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孩子在秋天的常見病,一般在孩子感冒後,常常會伴隨著拉肚子,寶寶會拉水的蛋花湯一樣的便便,但一般沒有腥臭的氣味,多的時候一天能拉十幾次,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那麼秋季腹瀉應該怎麼治療?秋季腹瀉預防的誤區?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秋季腹瀉應該怎麼治療

一到秋季,兒科醫院裡就有很多小寶寶因為腹瀉住院打針,小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容易出現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這個大傢都知道,為什麼到瞭秋季發病率就高呢?作為傢長應該怎麼給孩子治療呢?如果孩子出現腹瀉應該怎麼護理呢?

秋季腹瀉是指多於秋冬季發病,主要由輪狀病毒所致的腹瀉。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明顯中毒癥狀。多發生於6月-2歲的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本病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l~3天。秋季腹瀉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

臨床表現:起病急,常伴發熱、流涕和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感染病毒後1-3天發病,病初幾乎都有嘔吐,持續2-3天,常先於腹瀉發生。病後2天出現腹瀉,病程3-4天為極期,大便次數多,每日10次左右,量多,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呈綠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無腥臭味。多數患兒有發熱現象,體溫多在38-40℃之間,持續1-4天。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1周左右。

處理原則: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病情輕、無明顯脫水的患兒可在傢中治療。重癥需到醫院治療。

病因治療:目前尚無真正意義上的殺滅輪狀病毒的藥物。由於小腸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後修復需要大約5-7天,所以秋季腹瀉病程約5-7天。

秋季確實是腹瀉的多發季節,不止是小寶寶,成人也應該在這一季節特別註意飲食,不要吃涼性食物,平時要多註意保暖,特別是足部還有腹部的保暖。再就是在出現腹瀉的時候要多補充水分,如果嚴重馬上就診。

秋季腹瀉預防的誤區

● 誤區1:是菌痢或由細菌引起的腹瀉。正確認識: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

● 誤區2:寶寶飲食不幹凈造成的,沒有傳染性。 正確認識: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預防

● 誤區3:秋季腹瀉不是傳染病,沒有疫苗 。正確認識:寶寶秋季腹瀉有疫苗,是計劃外疫苗,需自費。

●誤區4:腹瀉往往是由細菌引起的,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正確認識:秋季腹瀉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無效,反而造成不良後果

● 誤區5:寶寶瀉得太厲害,用止瀉藥可以止瀉 。正確認識:止瀉藥副作用大,對嬰幼兒有毒害

● 誤區6:寶寶腹瀉,止瀉、禁食(或補充營養)很重要 。正確認識:孩子脫水重,需要及時補液

秋季腹瀉患兒的傢庭護理常識

1 飲食護理:(1)若正在添加輔食的患兒,要暫停輔食或減少次數與量。幼兒應停止喂食含脂肪高的食物。有母乳者應盡量哺乳。

(2)惡心嘔吐的孩子,除瞭應給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緩慢喂食飯。當腹瀉嘔吐特別嚴重時,可減少喂食次數,不主張長期禁食,以免對小兒不利。

(3)嘔吐不甚嚴重的腹瀉患兒,盡量喂口服補鹽液,對輕中度脫水者隻要堅 持喂哺,脫水一般可以糾正。

(4)對尚未發生脫水的腹瀉患兒,腹瀉不久就可以喂補液鹽,可防止或減少脫水酸中毒的發生,如果傢中沒有補液鹽,可用米湯或開水加適當的鹽代替,每500ml加鹽1g。

2 皮膚護理:嬰幼兒皮膚特別嬌嫩,腹瀉時排出的大便酸性較強,次數較多,若不及時更換尿佈,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臀,嚴重者可致皮膚糜爛。因此必須勤換尿佈,潔凈、擦幹皮膚。可在皮膚上塗一些有保護作用且沒刺激性的油或油膏,也可塗紅黴素軟膏。

秋季腹瀉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勵孩子多進食,可小量多餐。

隻有在一種情況下需要禁食,就是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吊針補液。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例如紐貝滋嬰兒奶粉中添加瞭核苷酸、膽堿、牛磺酸,對增強寶寶抵抗力和恢復健康都有幫助。暫時不要吃爛飯或硬飯,避免食用過敏性食物,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別是生冷的東西。燉蘋果可以止瀉。燉蘋果還有豐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瀉。

秋季腹瀉的中醫辨證治療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樸、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莧菜、生薑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塊,用開水調成糊狀,每日2~3次,可連續服用10天左右。

出現氣陰兩傷證候,可選用人參烏梅湯加減,常用藥有人參、炙甘草、烏梅、木瓜、蓮子、山藥等。