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可還是有很多傢長聽手足口色變,出現一些小現象就擔心孩子不小心中招,究竟預防手足口要註意些什麼?有什麼方法能好好預防手足口呢?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1、動物胡蘿卜蘋果汁

食材:胡蘿卜1根、蘋果1個。

步驟:

(1)將蘋果洗凈,切塊。

(2)將胡蘿卜擦洗幹凈,切塊。

(3)用攪拌機將胡蘿卜榨汁。

(4)然後用攪拌機將蘋果榨汁,把蘋果汁跟胡蘿卜汁混合、攪拌,並立即飲用。

推薦理由:這道胡蘿卜蘋果混合果汁中,胡蘿卜和蘋果都是寶寶比較容易接受的食材,可以用來榨汁作為輔食喂養寶寶。胡蘿卜具有明目作用,而蘋果則可以有效緩解嬰兒便秘的癥狀。

2、冬瓜粥

食材:冬瓜300克、粳米180克、豬肉(瘦)100克、淀粉3克、鹽2克、香油5克、大蔥3克。

步驟:

(1)冬瓜削皮,洗凈,切片。

(2)將豬肉洗凈,剁茸,加鹽、水淀粉拌勻。

(3)粳米淘凈入鍋,加適量水煮約25分鐘。

(4)放豬肉茸、冬瓜片,再用小火煮幾分鐘。

(5)待粥液濃稠後即可盛出,淋上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推薦理由:本粥葷素兼備,既有肉類營養,又有冬瓜的減肥作用;既可補充營養,又不至於增加體重。

3、胡蘿卜山藥粥

食材:排骨適量、山藥30克、胡蘿卜30克、稀飯30克、薑適量、鹽適量。

步驟:

(1)胡蘿卜切塊。

(2)排骨過水,去味去血水,燒好熱水入生薑備用,放入已過水的排骨,加入食鹽,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慢燉30分鐘左右。

(3)加入山藥,胡蘿卜。

(4)燉煮15分鐘。

(5)取山藥胡蘿卜搗爛。

(6)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加入稀飯,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煮開。攪拌均勻即可。

推薦理由:排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胡蘿卜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

傢庭預防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的口病傳播途徑多,要治療首先要預防,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傢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

二、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該要註意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註意保持傢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三、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在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四、專傢表示,生活中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這樣能夠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傢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檢查診斷

一、本病主要診斷依據:

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1、好發於夏秋季節。

2、以兒童為主要發病對象,常在嬰幼兒集聚的場所發生,呈流行趨勢。

3、臨床主要表現為初起發熱,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繼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膚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

4、病程較短,多在一周內痊愈。

二、實驗室診斷

1、末梢血白細胞:一般病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4、血清學檢查:特異性EV71抗體檢測陽性。以補體試驗結合最為敏感,起病後10~20天可獲得陽性結果。

5、腦脊液檢查: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細胞可多於單核細胞),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樞神經系統並發癥時,腦脊液細胞數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臨床診斷基礎上,EV71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體檢測陽性,EV71IgG抗體4倍以上增高或由陰性轉為陽性,可確診。

三、物理檢查

1、胸片: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點片狀、大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快速進展為雙側大片陰影。

2、心電圖:無特異性改變。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ST-T改變。

3、磁共振:以腦幹、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4、腦電圖:部分病例可表現為彌漫性慢波,少數可出現棘(尖)慢波。

手足囗病有什麼樣的癥狀表現呢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多。發病初期先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癥狀。以後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然後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幹燥、脫掉(脫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

同時,在口腔裡,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齒齦上也有散在的水皰,但口腔裡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為皰疹液、咽喉分泌物、糞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它的潛伏期是3—8日。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薩奇(coxaohie)病毒a組16、5、9、10型,b組2、5型,新腸道病毒71型以及皰疹病毒、腺病毒等。本病全年都可發生,其中6~8月份為發病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較急,患兒常有發熱,體溫38℃~40℃,熱程多為4~7天,7天以上者少見。病初部分患兒多伴有流涕、咽痛、厭食、嘔吐、腹瀉等癥狀。病後不久在患兒手足遠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現紅色小丘疹,並迅速轉為小皰疹,直徑2-4mm,如米粒大小,呈圓形、橢圓形,周圍有紅暈。此種皮疹有時在患兒臀部及肛周也可見到。

在臨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皰疹為主要特征,故通稱為手足口病。口腔皰疹多分佈在舌、頰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體等處,並很快變成小潰瘍,患兒流涎(流口水)吃東西時痛,甚至影響進食。極少數重癥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嗜睡、頻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兒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心前區不適、心動過速、心動過緩、腹痛、手腳發涼等。如出現這些情況多提示病情較重,可能並發瞭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