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越來越多的被流行起來,成為現代人類保健養生的生活方式,泡腳適合於所有人群,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季是最適合泡腳的,尤其是睡覺前泡腳更有助於提升睡眠質量,下面我為大傢說一些關於冬季正確的泡腳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哪些人不宜泡腳

陰虛體質人群。部分體質比較敏感的陰虛體質人群,泡腳可能會引起流汗、頭暈。並且泡腳會促進陽氣,而陰虛體質人群身體本身比較熱,泡腳會使陰虛加重,虛火上升,建議最好不要泡腳。

體質虛弱人群。身體虛弱的人,在泡腳或出汗的時候容易虛脫,泡腳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低血壓,嚴重時可能暈厥。

低血壓人群。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從而使血壓更低。

急性疾病人群。有頭痛、頭暈、氣喘、咳嗽等癥狀,冠心病頻發、血壓不穩定患者最好不要泡腳。

孕婦。楊小紅主任指出,由於現在的孕婦不常走動,泡腳後可能出現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動胎氣,所以建議孕婦最好不要泡腳。

冬季正確的泡腳方法

水溫——通常情況下,水溫不要過高或者過涼,一般都是在38-43攝氏度最佳。如果水溫過高可能會被燙傷的可能,水溫低瞭就起不到作用。把握好水溫。

時間/時機——泡腳也是註重時間和時機的,泡腳一般最佳時間為30分鐘,最好是在睡覺前泡腳,如果是老年人建議在20分鐘左右即可。

水位——泡腳的水到底多少是沒有什麼規定的,一般都是漫過裸關節10厘米最好,有的人倒滿滿一盆,有的剛剛漫過腳面子,這個自己把握吧,在泡腳的過程中要不時的搓動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另外,泡腳的時間30分鐘也挺長久,可以選擇聽歌來身心放松自己。

在冬天也可以選擇往水裡放入薑片,可以起到驅寒除濕的作用,在水裡放鹽也是不錯的選擇。

中藥泡腳方

1、桂皮泡腳

緩解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晨起眼瞼、面部、腳踝部浮腫明顯)

用桂皮、花椒各15克,取少量的水放到鍋內,連同桂皮花椒一起煮滾之後就倒出來,用冷水加入同樣一半多就OK瞭,溫度或許會有點燙,可以緩緩放入雙腳。

促進下身血液循環,減輕浮腫現象。

2、艾草泡腳

艾草泡腳就可以改善肺功能,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更適宜食用艾草泡腳。

用30-50克幹艾草來煎水泡腳,方法同上,一小把幹艾草就可以增強肺功能,同時可以祛除寒濕,每個星期用艾草泡腳一次,最好還搭配一杯生薑紅棗水一起喝,有助於改善寒性體質,祛除寒濕重的現象。

註意:發燒、低血壓、糖尿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艾草泡腳。而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頻,避免引起頭面部血氣不足,引起頭暈頭痛,情緒波動。

3、紅花泡腳

活血通經,預防皸裂凍瘡

用紅花10-15克,煮法同上。紅花具有活血通經、預防皸裂凍瘡的功效,從秋冬交替時節就開始使用紅花泡腳,可以預防皸裂破皮。而且同時使用30-50克幹艾草和10-15克紅花同時煮水泡腳,還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緩解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等癥狀。

泡腳對健康真的有好處嗎

泡腳治失眠

睡眠煩惱是很痛苦的事情,不僅白天無精打采,還會導致身體狀況下降,推薦一個泡腳的方式,有助提高睡眠質量。加入鵝卵石磨腳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進人體脈絡貫通,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

泡腳盆裡加入鵝卵石,能起到類似針灸的作用。睡前泡泡腳,失眠沒煩惱。

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

秋冬許多人會感覺到手腳冰冷,其實是血液循環不暢通的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可以舒緩疲勞,改善睡眠。另外,在中醫理論中,泡腳還有益於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說風濕、關節炎、感冒等常見疾病,隻要堅持每天泡腳,可以起到減緩癥狀的保健作用。

中藥泡腳等於吃藥

皮膚是人體的器官之一,有屏障和吸收、分泌與排泄、體溫調節、感覺、呼吸等作用。由於它本身就能夠吸收藥物,如借助熱水,則更利於藥效在人體發揮作用。

腳是人體經脈會聚處之一,分佈於腳部的經絡穴位多達60多個。通過中藥浸泡,刺激這些穴位,就可以調節經絡、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故有人說“天天泡足,等於吃藥”。

中藥足浴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泡腳可以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去除污垢,使身心舒暢、精神爽快。加入中藥的泡腳不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的強滲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藥成分,疏通筋骨關節,改善體內的水分分佈和血液循環,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但有些人是不適宜泡腳的。

感冒可以這樣泡腳

“生麻黃50克、杏仁50克、桑葉50克、菊花50克、桑白皮50克、黃芩25克、桂枝50克、細辛25克,水煎後去渣取藥液。”這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推拿按摩科劉長信主任給一位感冒患者開的中藥處方,但這服中藥不是口服的,而是用來泡腳的。

首先把上述藥材分為等量兩份(每份可重復使用3次),取其中的一份放入鍋中,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鐘後,把藥水倒入盆中。先用藥水的蒸汽熏腳,等溫度合適後再泡腳(溫度不要低於43攝氏度),為保持藥水溫度可以隨時加入適量的熱水。每次浸泡一般為20~30分鐘,最好用深一點的盆,把小腿也一起浸泡效果更好。藥水在重復使用時,隻需在泡腳前加熱到藥水沸騰即可。

中醫認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衛功能失調所致。而藥浴泡腳就是以宣肺解表、發汗排邪為原則。現代研究表明黃芩、桑葉、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疏風散熱的功效。藥浴浸泡雙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癥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需要註意的是,藥浴療法發汗適中即可,不宜過度大量發汗。藥浴療法後要註意保暖,防止再次著涼受寒。對於重癥感冒,如發燒38攝氏度以上的患者,最好去醫院就醫,不能用藥浴泡腳代替藥物治療。

泡腳後進行按摩也是治療和緩解感冒癥狀的好方法,特別適合身體抵抗力低、容易感冒的老年人。

除瞭加中藥材外,可在熱水中加一小勺食鹽、生薑50~70克,泡腳半小時左右。泡腳時,可以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並互相搓擦。中醫認為食鹽具有清火、涼血、解毒等功效,而生薑則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喘咳脹滿、咽喉疼痛等治療效果比較好。一般感冒初期做兩次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