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小孩子的朋友都知道,小兒出生之後,就要陸陸續續地進行疫苗註射。其中就有一種百白破疫苗。百白破是指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破傷風就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對於新生兒來說,危害尤其巨大。所以警惕小兒破傷風!

小兒破傷風有哪些表現方式

前軀癥狀是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典型癥狀是在肌緊張性收縮(肌強直、發硬)的基礎上,陣發性強烈痙攣,通常最先受影響的肌群是咀嚼肌,隨後順序為面部表情肌、頸、背、腹、四肢肌,最後為膈肌。

相應出現的征象為: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蹙眉、口角下縮、咧嘴“苦笑”、頸部強直、頭後仰;當背、腹肌同時收縮,因背部肌群較為有力.軀幹因而扭曲成弓、結合頸、四肢的屈膝、彎肘、半握拳等痙攣姿態,形成“角弓反張”或“側弓反張”;膈肌受影響後,發作時面唇青紫,通氣 困難,可出現呼吸暫停。

上述發作可因輕微的刺激,如光、聲、接觸、飲水等而誘發。間隙期長短不一,發作頻繁者.常示病情嚴重。發作時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發作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強烈的肌痙攣,可使肌 斷裂,甚至發生骨折。膀胱括約肌痙攣可引起尿瀦留。持續的呼吸肌和膈肌痙攣,可造成呼吸驟停。病人死亡原因多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並發癥。

病程一般為3~4周,如積極治療、不發生特殊並發癥者,發作的程度可逐步減輕,緩解期平均約1周。但肌緊張與反射亢進可繼續一段時間;恢復期問還可出現一些精神癥狀,如幻覺、言語、行動錯亂等,但多能自行恢復。少數病人可僅表現為受傷部位肌持續性強直,可持續數周或數月,預後較好。新生兒患此病時,因肌肉纖弱而癥狀不典型,表現為不能啼哭和吸乳,少活動,呼吸弱或困難。

警惕小兒破傷風

1、及時進行傷口處理

傷口的處理務必要徹底。凡能找到傷口,傷口內存留壞死組織、引流不暢者,應在抗毒血清治療後,在良好麻醉、控制痙攣下進行傷口處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有的傷口看上去已愈合,應仔細檢查痂下有無竇道或死腔。

2、抗毒素的應用。

抗毒素的使用應及時。目的是中和遊離的毒素。所以隻在早期有效,毒素已與神經組織結合,則難收效。分別由肌肉註射與靜脈滴入。靜脈滴入應稀釋於5%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滴入。用藥前應作皮內過敏試驗。連續應用或加大劑量並無意義,且易致過敏反應和血清病。破傷風人體免疫球蛋白在早期應用有效,一般隻用一次。青黴素,肌內註,或大劑量靜脈滴註,可抑制破傷風梭菌。也可給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靜脈滴註,持續7~10天。如傷口有混合感染。則相應選用抗菌藥物。

3、註意隔離、避開刺激

病人入院後的隔離非常重要。病人入院後,應住隔離病室,避免光、聲等刺激;避免騷擾病人。據情可交替使用鎮靜、解痙藥物,以減少病人的痙攣和痛苦。可供選用的藥物有:10%水化氯醛,保留灌腸量,苯巴比妥鈉肌肉註射,地西泮肌肉註射或靜脈滴註,一般每日一次。病情較重者,可用冬眠1號合劑,靜脈緩慢滴入,但低血容量時忌用。痙攣發作頻繁不易控制者,可用硫噴妥鈉緩慢靜註,但要警惕發生喉頭痙攣和呼吸抑制。用於已作氣管切開者比較安全。但新生兒破傷風要慎用鎮靜解痙藥物,可酌情用洛貝林、可拉明等。

4、註意防治並發癥。

破傷風的並發癥必須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並發癥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張、肺部感染;防止發作時掉下床、骨折、咬傷舌等。對抽搐頻繁、藥物又不易控制的嚴重病人,應盡早進行氣管切開,以便改善通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可進行人工輔助呼吸。還可利用高壓氧艙輔助治療。氣管切開病人應註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氣道霧化、濕化、沖洗等。要定時翻身、拍背,以利排痰,並預防褥瘡。必要時專人護理,防止意外;嚴格無菌技術,防止交叉感染。已並發肺部感染者,根據菌種選用抗生素。

5、註意營養和補水

補水是破傷風患者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由於病人不斷陣發痙攣,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熱量和水分丟失較多。因此要十分註意營養(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補充和水與電解質平衡的調整。必要時可采用中心靜脈腸外營養。

對於新生兒的爸爸媽媽來說,預防破傷風的重要方法在於避免孩子割傷、碰傷事件的發生。

小兒破傷風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帶有破傷風桿菌的人和動物是本病傳染源。在通常情況下不引起疾病,僅在發生創傷並受到破傷風桿菌侵入時才會引起疾病。潛伏期2小時到數月數年。

(二)傳播途徑

破傷風芽胞桿菌是土壤中常見菌群之一,在自然界分佈極廣。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於人類及傢禽、傢畜等腸道中,隨糞便排出體外而污染土壤,並隨土壤或塵埃經創傷或傷口進入人體。其感染方式主要有:

創傷感染:因外傷受帶有破傷風桿菌的泥土或其他異物感染。

臍帶感染:用不潔的器械切割臍帶,或用不潔的敷料處理臍帶,使臍帶傷口被破傷風桿菌污染所致。

其它感染:產道、耳道、拔牙、鼠咬和手術後感染等。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不會造成人群傳播,病人恢復後也不能產生病後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遍及全球,多呈散發;有顯著的地區差異,且病死率高。

小兒破傷風有哪些危害

新生兒破傷風是新生兒出生後臍部感染破傷風桿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以牙關緊閉和全身肌肉抽筋為特征。

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於人和動物的糞便中。這種細菌抵抗力強,普通消毒藥物對其無效,需要用高壓消毒或含碘的消毒藥物才能將其殺死。接生時如用被破傷風桿菌污染,而且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剪刀、線繩剪斷或結紮臍帶,細菌即可從臍部進入血液引起疾病。

如果臍部感染瞭破傷風桿菌,大約在7天左右出現癥狀,故俗稱“七日風”,癥狀出現越早,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一般新生兒以哭鬧不安起病,患兒想吃奶,但口張不大,吃奶困難。此後第2天就出現面部肌肉抽動,口角向外牽引,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僵硬並出現抽筋。此時小兒對任何刺激如聲音、強光、撫摸、喂水、打針等都可誘發抽筋。當呼吸肌、喉肌痙攣時,患兒可出現呼吸困難、青紫、窒息。如果本病不能及時、有效地治療,患兒抽筋次數會越來越多,嚴重缺氧可致腦細胞缺氧壞死,部分患兒可由於缺氧、窒息、繼發感染而死亡,存活者智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破傷風死亡率高,病情嚴重。故我們應該嚴格實行科學接生法,接生員的手以及接生用具均應嚴格消毒,防止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

總結小兒破傷風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做好一般護理。置患兒於安靜房間,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對流風。戴黑佈眼罩,避免聲光刺激。剪指甲,手心放置幹燥棉球,防止抽搐時自傷手掌心。各項治療護理操作應盡量在鎮靜劑發揮最大作用時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敏捷,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二,要控制痙孿。小兒破傷風的特征性特點為破傷風桿菌所產生的痙孿毒素作用於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幹運動神經核,導致肌肉強直性痙攣,而痙攣引起的窒息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痙攣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第三,抗生素的應用。抗生素的作用在於阻止傷口破傷風桿菌的生長,減少外毒素的產生,還可預防新生兒肺炎、敗血癥等並發癥的發生。一般首選青黴素,再聯合應用甲硝唑靜脈滴註。

第四,保持呼吸道通暢。由於患兒抽搐頻繁,不能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極易造成痰液阻塞而引起窒息發紺,床旁應備好搶救設備,如氧氣、吸引器、復蘇皮囊、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用物等。

第五,註意患兒的臍部護理。應保持臍部清潔幹燥,每日2次用3%雙氧水清洗臍部後塗以2%在碘酊或用甲硝唑0.5克加生理鹽水30毫升稀釋後臍部滴註,以殺死局部的破傷風桿菌,用過的敷料和棉簽應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