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抵抗疾病的能力較弱,為瞭讓孩子免受疾病的困擾,需要進行疫苗接種。那麼哪些疫苗需要接種,哪些不需要呢?該如何預防接種時的異常反應呢?下面就和大傢一起學習一下。

幼兒期疫苗的加強接種

1歲內完成瞭幾種疫苗的基礎免疫後,在小兒體內產生瞭足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抗體會逐漸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1.5-2歲期間需要加強接種的疫苗有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種的方法與基礎免疫相同。另一種需要加強接種的疫苗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初次接種是在小兒8個月時接種的,間隔一年的時間,則需進行加強接種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種,因乙型腦炎的發病流行季節是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疫苗在小兒6歲時還應再加強接種第二次。

寶寶需要打哪些疫苗

面對疫苗安全的事兒我這無力管,所以隻能是在此希望所有的寶寶都不會碰到問題疫苗,健健康康的長大。

說一些寶寶常用的疫苗有哪些。知道更多疫苗接種的事兒才能更對寶寶健康更有保障!

由於各種原因吧,我國把寶寶疫苗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公共機構免費提供的,第二類得傢長自己選擇自費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制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制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註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完善,我們經常談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差就是由於身體未發育完的原因,所以除瞭接種疫苗對於某些特定的疾病進行防禦之外,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抵抗力是最重要的,我給寶寶選擇的愛怡樂配方奶粉中添加乳鐵蛋白,這個是通過促進寶寶身體機能發育,專門提高寶寶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營養物質。再加上配方營養的全面提供,細致的四段分段,對身體成長的各個階段的營養配比都很精準,這樣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打造瞭一個堅固的防護罩,讓寶寶不受到傷害!

一、免費接種疫苗

第一類疫苗按照年齡進行常規免疫接種,寶寶必須打,在入托、入學時,需要查驗預防接種情況,沒有完成接種的寶寶必須補種。以下為兒童免疫接種常用疫苗

1.卡介苗(BCG)

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2.乙肝疫苗(HepB)

乙肝疫苗是用於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後,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於人的體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並不會傷害肝臟,從而使人體具有瞭預防乙肝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3.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接種反應較輕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嬰兒出生後按期接種,可以預防麻疹。

4.脊髓灰質炎疫苗(簡稱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種口服疫苗制劑,白色顆粒狀糖丸,接種安全。嬰兒出生後按計劃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

5.百白破制劑:

是將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類毒素及精制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

6.乙腦疫苗:

乙腦疫苗系將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感染地鼠腎細胞,培育後收獲病毒液凍幹制成減毒活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

二、自費接種疫苗

第二類疫苗的防病作用與第一類疫苗同樣重要,而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經得到證實,隻是國傢還沒有條件實行免費供應,需要傢長根據條件選擇給寶寶接種。

這類疫苗能夠預防一些寶寶易感而且危害較大的傳染病,例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HIB)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等傳染病;肺炎疫苗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水痘疫苗預防水痘及其並發癥如皮膚感染、肺炎和腦炎;輪狀病毒疫苗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秋季腹瀉等。

也有些第二類疫苗能夠提供更安全的接種方式,例如脊灰滅活疫苗(IPV)不僅與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OPV)一樣有效預防小兒麻痹癥,而且避免瞭OPV可能導致的麻痹病例問題。

哪些寶寶不能接種疫苗呢

孩子的健康對傢長來說是最重要的。為瞭給孩子的增加免疫力,防止傳染病,傢長們都及時去防疫站給孩子打防疫針。但應註意,有些情況是不宜打防疫針的,否則事與願違,還會出現嚴重反應。

1、當孩子患有急性疾病時不宜接種,如:發燒、腹瀉、嘔吐時,暫時不打預防針。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7.5度時,應請醫生檢查發燒原因,待治愈後再接種,這是因為打防疫針會出現體溫升高的反應,加重發燒的病情。另外,發燒往往是流感、麻疹、腦膜炎、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早期癥狀,接種疫苗不僅會加快發病,還會加重病情,使病情復雜,給醫生診斷帶來困難。同時,疫苗中的抗原成分與致病的細菌互相幹擾,會影響免疫力的生成。因此當孩子發燒時要及時告訴保健醫生,以便待孩子病好後,醫生再次根據情況預約合適的時間。

2、當孩子患有皮炎、牛皮癬、嚴重濕疹以及化膿性皮膚病時,也不宜進行預防註射,需等病情穩定好轉後再補種。

3、孩子患有肝炎、結核、嚴重心臟病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是否預防註射。因為患有這些疾病的兒童體質往往較差,對接種疫苗引起的輕度反應也承受不住。他們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額外的負擔,故接種後往往會發生較重反應。另外,接種疫苗後肝臟的解毒、腎臟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強,影響有病器官的康復。

4、患腎炎的孩子服用激素期間或病愈停藥後三年之內均不宜註射疫苗。

5、過敏體質的孩子、患有哮喘、蕁麻疹或接種疫苗有過敏史的孩子,不宜打預防針。因為疫苗中含有極其微量的過敏原,對一般兒童不會有任何影響,但對體質過敏的兒童來講,由於其敏感性極高,也會發生過敏反應,給兒童帶來危害。

6、患有白血病、惡性腫瘤者,不宜接種。

7、嚴重腹瀉或痢疾時,大便每天超過4次者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活疫苗。因為腹瀉時會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從而使疫苗失去作用。另外,腹瀉如為病毒感染所致,會幹擾疫苗產生免疫力。

如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1.接種後的正常表現和異常現象

寶寶在接受疫苗接種後,時常會出現異常反應。媽媽們要時刻註意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的身體情況,並能夠及時做出反應。

(1)正常反應:倘若孩子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瞭腹瀉、頭暈、低燒等狀況,一般會在兩三天後自行治愈,媽媽們就無需擔心。

(2)異常反應:其是指在疫苗的可靠性以及接種過程的規范性得到確保的情況下,受種機體仍然出現瞭組織功能、器官損傷的反應。一旦媽媽們發現孩子出現瞭過敏性休克,紫癜等癥狀,媽媽們就必須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瞭。

2.常見的異常反應

(1)過敏性皮疹:常常是和蕁麻疹一般大小,表現出淡紅色的皮疹,有時皮疹顏色也有可能會是深色的。出現時間常常為事後的幾個小時或是幾天之內。

(2)過敏性紫癜:常常有大小不一樣的出血點等,經常會伴有關節腫痛,嚴重的話還會出現消化道過敏。出現時間同上。

(3)過敏性休克:頭痛、面色蒼白、休克。出現時間常常在幾分鐘後。

(4)暈厥:輕微者四肢發冷、惡心想吐,但在較短時間內患者就會自行緩解。嚴重者面色蒼白,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昏迷。

3.註意事項

(1)瞭解信息:在接種疫苗之前,接種人員應當和媽媽們仔細交流,媽媽們要瞭解到即將接種的疫苗是什麼?有什麼不良反應?會有哪些禁忌和註意事項?接種人員也要留意受種的孩子有沒有疾病,瞭解孩子基本的身體情況。

(2)接種過程必須規范:接種人員必須確保嚴格執行接種方案。接種過程中,接種的部位、劑量等都必須完全正確。

(3)留院觀察:在結束後,寶寶仍然需要待在醫院半個小時來觀察,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即可及時就醫。

疫苗接種一定要避五大誤區

孩子接種計劃疫苗就夠瞭?接種過疫苗就能100%不會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響人體健康?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當前,人們急需走出5個誤區。

誤區一:“孩子隻要接種國傢規定的計劃免疫內疫苗就足夠瞭,其他疫苗沒必要接種”

陳教授說,預防接種是醫學界公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為安全、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傢長在計劃免疫的基礎上自費選擇更多種類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種,多保護,為寶寶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單;或者選擇更新升級的疫苗替代計劃免疫內疫苗,因為新一代技術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誤區二:“接種過疫苗就能100%不會生病”

陳教授說,為瞭使疫苗安全,生產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細菌都被滅活或減毒,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率是100%,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在85%—95%左右。由於個體差異,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誤區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響人體健康”

陳教授說,疫苗的研發與藥品一樣,投資巨大、研發周期長(平均為7—10年)、上市審批嚴格;由於疫苗的使用對象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藥品的制造技術復雜,生產周期更長,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種疫苗要求在醫生專業指導之下,正確掌握禁忌癥,安全性是有保證的。事實上大多數疫苗的不良反應,如接種部位酸痛、輕微發熱等,是短暫而且是臨時的。

誤區四:“接種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沒有必要”

陳教授說,對於傳染病的威脅,隻要體內沒有產生過抗體,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會及傢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護。早預防、早受益,尤其是醫務工作者、導遊等高危群體應當接種。

誤區五:“沒有必要自己花錢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為例,據測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費用約1.2萬元,出院後完全恢復約需5個月,要花銷3000元,共需1.5萬元。與其相比,接種一支甲肝疫苗,隻花很少很少的錢。疫苗對於個體預防疾病的經濟效益最為顯著,更重要的是,避免瞭疾病對健康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