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開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呼籲針對“疫苗受害者”應有相應的救助機制,建議將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納入醫療保險的范疇,希望國傢出臺相關的規定。這足以見得疫苗的安全性問題已引起公眾的高度重視。運輸保存條件對疫苗的安全性影響有多大?滅活疫苗和減活疫苗哪個更安全?打疫苗後患病,都是疫苗引發的嗎?不良反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下面讓我們一一解答。

不接種疫苗更安全嗎

沒有疫苗的日子,是人類健康史上黑暗的一段時間,瘟疫橫行,很多流行病致殘致死。例如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因為患有小兒麻痹癥(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半身癱瘓,逐漸恢復後也落下瞭終身殘疾。而推廣糖丸疫苗後,兒童患有小兒麻痹癥的人數不斷降低,現在很少有兒童患有該病。

疫苗作為藥品的一種,具有藥品的特性,既具有療效,也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概率既讓人心疼,又讓人無奈。無奈的是,我們目前並沒有更好的手段避免這些不良反應,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但不能因噎廢食,接種疫苗利大於弊,是控制流行病的有效手段。

疫苗接種,應該謹慎進行,根據醫生或兒童保健醫生的建議,必須接種或者接種利大於弊的疫苗,必須接種;沒有必要的疫苗,可以暫時不接種。根據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指南推薦(見下圖),乙肝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疫苗等都是作為推薦疫苗接種的。

預防接種自發明以來,挽救瞭無數人的生命,是目前公認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衛生幹預措施之一。不可否認,預防接種確實存在風險,而我們不能因為小概率的風險,就忽視預防接種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巨大健康收益

打疫苗究竟安全嗎

疫苗在路上,請“冷靜”處理

為瞭使疫苗被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各國都將疫苗的儲存和運輸溫度定為2~8℃,但在疫苗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疫苗脫離冷藏環境而處於常溫的情況。這是否會導致疫苗的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呢?

其實,每種疫苗都有一個在非冷藏環境下保證質量的時間極限。目前,世界上對溫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灰減活疫苗,該疫苗在37℃下48小時內仍可正常使用。因此在疫苗的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即使有個別環節出現數小時脫離冷藏環境的情況,隻要沒有達到“37℃48小時”這種程度的溫度暴露,疫苗就能正常使用。

那麼,要如何識別疫苗到底在不同溫度下暴露瞭多長時間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開發出瞭一種名為疫苗熱標簽(簡稱VVM)的指示裝置。VVM是一張帶有化學物質的圓形貼紙,可以貼在疫苗瓶上。疫苗在持續的溫度暴露下,VVM會發生反應並顯色,顯色到一定程度,疫苗就必須報廢。

有不良反應就是不安全嗎?

疫苗使用於健康人體,總體上安全性優於治療用的藥品。不過,安全不等於沒有不良反應。

疫苗以極小的劑量作用於人體,其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發熱以及接種局部皮膚的紅腫熱痛等;第二類是與免疫機制有關的過敏反應;第三類是減活疫苗中活細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前兩種不良反應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就像感冒發熱一樣是機體在抵禦細菌或病毒,多數無需處理或可以對癥處理即可自愈。第三類不良反應因疫苗性質不同而不同。多數減活疫苗不會造成致病的人體感染,但有兩種疫苗有可能造成致病的人體感染,分別是卡介苗和脊灰減活疫苗。卡介苗是一種活細菌疫苗,接種後可引起接種側手臂的腋下淋巴結炎,這個發生率在萬分之幾;脊灰活疫苗可造成類似小兒麻痹癥的肢體永久性殘疾,這種情況的發生率在1/25萬左右。

但有些疾病不可能是疫苗導致的,比如流腦疫苗不會導致腦炎,因為流腦疫苗都不含活病毒或細菌,沒有引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有些兒童在接種過流腦疫苗後患腦炎,這種時間上的先後關系會被很多傢長簡單地認為是“因果關系”。這樣使得傢長對疫苗有錯誤的認識,而對其他疫苗也因噎廢食,這反而會增加孩子患病的風險。

減活疫苗PK滅活疫苗,誰更勝一籌?

疫苗主要有兩大類:減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減活疫苗是將細菌或病毒傳代培養,將其致病力減到很低的程度,進入人體以後會產生一定的短暫的增殖,類似一次輕度的人工感染過程,隻刺激免疫反應,一般不會使人發病,比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等。而滅活疫苗則是用甲醛等將病原殺死,絕對沒有致病力,比如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等。減活疫苗因其生產成本低、接種操作簡便以及免疫效果比滅活疫苗好等優點,在市場上的份額要遠遠大於滅活疫苗,但它卻有致命的缺點。除瞭減活疫苗中活細菌或病毒可能會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造成感染外,還有一個罕見但值得高度關註的問題。由於減活疫苗會在人體內繁殖後排出到外環境中,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體內以及在外環境中有基因突變的可能,突變後的疫苗病毒會返祖為致病力強的病毒,這種病毒被稱為“疫苗衍生病毒”。

目前來看,疫苗衍生病毒的問題尚不嚴重,但從長遠的角度,人類若想要通過預防接種消滅諸如脊灰這類的疾病,必須停止使用減活疫苗。

預防接種自發明以來,挽救瞭無數人的生命,是目前公認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衛生幹預措施之一。不可否認,預防接種確實存在風險,而我們不能因為小概率的風險,就忽視預防接種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巨大健康收益

各類疫苗的自我介紹

不少傢長帶寶寶去打疫苗的時候都會看看說明書,這時大傢會發現有些陌生的名詞,什麼“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基因重組疫苗”等。本文媽媽們不妨給自己補習下這方面的功課吧。

雖然疫苗的分類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分類方法還是依據疫苗性質來劃分。

減毒活疫苗

減毒活疫苗來源於致病性的病毒或細菌。這些致病性的病毒和細菌在實驗室裡經過反復長期培養,毒性逐漸減弱,最終被改造成既具有復制生長和刺激免疫系統能力,同時又不會引起疾病的疫苗。減毒活疫苗一般隻需接種一次,且用量較小,免疫效果鞏固,維持時間長。但減毒活疫苗須在低溫條件下保存及運輸,有效期相對較短,存在毒力返祖的風險。

常用的減毒活疫苗

皮內註射用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水痘減毒活疫苗等。

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在培養基中讓細菌或病毒生長,然後經過加熱或化學品處理使它滅活,最終制成疫苗。一般第一次接種滅活疫苗不能產生免疫保護,但可以啟動免疫系統,在第二、第三次接種以後,才會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

接種滅活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因此有些滅活疫苗需要定期接種。滅活疫苗免疫效果相對較差,維持時間短,但較穩定易於保存。

準媽媽打疫苗的指導

準媽媽打疫苗的指導,準媽媽打疫苗一定要留心,疫苗在日常生活中算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準媽媽而言就要註意瞭,不能趨之若鶩,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疫苗的類別,打哪種疫苗,下面我們看看介紹。

疫苗分類

目前疫苗分為減毒活疫苗、死疫苗和基因重組疫苗等。

減毒活疫苗是用弱毒或無毒,但免疫原性強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培養繁殖後制成的,能起到獲得長期或終生保護的作用。這類疫苗,孕婦最好不用。

準媽媽能打疫苗嗎?

死疫苗則是經過處理後的死病原菌,利用其抗原性,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產生保護性抗體,要反復註射幾次才能得到長期保護的作用。這類疫苗接種後不會影響胎兒,孕婦在需要時可放心接種。

基因重組疫苗是將病毒的部分基因片斷整合到其他微生物中,讓它不斷地復制,產生該病毒的抗原部分,所組成的疫苗。這類疫苗同樣可以使機體產生抗體,又對機體無不良反應。

準媽媽接種疫苗最好讓醫生知道自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預防狂犬病要打哪些疫苗

打狂犬疫苗是一種很好的預防狂犬病措施。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都要打哪些疫苗?

疫苗接種根據暴露的具體情況由當地醫師決定采取狂犬疫苗,還是血清聯合疫苗或高效價免疫球蛋白聯合狂犬疫苗來預防。

① 地鼠腎細胞組織培養滅活疫苗,反應輕微而免疫效果較好。劑量及用法:佐劑疫苗、濃縮佐劑疫苗及凍幹濃縮疫苗全程需肌內註射3針~5針,分別在0、3、7、 10和30d各肌內註射1針(2ml),嚴重咬傷者疫苗可加用全程10針(當日至第6天每日1針,然後於10、14、30、90d各註1針):對四肢、軀幹淺表中度咬傷、抓傷及有少量出血者肌註3針,每7天註射2ml;對頭、面、頸、手指咬傷,多部位咬傷或深部咬傷,粘膜(口、鼻、眼及肛門等處)沾染病毒,則須在完成5針註射後再肌註2針,即每10天肌註2ml.如間隔較長時日後再次被咬,可用佐劑疫苗加強註射2ml.一般在註射後1周即開始產生中和抗體,2周保護性抗體陽轉率100%。

②人二倍體細胞疫苗:於被咬後0、3、7、14、28、90d各註射1ml,如第5針後血清抗體已產生,可免去第6針。罕見不良反應,效果優良。

③ 當處理免疫反應低下的病人,或暴露時間已超過48h者,WHO建議首針免疫劑量應加倍。高效價免疫球蛋白 如人狂犬免疫球蛋白(HRIG)與疫苗聯合應用:創傷深廣、嚴重或發生在頭、面、頸、手等處,同時咬人動物確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則應立即註射高效價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照20IU/kg計算,特別嚴重的可加倍計算。咬傷72h後應用無效)總量的一半在創傷處作浸潤性註射,剩餘劑量在臂部作肌肉註射。要是註射血清使用前為防血清過敏反應,須做皮試。過敏者可以脫敏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