為肘、腕關節屈曲。

3、共濟失調型:這種類型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肌張力偏低,腱反射不亢進。

4、其他類型:

(1)強直型:主要表現為鉛管樣或齒輪狀肌張力增高等錐體外系癥狀,腱反射不亢進。

(2)肌張力低下型: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進。

(3)震顫型: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與錐體外系受累有關。

5、腦性癱瘓患兒常由於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所以合並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者較為常見。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並癲病等。

小兒腦癱康復訓練

1、翻身訓練:讓患兒體會側臥位的感覺,這也是誘導孩子翻身的一個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2、智力訓練: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腦癱孩子與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礙。

3、坐起訓練:通過單手提拉和支撐進行坐起的訓練。

4、爬行訓練: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患兒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可抬頭,以及在患兒掌握瞭用雙上肢可負重的基礎上。

5、語言訓練:語言治療要在嚴格的評定基礎上進行,常用訓練的方法:遊戲療法,手勢符號的訓練,未學會語言符號患兒的訓練,語言符號,詞匯的擴大,詞句訓練,表達訓練。

6、抬頭訓練:用手輕輕扶助頭部,讓孩子感受正確的體位。

7、頸部訓練:讓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進行頸部肌肉的訓練。

8、肢體訓練:進行肢體旋轉鍛煉,一隻手放在肩膀上,另一隻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擰著持續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